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什么东东?《生命科学》慢慢告诉你
源头养生·快乐长寿

善待生命·笑对人生

“我”到底是什么
人类代表了地球生命的最高层级,要想知道生命是什么?无法绕开“我到底是什么”这个生命的终极拷问,的确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困难。
小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前,基本上都不太会用“我”这个字来表述自我意识。婴儿身上在这个时间段会发生许多与“我”相关的剧烈变化:
v 自我意识渐渐出现
v 学习自己吃饭
v 有了基本的音乐感知
v 能说一些词和短句
v 有了更多的情绪(失望、难过、愤怒)
v ......
那么“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又藏在身体什么位置?跟人脑的关系如何?

我们再来看两个案例:
1.代号“Patient R”脑外伤病例
时间:2012年,科学家发现并报道。
病况:该患者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几乎完全被毁坏;但是他却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

2.解离性人格障碍(多重人格)
时间:1977年,比利-米利根因抢劫和强奸被起诉。
结果:无罪释放进入精神病院治疗。
律师成功说服陪审团,说明比利是多重人格患者,作案是他的另外2个“自我”控制了他的身体和行为。使其成为历史上第1个因为多重人格而免罪的人。

“我”到底是什么
再比如人脑做出“我没有朋友”的判断,是因为经历过多次交友、和朋友互动并屡次被拒绝的过程。而类似“我喜欢看书”这样的判断,显然是明白了什么是书、如何看书、看书的收获大、心情好这些经历......
这些发现至少给我们两个提示:
1、人脑确实有能力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包括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和“我”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2、在人类自我意识的发育过程中,并不是天生就有一个“我”,而是个体和外在世界的持续互动,综合而成了那个丰富的“我”的概念。
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人类智慧中的“自我意识”在本质上和“人工智能”有什么样的具体的不同,但它时刻在经历着微妙且庞杂的变化,驱动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带着人类的情感、记忆、交流对未知世界(包括生命是什么)不停的探索。

也许,你也拥有多重人格

壶神新说

陶灶石墨烯能量小分子团水壶
创新黑科技/养生首创产品:
让100万人先喝上生命之水

壶神榜·快乐养生
文案小编:壶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