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修日记 | 印度瑜伽游学归零之旅,我又来了!

“ 归零之旅,瑞诗凯诗,我又回来了 ” 01
又来到瑞诗凯诗
大巴大概五点半从德里机场出发 经过九个小时的颠簸到达瑞诗凯诗已经是凌晨。
印度的公路建设不是很好,一路上感觉像是在坐船。还没有来的及办电话卡。开了同行的同学的热点跟家里报了平安,在这样乘风破浪的大巴上看书只会看瞎眼睛,索性什么都不做,望向窗外看风景。

去瑞诗凯诗的路程一共200多公里,奈何在德里堵车就要堵好几个小时,夜幕降临,车水马龙,一路上有小小的零食摊卖包装食品(卖包装食品的零食摊),有小小的果汁摊,也有不多的小吃摊。数不尽的摩托车从我们的大巴旁边开过,德里是大城市,到还没有看到像一些文章里写的一个摩托上载五六个人的情况。公交感觉也不是很多。路上遍地跑的是黄绿相间的可爱tutu车。

02
九点多大巴终于开到了一个路边餐厅 ,前些日子跟法国行者奕夫老师学习了一些印=印度菜的做法,可惜还是看不懂大部分印度菜的名字,点了最简单的塔利thali,相当于一份印度套餐。小哥以来就赠了我一杯朝天椒,和一份印度腌菜,以及洋葱。塔利端上来,是用黄色的树脂盘子盛着,thali原意是不锈钢圆盘,里面放上沙拉 豆汤 一份印度炖菜,还有几个全麦烤饼,和一个小点心,这是标配。
豆汤dhaar有点辣,但我们还是大快朵颐。印度菜里香料很多,有些区域辣椒也很多,所以对肠胃有一些挑战,有些吃不惯的人第二天可能就要跑厕所了。

20卢比又买了一杯装在陶杯里的玛莎拉茶(印度香料茶),之前看一个叫《印度市井》的纪录片,里面有讲一个制这种陶制杯子的工人每一天都要制作上千个这样的杯子。在有些道边摊这种杯子是一次性制品,从土中来到土中去,喝完茶直接扔掉就可以了。


03
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很传统也很贴近自然,平时用一个不锈钢盘子盛饭,吃完饭用饼把菜汤抹干净吃掉就可以了,环保不浪费。在南部连不锈钢盘子也不用,直接用香蕉叶当做盘子,吃完了也是不产生不可降解的垃圾的,奕夫老师告诉我们在南方如果你在大街上吃饭,可能还没有吃完就有一头牛来向你表示亲昵友好,去从背后探出头蹭你的脸颊,然后把你的饭吃掉。

印度人习惯席地而坐,又有那么多崇尚自然的仪式,是非常懂得天人合一与自然共处的人民。印度现在的污染很大一部分都是很和工业化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有影响吧。
04
半夜两点到达瑞诗凯诗,路况不是很好只能下了大巴一路走到瑜伽学校。凌晨两点的瑞诗凯诗也不冷清。路边的牛好奇打量着我们一行人,被吵醒的狗也抬起了脑袋,有些好奇之辈就跟上来摇摇尾巴。三轮车上躺着车夫,睡眼朦胧的半起身看了一眼我们又躺下去,那些流浪汉或苦行僧扯了扯身上的塑料纸,也不想被这些不速之客打扰。
瑞诗凯诗有两座著名的大桥跨过一条大河,一条是罗摩桥 一条是拉克什曼桥
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善良忠诚的国王也是印度人民所爱戴的神明,拉克什曼是他同甘共苦的兄弟,为了纪念他们这两座桥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我们走过罗摩桥,河水湍急,远山静穆。桥上有很大的照明灯,像是在前方指引,过了桥依然有牛或睡或醒,也有行者天为盖地为铺。过了桥就相当于是市中心了,有不少小神庙还是亮着灯,里面罗列着著名的印度神话中的神们,罗摩 湿婆 哈奴曼 拉克什米 等等。印度教有三亿三千万神明,在他们的思想中可谓是万物有灵了。同样是印度教大家信奉的神可能各有不同,但印度教既没有皈依一说,更稍少有教派内部之争,一个人可以一出生就是印度教徒。

05
关于宗教的见解,印度圣者斯瓦米维维卡南达曾给出这样的解释,整个自然宇宙有各种各样的力量,有雷,有电,有火,有创造,有维持,有毁灭。
印度教诸神的产生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铭记这些力量,用一个人格化的形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它们去连接。神背后是宇宙,或者你也可以说是自然,无论如何,总有一种高于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存在,让我们显现于世。抱有敬畏之心,是印度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也很像我们中国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归零之旅,再次出发,一切都是新的,我又回来了。
--感悟自往期印度瑜伽游学RYT200课程
END
2019年3月印度瑞诗凯诗学员日常
#开学典礼#




#学习练习#




#学员感悟#





© 本文版权归 YogaLa瑜伽旅修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