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图.太原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UniDesignLab

老梁说过: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
省会太原,又称晋阳城,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
作为一个太原土著,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惊艳太原的经典建筑。
在这里从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角度为大家介绍。
历史建筑
晋祠

晋祠创建于西周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

晋祠有建筑三绝,一是圣母殿,是为了纪念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邑姜而建,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基本上遵照了《营造法式》的定制,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为我国古建国宝。

二是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古桥建筑。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

三是圣母殿前的木雕盘龙,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即《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这种柱的孤例。
交 通:乘坐公交301路、302路、308路、804路、848路、856路至【晋祠公园】站
门 票:80元/人
开放时间:8:00-18:00
如果您对古建筑感兴趣,晋祠是很值得参观的一处,很多古代建筑建造的思想凝聚在其中,也有很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虽然是太原市著名的景点,但是游客并不会很多,大概1到2小时就可以参观结束。
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新型大学之一,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山西巡抚岑春煊遵朝廷谕旨将令德堂改设为山西大学堂,由此成立。
山西大学堂旧址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是近代中西文化合璧的实物例证。如今为太原师院附中学校。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侯家巷9号
交 通:308路,10路,1路至【广场】站,步行至山西大学堂。
万字楼

万字楼是太原市具有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因为从空中俯视,该建筑平面造型一如佛教符号“卐”,象征长寿之意,故被称为“万字楼”。
万字楼是太原抗日战争前,民国26年春阎锡山为纪念他父亲阎子明而建的藏书馆,拟辟为“子明图书馆”,所以也叫子明图书馆,但不久太原沦陷,万字楼就被日寇挪为寻欢作乐场所。解放后,人民政府以这里为基础成立了太原图书馆,才算恢复了其原来用途。

万字楼是是现存最完整的飞檐砖木结构建筑。房屋为仿清式歇山顶建筑,而门窗为民国年间西洋式样,平面和结构形式也与传统的形式做法所不同。
地 址:海子边东街28号(文瀛公园内)
交 通:由太原火车站步行10分钟可达
黄华馆12号院


皇华馆12号院是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整体中西合璧,院内木雕栩栩如生。
皇华馆为皇家使者坐堂之所,其含义是“皇皇者华”,按字面的理解,这里是皇华使者所居之地。清末时期曾为阳曲县衙,可以说是城中显赫一时的政治中枢所在,老百姓约定俗称这座坐落于太原市五一路与海子边之间的3层阁楼为皇华馆,清末民初这里曾是科举时代主考、副主考接待所。
而今,褪去了皇家色彩的阁楼已经成了百姓的起居之所。
地 址:皇华馆街12号院
交 通:308路,10路,1路至【广场】站,步行至5分钟
太原天主教堂

太原天主教堂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

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现存4300平方米。主教座堂为罗马平顶式建筑结构,呈拉丁十字纵长形,后堂为半圆屋顶。十字形设计体现出严格的平衡对称。从远处观看,十字架、高耸的钟楼似与天穹相接。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十字架平置于地面。

地 址:太原市解放路178号 天主堂
时 间:周末祈祷时间 11:00--13:00,17:00-19:00 游客可进入参观
参观时须尊重宗教习惯与规则喔。
现代建筑
红灯笼体育馆

主体育场的形象取大鼓之形、灯笼之构、剪纸之饰为创意元素,使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在其中得到有机融合和贴切体现。
将灯笼的编织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主体育场的幕墙结构体系(主体钢结构)中,同时提取山西地方剪纸艺术的图案加以抽象化运用,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以透明阳光板来模拟剪纸的图底关系,通过随机组合来形成表皮肌理。

建成之后,阳光透过透明阳光板后,在体育场中将留下形似剪纸的淡淡阴影。这样的设计将山西丰富的文化内蕴延伸到现代建筑中,显得生动灵活,妙趣盎然,富有韵律。
设计单位: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地 址:滨河西路健康北街交叉口
交 通:804支, 856路,804路,【西寨站】下车,步 行至体育场
太原图书馆

新馆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的汾河西岸,建筑外形风格独特、简洁优雅,采取南北走向、东西通透,犹如书架上互相靠拢的书本,又似沟壑起伏的黄土高坡地貌,寓意四库全书的厚重和历史文化的沉积,突出图书排列、层叠的建筑肌理。


新馆内部装饰以崔恺院士提出的“书宅大院,中式风格”为总基调,秉承中国书院和三晋院落风格品质,将城市空间、汾河景观引入阅读空间,用端庄雅致的阅览书架、桌椅和精致温馨的阅览灯具营造出典雅、静谧、休闲的空间氛围。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
地 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北段23号
太原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灵感来源于中国红灯笼,主要建筑为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块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青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锥体表面由彩色金属板构成,垂直于表面的是烟熏色的从下而上、由深变浅的玻璃页片,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北方城市的热情、勇敢、开朗、浑厚。

通过色彩和材质的不同表现其艺术效果,通过折线变化、有韵律的重复,使建筑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气候和光线下有不同呈现。
设计单位:保罗安德鲁设计事务所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广经路13号
交 通:823路,27路,310路,311路,76路至【长风商务区】站
太原博物馆和接下来介绍的山西大剧院,太原美术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都在长风商务区的核心文化岛平台,整体规划设计由法国夏邦杰设计事务所完成。如果想去参观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参观这几个场馆。
山西大剧院

整体设计简明洗练,富有强烈雕塑感,以厚重有力的建筑形象,表达了 山西省人民纯朴、豪迈的人文气质和地域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的对话,彰显着山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其大气磅礴的建筑造型,宏大的门式空间,使这一主体建筑"山西之门"的设计构思得以完美体现,并以通透贯穿的方式延续了城市轴线,成为统领文化岛建筑群的城市地标。
“门”的设计构思,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它既意味着享有“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摇篮”这一盛誉的山西,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宾,以高雅的艺术推动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以最唯美的手法映衬着“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向世人昭示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勃勃生机。
设计单位:法国夏邦杰事务所
太原美术馆

太原市美术馆的建筑造型灵感来自于极富山西特色的晋中梯田地貌,其最终形式是一个新颖而极富几何张力的建筑体量。内部蜿蜒曲折的平面形式提供游赏者步移景异的空间体会;空间体量的延续和不断变奏,达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透景效果。

建筑围绕不规则开敞的中庭,在四周布置不规则平面的展厅,且这些展厅通过坡道、楼电梯分布在不同标高处且呈螺旋上升,最后在主入口上方悬臂出挑,最大悬臂长度达22m。
设计单位:美国PSC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化设计
山西省图书馆

建筑的主体布局,采用了有力度的折线型,与基地地形相呼应。不仅传承了山西古建中“街坊”“庭院“的空间特征,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几何性与大气之感。在建筑造型上,方案将传统院落屋顶的形式与肌理进行抽象和重构,采用山西传统民居中外围高内部低的单坡屋面的造型。

建筑主体较高的部分利用充满韵律的竖向密肋的手法,传递出传统建筑中“瓦”的肌理特征。两条折线形主体之间形成的条形中庭空间,通过内表皮青砖材质的含蓄表达,营造着来自传统院落,街坊空间的内涵。

建筑立面设计灵感来自对汾河边沉积岩的深刻印象,创造出犹如岩石般浑然天成的建筑造型与大地景观,大气磅礴。又仿佛是垒起的层层书卷,象征着书籍是人类文化数千年的积累与沉积。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建筑结合项目的规模、特点,采用“化零为整”的原则,突破传统会展建筑的线性布局,以各向均好的圆形布局面向周围城市。360°统一的立面特征强调了建筑的标志性,形成完整、震撼的建筑形态。

传统的会展建筑往往采用线性布局,具有模块化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而这个项目由于受规模限制,只有5万平米的建筑要求,且又要形成完整,统一的建筑造型,因此采用环形联通的平面布置方案。
独特的布局达成了各展馆之间的无缝联接,相邻展馆可以灵活组合,既可以单馆使用,也可以将展馆任意并联。

中心展馆的围合与开放、纯净与明亮,使空间的整体感得到升华,无形中塑造了展厅空间沉稳、宏大的精神特质。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A2设计所
太原高铁站


高铁站外部,站房主立面上的仿青砖双层组合幕墙,使人们联想到山西传统民居中的建筑细节,亲切而自然,体现了晋韵之美。

在结构上以伞状设计为主,有着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设计综合运用被动式节能措施结合主动式生态技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全面提高车站的生态环保示范作用。

主站房依据电脑模拟的数据合理的设计了屋檐出挑的长度,既保证了站房主立面夏季高温时段的自遮阳效果,又保证了冬季阳光能够直射到建筑室内,从而有效的化解了站房主立面偏西向的不利条件。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
地 址:太原火车站南站
如今的太原正高速从“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之城”,将会以全新的城市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也会出现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优秀的设计作品,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