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生活之青岛
“嘿,小伙子。”一个年过六旬着一身城市志愿者专属橙色套装的老爷爷在一个下坡的石板路上抬起手给我打了个招呼,那个坡路是在信号山公园的周边,一个居民区里,阳光打在石板路上,被均匀分成了两半。后面他和我说,自从我们老年志愿者加入,城市偷盗率、犯罪率都降了百分之多少多少,他在一旁挥斥方裘,差一点就把那个数字想起来了。
一个城市能带给市民强烈的自豪感,安居乐业便是常态了吧。
人与人之间,陌生与陌生人之间,看起来装满了自然的笑容和温暖的关切,再配上几日里来的灿烂春光,让人觉得这个地方是古朴典雅的,城市文化里有很强的秩序性,齐鲁大地和孔子和几千年前的儒家文化在时间的冲洗下,在时代的洪流里并未分开。
从极具冷感的上海突然空降到这个北方海滨城市,多少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是因为习惯还是什么,总觉得生活还是需要一些疏离感,和人相处距离过于近,反倒是不安。
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再多加描述,总之这个城市就是这样呗。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