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看待“人本善、人本恶”论
从“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看待“人本善、人本恶”论
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间的争论已经很久了,各有道理,各执一词。我也曾加入过这样的争论之中,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但如果,这种争论本身就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呢?
今天在读《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时,老先生在第八章“关于人的本性”中提到: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需要超越性本善、性本恶的概念,需要理解手握自由的人,因运用自由的方法不同,即可作恶也可为善”。对此我深表同意。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提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为圣人之道,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因为有了意念的产生,才同时诞生了善恶。
我个人认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间的争论可能已经有结果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