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十个女性银幕形象
查看话题 >私人影史 | Kick-Ass 的女性荧幕形象
Kick-Ass是英文“踢你屁股”的意思,但也指“了不起,酷毙了”。我想不到用什么词来描述我喜欢的荧幕女性,因为她有很多种——不同性格、职业、年龄、时代等。但她们都很酷,所以,我想用“kick-ass”来形容她们。
旧文链接:个人文章目录 | 前网络时代影史 | 日本动画盘点 | 科幻影史! | 《梵高.永恒之门》长评
看到豆瓣这个话题,我才意识到快要妇女节了;回想一下,这些年也确实看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本日记的盘点大约按照这么几个主题,比如在工作中很kick-ass的女性,在爱情中所向披靡的女性,又或者突破自我、跨入本将女性排斥在外的领域者;当然还有特别能打的女性,以及夹带私货动画作品中的kick-ass女性;按照时间顺序,每部电影给一两句推荐语。
代表人物
第一次在银幕上见识女性能有多kick-ass多牛B,毫无疑问就是CCTV6放映的这部影片《永不妥协》。当别人对茱莉亚罗伯茨说“Fu** U”的时候,她居然回敬“Fu** U back”!这一幕我至今拜服。我并不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她太较真儿了;可是,不能不说这一角色是荧幕女性中的神级。即使是后来拍得很多大女主作品,也比不过埃琳•布罗克维奇这么死缠懒打、这么死磕到底。所以把她放在开篇,作为代表人物。
新时代死磕到底的典范应该是《三块广告牌》里的这位母亲。与埃琳•布罗克维奇不同,这一位母亲的狂怒中裹挟了悲痛与绝望。她的死磕到底便有了另一种意味。
工作能手
印象中初代的女性工作小能手,是一位穿着粉色小短裙、金发闪闪、走路一步三扭的律政俏佳人。当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她一身粉嫩,拉着粉色箱子,拎着粉色手包,牵着粉衣服的吉娃娃出场,别提我有多想打她了(因为我当年不喜欢粉色,也不喜欢吉娃娃)。
现在看来,她这个形象依旧有迎合男性的倾向,比如有一段她教别的女孩怎么弯腰捡东西最显身姿,然后用这招撩帅哥。不过在当年这种事业有成、反律师行业传统的形象还是很有突破性——看上去无脑,实则能干的反差在当时很新颖。
《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片名非常美好,然而故事讲述的确是美国50年代一群女学生到底应该嫁人还是应该选择事业——男性完全可以两者兼顾,但女性就必须放弃一部分;这么扎心的一则讨论,在现在仍然很有意义。
新时代的事业强人已经不是律政俏佳人那样的小能手,而是升级成了《时尚女魔头》,听上去就很kick-ass。不能不说本片之所以好看,也会一再被当做代表作品而经常提及,主要是因为安妮·海瑟薇和梅丽尔·斯特利普的精彩表演;从中我们也可见好莱坞女演员的变化,比如海瑟薇自己就坏坏婊婊的,可爱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接下来的两部涉及黑人女性。
《修女也疯狂》曾经看过很多遍,本片让我第一次知道黑人唱诗的魅力,加上一群修女都敢大闹拉斯维加斯、智斗黑帮,还有比这更好玩的么。
最近几年有一部我还算喜欢的作品叫《隐藏人物》,它讲了在NASA工作的黑人女性,当年没有计算机,所有结果的核实、推导都需要人手工进行;NASA有这么一批女性,既要面对繁重复杂的计算工作,同时还要遭受社会不公的眼色。
作为半个研究者,我认为本片让科学事业和科学家来打破种族与性别的界限,最合适不过了。这部电影当年也获得奥斯卡提名。

坚毅爱侣
1939年的《乱世佳人》要说算不算kick-ass的女性电影,还是要打个问号。不过介于在那个时代,历经艰辛、遍尝爱情折磨的斯嘉丽仍然怀有希望,追求过亦无悔于自己选择的人生,已经很厉害了。
另外就是她片子里换的好多条裙子,各个都那么好看。
《阿黛尔的故事》讲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探索自己性取向的故事。这部大胆的作品倒也恰恰反映了青春期的爱情,那种所向披靡、毫无畏惧的特点。
《自杀小队》不知道该不该放在这儿,小丑女对小丑的痴迷让她做了许多荒唐可怕的事情;另一方面,她毫无畏惧地跃向生化池,也没有另外的女子能出其右了。她虽然做了坏坏的事情,但她的心里也许没有那么黑暗吧。大约是选角选得巧,小丑女反而有些可爱。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看翻译的名字就大概知道这里的女人们会干什么了。这个2017年版本其实不如1971年的老版本来的好看。美丽,有时有毒。
在谈到DC的神奇女侠之前,我想推荐这一部关于神奇女侠现实原型的传记故事。女侠的原型没有神力,不会打架。但她坚强勇敢,在那个时代, 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爱的人,不求回报,甚至被世人另眼相看,她依旧面带浅笑。
这部电影,诚意推荐。不要过早地道德评判,而是看看她:真实的、为爱而奋斗的“女侠”。

冒险挑战
《鲸骑士》这部电影讲得是新西兰一个原住民部落的故事。老族长日益衰老,按照传统,他需要训练村子里的年轻男孩并挑选自己的继任者。但是,男孩们一个个都是软蛋儿。他随疼爱孙女,却从没想过她可以继承自己。最后,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鲸鱼族群的神秘共鸣赢得了祖父的认可。
在这部电影里,小女孩挑战了历来只有男性才能完成的任务,打破了传统中性别的界限。
2017年,我的一位学姐在看过《涉足荒野》这部电影之后去挑战了太平洋径;七月,优胜美地冰雪消融,河谷涨水,学姐在河里被救援队找到;同期还有一位日本女孩在河谷下游溺水。我痛恨这部电影,它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诱无数人以身涉险甚至丧命;这不是非专业人士——像电影中那样——可以侥幸成功的运动。
诚然,这是一部女性孤身冒险、探索自我的电影。但我求求女孩和男孩们,不能这么做。
特别能打
印象中,初代爆能打的荧幕女性就是《杀死比尔》里的乌玛·瑟曼。过去这么多年,当我们听说乌玛·瑟曼这样的一线女星也被性骚扰,这部电影似乎又有了不同的意味。
《海扁王》英文就叫“Kick-Ass”,所以不能不放。我当初还挺喜欢看这个紫发的小女孩,打斗非常流畅潇洒,性格又讨喜。可不知为什么,在2010年第一部和2013年第二部之后,这个系列就结束了,也许是演员长大了。在前“超级英雄战国时代”,这部实验性的作品还是很好玩的。
据说2021年《海扁王3》会重启。不知会如何。
《Mad Max 4》虽然有被堵住嘴的汤老师,但还有几位特别能打的女性角色。她们反抗被当做繁殖机器的命运,搏命一逃。
《攻壳》不用多说,直接继承漫画里素子巨能打的特点。
第一个登上荧幕的女性超英就是DC的《神奇女侠》。当年在美国看的时候,她一出场,现场观众惊呼鼓掌,荧幕上大超和老爷面面相觑。论战力她很强,论颜值也是第一吧;同时,参加过一战的背景故事也让她有血有肉。
《古墓丽影》系列的女主也一直是游戏/荧幕经典,虽然2018年电影重启扑街了,但劳拉作为性感能打盗墓贼,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提起《阿丽塔》我挺生气的。因为之前我的三星短评就有890个赞了(排第二);但在大陆上映的凌晨,豆瓣把我的短评隐藏了,无语(也许是为了保票房吧)。也罢。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阿丽塔唯一的技能就是开挂,所以把她放在这里吧。
《惊奇队长》漫威宇宙第一能打,难道还不Kick-ass么。虽然电影只是漫威平均水平,不过这个以“女权”为卖点的超级英雄,理应上榜。

动画角色
私货时间。
说道女性动画角色,第一位当然是人人都认识的《花木兰》,引领上千年风骚的Kick-ass Lady, 木兰当仁不让。我现在的歌单正好放到本动画片里的歌曲,也是巧了。
迪士尼版的《小美人鱼》我在之前的日记中就说过了,她绝对是女权的典范—— 是第一位抓住自己命运、追求自己爱情的迪士尼公主 。
《风中奇缘》的宝嘉康蒂和小美人鱼差不多,也是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人,期间顺便化解文化隔阂。但是宝嘉康蒂的原型和动画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也许并不是很kick-ass。
至于其他迪士尼的女性角色,这几年的几位都非常不错,各个有性格、不粘人、即能打又kick-ass。
日本动画方面,其实也很多。
《攻壳》上面说了,生化人战斗力第一的素子在此。
又比如宫崎骏老爷子笔下的女孩都很有个性又勇敢。
大概就这样吧,时间不早了,想起来再加。
留言说出你的Kick-ass lady是谁吧~

旧文链接:个人文章目录 | 迪士尼动画盘点 | 日本动画盘点 | 流行文化与女权 | 《梵高.永恒之门》长评 | 科幻影史 | 前网络时代影史
已授权转载的公众号: Yummy女性愉悦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