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皮书》的一点小感悟
最近在微博看到韩导力推一部新上映的电影 《绿皮书》 ,好奇心驱动去豆瓣看了下简介和评分,嗯,真的很高,奥斯卡获奖金像奖,还是个喜剧,许久没看电影的我突想自己去看一次电影。虽然最后是跟闺蜜一起去看的,但是真的想说看完满满的爱和幸福,唯一的遗憾就是一天没吃饭,谁能想到那竟然还是个美食电影,所以前半段我基本在控制自己的口水中笑过去的,啊啊啊啊~
《绿皮书》 讲的是一个黑人钢琴家在一次巡回演出旅行中,雇了一位粗暴的并有着无数白人共同的偏见性格的白人死机,他们的旅途就是一场黑与白的交流,两种文化差异的对碰与融合。他们截然不同,一个优雅一个粗俗,一个自命清高一个插科打诨,而在那个年代那个背景两个种族恰恰相反,黑人钢琴家努力的想融入那个白人的世界,希望被尊重得到同等对待,所以他让自己的一切表现的那么完美那么优雅,但现实是就算他是著名的钢琴家,就算他给无数白人带来了美妙的钢琴演奏,他依然脱不下那一身皮囊,走下舞台,他依然是那个不被邀请进餐厅,不能走进主人家的洗手间的老黑,即使一个给他开车的司机也可以随随便的进出,那一刻就算有再大的成就也弥补了内心的自卑与绝望。 Dr. Don Shirley 拒绝旅馆中黑人邀请他游戏,被他们嬉笑为穿着西装的管家而已,他选择去酒吧买醉被白人耍弄嘲笑,在旅行的路途一群黑人农夫看着轿车里一身西装的Dr. Don Shirley,那种眼神我读不懂是羡慕还是茫然,可能他们心里的潜台词就是为什么他不在做着黑人的低等工作,穿的人模狗样的还有个白人司机,那不是羡慕的眼神我觉得。看到这些我想那种长期以来黑白的文化歧视不仅让白人产生了自我优越感,也让黑人对自身的低贱有了骨子里的顺从。也许在他们眼里跟白人一样的想法Dr. Don Shirley就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小丑,故事的最后Dr. Don Shirley也终于跟自己和解,放下自己的自卑与绝望,不再去努力的证明自己在白人心中的地位,只需要做一个优雅的自己就好。最让我欣赏的是Tony,说实话开始我真的对这个爱占小便宜,莽撞冲动,成天游手好闲还对黑人有偏见的老男人感到厌恶,但是在旅途中Dr. Don Shirley慢慢的改变了他的习性,最后两人深情拥抱让我有种老泪纵横的感觉。他的粗俗让他活的潇洒自如,他的冲动随性让他显得真诚感性,也许只有他这样的男人才能改变一个谨慎偏执的Dr. Don Shirley,也只有这样两种背景下成长的两种个性才能融合成最完美的文化。
没有经历过的人其实真的很难真正意义上去感受那些活在种族歧视里的人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只是人性的共情这一点让我在看到那些画面那些隐忍而似乎马上就要喷涌而出的情绪时,眼角湿湿的,年纪大了容易感性,看到那些有爱又有恨的画面,总是笑与泪狂飙,我该庆幸我活在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我也应该感激那些年为了我们的平等而献出的无数英雄生命。国家独立才有了人民的尊严,国家的尊严也正是需要无数人民的保卫。也只有只有自己自尊自爱才能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掌声。从今天起尊重每一个与我们一样有着鲜活生命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