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影有感
三八妇女节恰逢周五,和老余下班之后事情不算多,提议不如去看电影。在《绿皮书》和《阿丽塔》之间选择先看《绿皮书》,毕竟奥斯卡获奖影片,质量应当也不错。话说近些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选材都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比如去年的《水形物语》讲的哑女和人鱼之间跨越物种的故事,所以听到《绿皮书》这个名字,还以为又是部小众的文艺片。
还好不是这样,不然我估计这两个多小时要睡着了。《绿皮书》还是蛮好看的,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一段工作两人不得已共处,因为出生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两个人的价值观也有显著的差别,但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人互相理解变得更好。
唐雪梨是黑人,但是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但是在生活中摆脱不掉的是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他的其他人,无论怎么优秀却还是要因为天生的肤色被人另眼相待,而他,也习惯了这样被对待。天才是孤独的,他想要做一些事情改变现状,但是势单力薄也接受现状。
托尼刚好相反,他是白人,但按照世俗的标准似乎活得并不成功,40多岁依然没有稳定工作,无法给爱人和家人带来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似乎过的很幸福,有一个很爱他的妻子和家庭,还有一帮朋友。尽管托尼身上还有很多小毛病,但是他能够解决问题,并且他不会伤害别人的事情。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因为唐的巡回演出聚在了一起,话说回来,这个组合真的非常合适。唐是伟大的音乐家,也拥有多门学科博士学位,按照世俗标准他应该是成功的。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的人也必定坚持了非常多的原则,所以他的条条框框很多,对自己的要求也很多,但因为他是有色人种的原因他还是会遇到各种小问题,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他总是被欺负。托尼刚好相反,混在社会中下层的托尼深知面对找事之人的处理方式,他总是顺应内心。托尼帮唐解决了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变得自律,变得更加有尊严,“高高在上”的唐也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总之,人人平等,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人,自己也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