关于《阿丽塔》人物行为动机的细节整理
这部电影的信息量较多,输出密度高,加上字幕翻译造成的信息折损,所以只看一次很容易错漏细节造成误解,有不少观众在批评剧情人物生硬,我看了其中很多属于误解,所以整理一些细节出来分享。
(全是文字流水账,别介意。)
1.雨果是废物、软饭男吗?当然不是。
还记得雨果陪阿丽塔去猎人酒吧么,那时候雨果都还不知道阿丽塔超会打呢,就因为阿丽塔对他说“你要支持我啊”,他明明很害怕还是义无返顾地跟着进去了,仅仅是为了支持她的决定。扎潘调侃阿丽塔的时候,雨果已经悄悄把电击棍握在手里,他随时准备着保护阿丽塔的安全。
作为一个普通人,血肉之躯在一个猎人面前也就是砧板上的肉,何况还是一群猎人,此时的雨果手上也只有电击棍和燃烧瓶而已。后来发现阿丽塔是高手,完全是意外之喜,而且雨果还在混战里干掉了一个偷袭阿丽塔的人,后来又从格鲁依的爪链下救了伊德博士。
阿丽塔追格鲁依到地下以后,雨果和伊德一起不顾危险追下来救她,这两个人就是最关心她的人。
而且别忘了两人认识的时候,就是雨果从百夫长跟前救了阿丽塔,认识以后也一直是雨果陪着阿丽塔东奔西跑做她想做的事,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还帮她找回了火联的身体,这期间一直都是雨果在单方面付出,这样热心善良又帮得上手的,怎么会是软饭废物男呢,在普通人里雨果算是非常优秀的了。
2.雨果出卖阿丽塔了吗?当然没有。
先设迷阵(维克特计划杀阿丽塔,找雨果谈话,内容不详)->再诱导观众(维克特对绮莲说雨果为了去撒冷把阿丽塔送到他手上)->再反转解谜(雨果劝阻朋友,因为朋友出言侮辱阿丽塔而打架,被追杀时并不知道阿丽塔也在被追杀,发现自己无法得救时不想拖累阿丽塔,死前再次表白)
这种用反转设计来做效果在电影里是很常见的手法了,先担忧再误会最后意识到是误会,于是恍然大悟维克特一定是把雨果也骗了,他给的交换条件不是用阿丽塔的命来换,而的的确确是像雨果说的,以阿丽塔的条件会被球探抢着要,可以轻松去撒冷。
以及最重要的是,演员的表演印证了这个结论,如果是背叛,那就不是现在的演法,在劝阿丽塔去参赛时,在接到阿丽塔从赛场打来的电话时,会有心虚、说谎、急着挂电话等状态,而不是这种坦然的演法。
观影时只需要看剧情反转知道雨果没有出卖阿丽塔,观影后如果有心仔细分析其背后的理由,那么电影给出的条件也足够给出判断。
一来去撒冷需要100万,雨果还差9万而已,靠自己赚也不会太久了,如果肯接受阿丽塔抓通缉犯资助,那根本就是几天的事,轻而易举,何必要舍近求远为了区区9万出卖爱人。
二来如果真狠心到出卖爱人六亲不认,何必为了曾经拆零件良心不安,去劝朋友跟自己一样及早收手退伙,明知道阿丽塔要被围剿难道不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承受内心煎熬,更别说打电话给一个可能已经死掉的人求救了。
三来雨果劝阻朋友时,朋友再次出言侮辱阿丽塔是赛博人,直接激怒了雨果跟他动手打架,这说明阿丽塔在雨果心里的重要性。
再者雨果面对阿丽塔的愤怒只解释了一句没杀过人,跟着一直都在主动坦白、忏悔拆零件的事,显然此刻他更在意的是同为赛博人的爱人的感受,希望她明白自己的愧疚和悔恨,所谓关心则乱。如果雨果够自私,大可以拼命解释让阿丽塔救自己,不惜让她违法猎人法则犯下死罪。如果雨果真的出卖了阿丽塔,临死前他忏悔应该的是对不起背叛了你,而不是告白说我在努力因为我爱你。
以上种种都说明雨果没有出卖阿丽塔,电影里只是为了观赏性通过剪辑做了个先抑后扬的转折。
事实上应该是维克特以招揽人才为名义提出让阿丽塔到他手下当选手,第二天早上阿丽塔来到雨果房间,起初雨果还开不了口,多少因为有点男人的自尊心作祟吧,他连9万都不愿意要女友帮忙赞助,何况是要劝女友去打机动球。
当看到阿丽塔掏出心脏时,雨果的反应非常真实,是有点被吓着之余又很感动,他还很严肃地教育阿丽塔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就像伊德教给阿丽塔的一样。
但是雨果看到了阿丽塔愿意跟自己一起去撒冷的真心,所以他最终还是开了口,再赚9万一个人去撒冷容易,两个人一起需要109万,他绝对不会打她心脏的主意,机动球是唯一的出路,阿丽塔拿了冠军王,维克特会送他俩一起去撒冷。
绮莲去撒冷的伏笔也在这里印证了,维克特承诺绮莲作为教练装备师,如果能培养出最强的冠军王,就送她去撒冷,这跟对雨果的承诺是一样的。
3.雨果为什么要退出团伙?因为爱情。
注意观察抢球游戏,雨果的朋友全都是普通人,没有赛博人,阿丽塔是第一个。事实上影片中可以看出,由于身体“材质”的差异,普通人和赛博人之间有些隔阂。
人类特征的缺失,导致了赛博人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普通人可能存在的歧视。
机械和肉体的力量差异,导致了普通人会害怕赛博人(武力级别较高的),而有些赛博人会反过来欺压普通人。
雨果替维克特做着抢零件的买卖,影片数次透露过赛博人拆零件是不会痛也不会死事后,还能再换的,而且不违反工厂法,所以钢铁城频频发生类似事件。雨果作为普通人,只把拆零件当成抢劫财物一样的活,不会有太强的负罪感,而且他们受雇于维克特,只拆贵重的指定零件,也不知道维克特会背着他们杀人。
后来他认识了阿丽塔,有着赛博身体却是人类身形,从一见面就对她产生好感,当她是普通人一样交往最后相爱。一个普通人爱上了一个赛博人,于是私下里那些拆零件的勾当突然变得龌龊了,不敢想象被阿丽塔知道了会怎样,害怕看见她愤怒伤心,害怕会失去她。
直到看见阿丽塔粉身碎骨的那一幕,雨果的感受彻底颠覆,他知道赛博身体不会痛,但他依然为阿丽塔心痛,这份心痛的感觉以阿丽塔为起点,终于共情到所有赛博人身上,他再也不能面对自己做下的事,所以从那时起,就像天吉说的,雨果好久没出来做事,一出现就说要退出,还劝天吉也一起退出。那段时间雨果一定暗自反省了很多,决定及时收手回头是岸。
我看见不少人说阿丽塔跟雨果不配,因为雨果太弱,可电影体现的就是因为吸引所以相爱,因为相爱所以才一起,而不是门当户对强强相配,否则阿丽塔这个战斗级别跟谁都不合适,也就只能找诺瓦了。事实上影片中可以看出,通常普通人不会找赛博人做恋人,而雨果从一开始就没介意阿丽塔的赛博身份。都不用说别的,一句就够,雨果跟阿丽塔相爱意味着柏拉图之恋,雨果还不是一头栽进去义无返顾,连纠结都未曾有过。
4.雨果对撒冷的执着难以理解?我觉得不。
还是那句话,要结合台词、表演等一起来看。
举个例子,伊德介绍完撒冷,有辆车差点撞到阿丽塔,伊德一把拉开她,司机还吼了阿丽塔,字幕上伊德说“这里就是钢铁城了”,前情和伊德的原声台词还有语气是个整体,“down here”的重音加语气,意思就是“前面说了天上的撒冷,那现在你站的这个地上的城市,这的人们不咋友好,叫做钢铁城”,整段剧情是个整体,忽略任一因素都可能影响对电影信息的获取。
那么回到雨果的梦想,雨果载着阿丽塔时跟她说,钢铁城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你得有个梦想,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无论是什么代价。阿丽塔问他有什么梦想,雨果回答我带你去个地方,之后就是老教堂楼顶了。
这里已经很明显表示了雨果有个很坚定的梦想,并愿意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接着来看,阿丽塔说这里好棒,雨果指着撒冷告诉她那才是真正棒的地方。阿丽塔问撒冷很好吗,注意雨果的回应特别是语气,“比底下这片垃圾场强”,他的语气透着一种厌倦、憎恶,配合跨出一步从上往下俯视钢铁城的镜头语言,意思很明显,雨果讨厌这里,一天都不想再待下去,他对撒冷的向往是源于想要逃离钢铁城的心愿。
雨果还说,如果他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早就去爬管道去撒冷了。片尾爬管道的执念已经在这埋下伏笔。
所以忘掉原著吧,电影里应该没有哥哥这一说,雨果的执念就是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憎恶和对撒冷的美好幻想,像每一个想要生于贫民窟拼命想逃离的人。
卡梅隆对原作的改编,是更加基于现实的,高楼耸立的撒冷和破败贫穷的钢铁城,这种对立二元设置是现实的,像发达与落后国家,富裕阶层与贫穷阶级,现实中穷人摆脱困境有什么出路呢?足球,可以改变极少数有天赋又努力的人,其他人只能在饥饿、毒品、犯罪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这就是电影里社会环境的现实依据。如果不甘于认命,最后的路只有一条——偷渡,也就是爬管道的现实原型。
5.雨果丢下阿丽塔自己去爬管子不合理?挺合理的。
雨果为什么不躲出城,一个肉体凡人出城只能做野人,还有大把猎人追杀,如何生存是个问题,事实上最后阿丽塔也说服了雨果一起逃亡,他为了逃离钢铁城没有温情的环境所以向往撒冷,当有了阿丽塔愿意陪他天涯海角,他也改变主意了,自始至终他追求的与其说是撒冷,不如说是想要追求作为人的尊严和温情。
还记得雨果、阿丽塔、扎潘和百夫长在老教堂前的四角对峙么,上了悬赏榜只有死路一条,如果阿丽塔违反猎人守则,那么两个人都得死,钢铁城的法律和规则就是这么严酷无理。
雨果被救几乎是死而复生,刚一醒就又上了悬赏榜,诺瓦还派了人到诊所抓他,为的就是逼他爬管道,好把阿丽塔引到这来。
之前雨果被扎潘一个猎人追杀,已经九死一生,现在他要被所有猎人一起追杀,全城又被封锁戒严,爬管道是他很早前有过的念头,穷途末路之下那就成了唯一的出路。他不找阿丽塔很好理解,不想害她违法猎人守则,他不知道阿丽塔早就跑去干翻了工厂。如今的雨果是只被野兽围捕惊慌失神的猎物,于是一头撞进了诺瓦设下的网里。
本来阿丽塔已经说服了雨果去撒冷是一条不归路,最重要的两个人在一起,哪怕亡命天涯,结果诺瓦听到阿丽塔说“我们会自由的”就放出了防御环,害他们生死相隔,啊呸这个死变态。
“诺瓦是恶龙”,诺瓦不能听“自由”两个字,诺瓦“能看见一切”,诺瓦“永生的唯一乐趣是看着人们死去”,凌驾于贫民窟钢铁城和富裕阶层撒冷之上的诺瓦,十之八九是极权独裁者,还是个把人当成玩具的变态,电影给出的信息可以说很明确。用人类大脑做试验,尤其喜欢“某些人”的大脑,这不就是又一个加强变态邪恶版的拜月教主咯。
6.阿丽塔跟雨果爱得莫名其妙?容我道来。
初次巧遇时两个人就互有好感,在短短一小段时间双方各自展示了不少优点。雨果救阿丽塔,阿丽塔救小狗,都是善良的人。雨果欣赏阿丽塔动作敏捷,敢于挑战百夫长,对她大加赞扬。
雨果看清楚阿丽塔的脸时有个瞬间看呆了的表情——被颜值击中了,他发现阿丽塔是赛博人后,阿丽塔有个低头无措的表情,雨果马上安抚她说“我是说我很喜欢你的手臂,能看一下吗”,体贴又温柔。于是阿丽塔又阳光灿烂起来,自信地介绍说全身都是假的只有核心是自己的,还主动交代了自己是废铁场捡回来的,可爱又真诚。双方还本着鉴赏工艺为由,友好地拉了小手。
伊德及时赶来阻止了这场亲切友好的会谈,一来是怕阿丽塔了解自己的身份,二来是怕她爱上普通男孩受伤害。目送雨果走后,阿丽塔还在意犹未尽地向伊德打听雨果的名字。
玩抢球游戏又是巧遇,过程不赘述了,这时雨果还会纠正朋友说阿丽塔不是女朋友,却管不住自己送人回家,半路还拐弯请吃了巧克力。这之后两个人就熟了,常常见面到处去,雨果带着阿丽塔去老教堂,讲自己的梦想,带她看球赛逛后台,帮她找记忆线索。
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这些既是朋友的热心帮助,其实也跟约会差不多了,算是现下逛街吃饭看电影的另类版本吧。在球赛后台雨果要单独离开前,他认真地看着阿丽塔的眼睛问明天可以约你出来吗,接着又赶紧解释说我是要带你去荒芜之地看看有没有线索,这份小害羞是喜欢没错了。而阿丽塔回应说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时的样子,也是喜欢无疑了。这幕俨然就是两个还没戳破窗户纸的小青年。
当天晚上朋友又刺激雨果说你敢把你抢零件的事告诉你的赛博女友吗,这时的雨果再没有否认女朋友这个称谓,而是警告朋友永远不准泄露半个字。至此雨果的感情已经确定无疑。
总而言之,当阿丽塔试图找回自己却被伊德禁止时,是雨果在一路无条件地支持她所有决定,这份陪伴使阿丽塔心动,在这个过程里,雨果也逐渐被阿丽塔吸引。
到酒吧之战,雨果更是被阿丽塔爆表的战斗力和不惧强恶的反抗精神彻底折服,又亲眼目睹她九死一生粉身碎骨,必然心痛不已,等到再见面时,两个人感情彻底爆发,窗户纸终于捅破,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7.阿丽塔是傻白甜恋爱脑吗?当然不是。
阿丽塔从未丧失理智。部分观众诟病的主要是掏心情节,阿丽塔说心脏能换好几百万,够两个人一起去撒冷找个地方生活,这时的阿丽塔还没找回摧毁撒冷的使命,也不是机动球员,她没有明确的爱好和目标,爱上了雨果所以想跟他在一起,又听说撒冷是天堂一样的地方,会认为去那生活就避开了格鲁依的追杀,也不再需要战斗。
阿丽塔的突发奇想,出发点是把你和我变成了我们,对未来的生活预期也不错,而且她只是在跟雨果商量,并没有单方面付诸行动。
真正的恋爱脑不应该是暗下决心卖完心脏才回来一脸骄傲地求表扬么,又或者你跳我也跳爱人死后跟着去死。
话说回来,掏心情节表达的是阿丽塔性格中的真,她从来是全心付出全力以赴的,任何事都是百分之百,没有隐藏没有退路,这跟她战斗天使的性格设定是一脉相承的。
8.阿丽塔和伊德的亲情怎么来的?过程如下。
按电影里的说法,99号有一个年轻健康的大脑和一张天使般的面孔,伊德博士给她安装的是自己女儿的义体,也就是一幅少女的身体。
一方面伊德把阿丽塔当成了女儿的替身,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她,所以要求她晚上待在家里,白天也不要走远;
另一方面伊德早就知道阿丽塔是火联战士,曾经作为机动球装备师亲手制造过许多机械怪物的他,不希望借由自己的双手把阿丽塔再次打造为最先进的人形武器,他希望阿丽塔重启新的人生,也害怕给人类带来未知的威胁,所以他会阻止阿丽塔看机动球赛,不准她注册赏金猎人,拒绝给她安装纳米身体。
但阿丽塔虽然失忆,却并不是一个无知少女,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爱好,有作为成年人的判断力,所以她会在误会伊德要杀人的时候赶去阻止,也不会因为伊德的禁止就乖乖接受他来替自己决定人生。
两人的第一次冲突是伊德不准阿丽塔当猎人,他扯过阿丽塔的手说我可不准你让“这双手”染血,这话挺伤人的,意思是不准你弄坏我女儿的身体,潜台词就是替身,所以阿丽塔气鼓鼓地走掉了,但她也没干啥,就是小反叛了下约着雨果去看机动球赛了,你不让我看我就偏要看这样子的发泄发泄,还跟雨果抱怨说他就只想让我给他做个乖女儿(英文台词好像是little puppy小狗狗?),反正意思就是完全没有自主权像个小宠物似的。
第二次冲突是伊德不准阿丽塔换身体,这次的冲突比上一次递进很多,因为伊德把阿丽塔定义为人形武器,一旦换上这个身体是可能会作恶的存在,所以阿丽塔非常非常生气,这是对她本人极大的不信任,相当于对她人格的否定。而此时的阿丽塔之所以要求这个身体,一来是为了找回真正的自己,这是每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需求,二来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格鲁依背后有高层势力,代表着敌人有所准备卷土重来的时候父女俩的处境会非常危险,阿丽塔的格斗技巧虽然厉害,但是缺少足够强壮的身体来支撑她的心脏动力,而且阿丽塔本身就看不惯这种不公平的包庇,想要打破这层社会黑幕。
所以阿丽塔又一次约上雨果去注册猎人,她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赌气,而是理智告诉她,靠父女两个人解决不了眼下的困境,唯一的路是跟其他人结成联盟,这时候的阿丽塔单纯地以为赏金猎人们都是跟伊德一样惩恶扬善的英雄,所以才寄希望于他们伸出援手。阿丽塔在酒吧演讲的那段内容和气场,一看就知道她在失忆前就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是熟门熟路的感觉,所以这段也是隐隐透露出火联的一些背景信息了。
虽然闹了别扭,等伊德回过神来也猜到阿丽塔要去干什么,担心得要死,匆匆忙忙就扛着武器直奔酒吧了,就怕阿丽塔出啥事,到了酒吧一看,嚯,这边正闹腾得翻天覆地诸侯大混战呢,赶紧地控制局面先。伊德盯阿丽塔那一眼意思是你这孩子不听话又闹事,阿丽塔回头那一下眼神也精准得很,就是心虚还又不服气,又倔又委屈,特别好玩。CG能做到这个程度,不服不行,反正我看着特别爽。
当结盟这条路也被堵死的时候,面对强大了n多倍的格鲁依,阿丽塔也是无所畏惧的,她不是那种只打有把握之仗的人,而是绝对不服输也不怕死的人,“面对邪恶绝不袖手旁观”的人,这句话从记忆深处浮现出的话应该也是火联的誓词。
单手反杀格鲁依这段,我个人很喜欢,非常非常地燃,阿丽塔花了大钱做出来的大眼睛在这一段是最漂亮的,情绪表达毫无违和感。之所以会粉身碎骨,正是因为身体承受不了心脏的力量。伊德见到这一幕,彻底改变主意,所以才会给阿丽塔换上火联的身体,他终于认识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保护阿丽塔,而阿丽塔根本就有能力有意愿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他也醒悟了决定阿丽塔善恶的不是传说中的武器躯壳,而是阿丽塔自己的心。
阿丽塔换身以后,纳米身体会根据使用者内心的自我认知来进行重塑,这个是很明显的隐喻了,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自己,是由ta的内心意愿来主宰的。助手跟伊德说“看来她比你想象的要成熟一点点”,就是说阿丽塔内心的自己是年轻而成熟的,是已经发育完好的成年人,是力与美的结合体。反物质动力心脏也是挺明显的隐喻,阿丽塔拥有强大的心脏,也就是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像伊德说的,一个勇士(一颗勇士的心)就该配上一副勇士的身体。
阿丽塔感动地靠在伊德肩膀,到这时候为止,阿丽塔完成了失忆后的第一次蜕变,她跟伊德的关系也彻底蜕变,阿丽塔不再是替身,他们俩成了真正的父女。之前伊德虽然杀死了害女儿的凶手,依然觉得社会上每个受伤害的人都跟自己有关,即使不断地惩罚罪犯,内心一直无法获得安宁,因为他曾经是打造过许多怪物的帮凶,而他作为一个医生仍然在做着杀人(虽然是犯人)这样的脏活。
从伊德决定把女儿的身体和名字给阿丽塔时,他就在寻找对内心救赎的途中,跟阿丽塔经历矛盾、生死最终和解后,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他知道决定自己的只是自己的心,他对阿丽塔放手信任也终于能对死去的女儿放手,他跟自己和解了。
之后的伊德就像每一个平凡的父亲,支持她参加比赛,支持她谈恋爱,明明知道她强的不得了还是忍不住怕她受伤害,给她准备一大堆护具,像每个老人家一样唠唠叨叨。而阿丽塔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撒娇,刚刚惊喜完伊德给她打造的滑轮,马上又吐槽说我才不需要这些没用的护具(头盔后来还救了她一次),这份感情相当之自然。
伊德尽力救回了雨果,告诉她撒冷是个幌子,跟她说你生来就是为了战斗,去做狂战士该做的事情吧。面对这份郑重的信任,阿丽塔终于有机会同样郑重地对伊德说出那句“谢谢你,爸爸”。
这条亲情线放到现实里看也挺真实的,随着子女长大成人,父母要适时学会信任与放手,给予支持和理解。
亲情是种缘分,而非恩果,亲人之间以爱为羁绊,而非施与受的关系,甚至无须一定事关血缘。
伊德给了阿丽塔重活一次的人生,阿丽塔从格鲁依团伙刀下救回伊德的性命,他们一次又一次为对方置生死于不顾,那副作为他们最初情感联接的身体,最终被真正的感情连结所替代。
9.绮莲对阿丽塔的态度大反转?有理由的。
【强调下之前是我听错台词了,以至于误解了绮莲一部分态度,还好看过的人不多,先给看过这段的网友道个歉,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写过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低估这条感情线的复杂程度,内容重新改过】
绮莲第一次来找伊德时,看见阿丽塔用着女儿身体的时候,表情里透着震惊,还有一丝愤怒。
按照伊德跟阿丽塔说的,当初女儿是因为伊德的原因间接被害,绮莲也因此离开。对伊德来说,往后的人生是自我谴责与自我放逐,是无尽地赎罪,甚至期盼着一死了之。对绮莲来说,挚爱的女儿因挚爱的丈夫而死,这份痛苦只能转嫁为对丈夫的恨意,再一走了之逃避痛苦,这之后她对钢铁城的情感连接全断掉了,返回撒冷成了逃避痛苦转移注意力的唯一精神支柱。类似这种丈夫间接害死孩子妻子离开的故事,各方所承受的心理创伤,可以参考《海边的曼彻斯特》。
绮莲再次回来,对伊德摆出一副早已不在意的样子,是因为她想要跟伊德再度联手,有求于伊德,一旦被伊德拒绝,她便恼羞成怒立刻翻脸。
绮莲和伊德的过去一定有些故事,而且曾经非常相爱,先不去推测故事的真相,就说此刻绮莲对伊德的感情。她对伊德依然抱有恨意,就算这份恨意淡去,被压抑心底,当看到伊德竟然把女儿身体给别人用的时候,恨意会再度泛起,恨的是伊德竟然试图用别人代替女儿,恨他想摆脱内心对女儿的负罪感,当然所有恨的源头都是绮莲对女儿的爱。
在酒吧的对话证实了这一点,绮莲看见伊德抱着阿丽塔破碎的身体时,说的是“You think you can replace it that easily? Fix her back as many times you like!”,这意思是“别以为找个替代品就想轻轻松松摆脱过去的罪,等着一遍遍看她粉身碎骨吧”,看到了吗,她说的不是你不肯帮我回撒冷这就是你的下场,这段话表面是示威“这事是我干的,以后走着瞧”,实际满含的仍然是对过去的无法释怀。
但是绮莲望着伊德离去的背景,眼中闪过一丝难过却又强行压抑了,她对伊德其实是爱恨交加的,至于阿丽塔,她知道这个女孩不是她的女儿,还有一丝对她取代女儿身份的责怪,但这幅身体和这个名字是女儿在世上存在过的痕迹,看着阿丽塔受伤惨重,她对她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绮莲醒悟的转折点是得知去撒冷的承诺是个谎言,只不过是欺骗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诱饵,这一刻她知道伊德说的才是真相,撒冷是回不去的,自己只是被利用地彻彻底底,她终于恍然大悟。
人一旦从执念中清醒,也就分得清是非,当她在看到阿丽塔跟雨果临终诀别时,应该想起了曾经一家人彼此相爱的过往,就如她拒绝维克特送她去撒冷的提议时说的,我要的东西不在撒冷,这句话是一家人为了感情流放的印证。
绮莲最终良知觉醒,自己作为一个医生,天职是救人不是杀人,作为一个母亲,更不该对两个无助的孩子下手,她的恨和执念都来自爱,如今回归初心,拒绝维克特的欺骗,改为帮助阿丽塔和雨果,要求退出交易甚至拒绝回撒冷,这种转折是顺理成章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