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年轻,多去尝试新鲜事物啊

文 / 夏可晴
1
我曾是一个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去年圣诞前夜吃自助餐时。
我对自助餐一直都持无所谓态度,它不会是我外出就餐的必选项,也不是我隔断时间不吃就馋得不行的,它是我选了一圈后发现没什么想吃的,忽然想起就勉为其难的“嗳,要不吃自助餐好了”的备选项。
用我朋友们的话来说,我去吃自助餐简直就是浪费钱。
大概是因为我的食量本就不大,而我又不像他们一样带着“吃回本”的决心,更不会为了美食而逼迫自己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还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所以,每一次跟朋友一起吃自助餐,我都免不了要被“鄙视”一顿。
我承认,我吃自助餐的打开方式确实蛮欠骂的。餐厅里可供选择的食物海了去了,有西餐有中餐,可我偏偏只看得见精致的小点心,水果,蔬菜,其他好东西一律入不了我的眼。
如果有人要问我去过的XX餐厅怎么样,我的回答一般都是这样的,“它家的点心好精致哦,好好吃”或“它家的点心好难吃”。
去年圣诞前夜去的自助餐厅,是G先森提前一个月预订窗边可以看惠州夜景的好位置,在这样一家逼格还蛮高的餐厅里,我又像往常一样,被点心区的精致小点心迷得挪不动脚,刚开餐就取了不少点心。
而G先森盘子里的食物都是我没见过也没吃过的海鱼,贝类等海鲜,他看了一眼我的盘子说,你不能每次吃自助餐都吃这些,要去尝试一些没吃过的东西,否则你永远都吃不到好吃的。
我和G最大的差别在于,他特别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就拿吃这件事来说,只要是他没吃过的,不管好不好吃,先试了再说,所以他总能吃到很多好吃的美食。
而我,从来都不愿意去尝试那些我没吃过的,优先选择的都是我吃过无数次的。我能不能吃到好吃的全取决于G,因为很多好吃的都是他先吃过了,他觉得好吃,然后告诉我,我才去吃。
我被他的这番话点醒了。仔细想了想,我确实是一个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不仅仅体现在吃这一方面,而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比如说,我不愿意坐飞机。
有次和好友商量去苏州玩,她提议说坐飞机,我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说不行,我恐高,在那么高的地方我会害怕,除非登机后你把我打晕,不然我不坐飞机。
比如我想学画画,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从来没有真正跨出那一步去尝试。
于是,我总在羡慕别人。每次结交了会画画的新朋友,只能看着她们画得惟妙惟肖的作品不停地“哇哇哇,画得好好哦,好希望我也会画画哦”,表达完羡慕之后我就该干嘛干嘛去了,从未想过去学画画。
就算曾经有过这个念头,最后也会被我打消。我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比如年龄大了学东西太慢,比如要是画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不就浪费时间了嘛,等等。
不过好在,这是曾经的我。那个总能找到一万个理由阻止我去做一件新鲜事的我,最后还是被那个大胆尝试的我打败。我开始去尝试一些没做过的事情。
我坐飞机去三亚,当飞机冲上云霄,我在万米高空俯瞰大地,看到了过去从未见过的美景,那一朵朵洁白的云好像棉花糖,好想咬一口,在云中穿行的感觉好梦幻啊。我发现,原来坐飞机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怖嘛。
我下定决心买工具和教材回来自学画画,当我开始动手画,我体会到了画画的美妙,我才知道画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拿起笔画就好了。
当我突破自己去尝试这些新鲜事,我才知道过去不愿意去做,是担心它们不能带给我美好的体验。如果不去试一试,就永远都不会知道,它们能带给我什么惊喜。

3
当我开始尝试更多新鲜事物,去做以前没做过的那些事情,我发现思维瞬间被打开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满足于待在井底看到的那一方蓝天。
以前只读文学类书籍,散文,小说等,现在开始读一些时间管理,人物传记,干货类书籍,除此之外,还读时尚杂志,旅行杂志,当我主动拓宽我的阅读边界,我的眼界也慢慢打开了,能看见很多以前看不见的东西。
去年年底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她们都在尝试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学日语的,学画画的,学吉他,尤克里里的,还有做手工艺品的,她们都是零基础自学,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
她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很多收获,这些收获是如果不去做这件事就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
越来越觉得,我们真的应该趁着还年轻多去尝试一些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去吃没吃过的美食,去学没学过的技能,去没去过的地方等。
把它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去学习,也许它不能给你升职加薪,但是它能让你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有点不一样,当你的生命里多了这些新尝试,你的人生就会因此增添一抹亮色。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不愿意尝试的思维禁锢了,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懂得很多,知道很多,但其实这个世上还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涉足的。
还有很多好玩的,有趣的等着我们去做。趁着还年轻,趁着还有精力折腾,多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吧。
作者:夏可晴,九零后狮子座菇凉,我很好,希望你也好。个人原创公众号:夏可晴(ID:XMQ-08)。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记得告诉我。
图片:《蒂凡尼的早餐》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