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单
近一年来想读和读过的书单: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
《礼物》(马塞尔·莫斯)
《礼物之谜》(莫里斯·古德利尔)
《礼物的流动》(阎云翔)
《原始人的心智》(博厄斯)
《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克娄伯)
《街角社会》(怀特)
《初民社会》(罗维)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
《菊与剑》(本尼迪克特)
《努尔人》(埃文斯—普理查德)
《土著是如何想的:譬如关于库克船长》(萨林斯)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埃德加·莫兰)
《须惠村》(约翰·恩布里)
《哲学人类学》(M·兰德曼)
《民族学的方法和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拉德克利夫—布朗)
《社会人类学的意义和范围》(拉德克利夫—布朗)
《爱尔兰的家庭与社区》(阿伦斯伯格;金博尔)
《金枝》(弗雷泽)
《迷信与传说》(容肇祖)
《优生学》(潘光旦)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民俗学》(森纳尔)
《发须爪》(江绍原)
《帕修斯的传说》(哈特兰德)
《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
《写文化》
《随风摇曳校园间》(陈支平)
《博物志》(张华)
列维·斯特劳斯系列:《忧郁的热带》
《面具之道》
《遥远的目光》
《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人类学讲演集》
《野性的思维》
《论献祭的性质和社会功能》(莫斯;亨利·胡伯特)
《新科学》(维柯)
《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
《达摩流浪者》
《祖荫下》(许烺光)
《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
《千面英雄》(坎佩尔)
《石器时代经济学》(萨林斯)
《圣经》
《羌在行藏之间》(王明珂)
《华夏边缘》(王明珂)
《开放社会科学》(华勒斯坦)
《西方作为他者》(王铭铭)
黄仁宇系列:《万历十五年》
《关系千万重》
《汴京残梦》
《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塞缪尔·亨廷顿)
《心与物游》(王铭铭)
费孝通系列:《乡土中国》
《江村经济》
《生育制度》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林语堂)
马克思·韦伯系列:《经济与社会》
《世界经济通史》
《儒教与道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王铭铭)
《马丁·盖尔归来》(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Time and the Other》
《Approaching the Past:Historical Anthropology》
《社会如何可能》(西美尔)
《巫术的一般理论》(莫斯)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莫斯)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社会如何记忆》(保罗·康纳顿)
《论语全集》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
《语言与权力》(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比较的幽灵》(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杜赞奇系列:《护史退族:现代中国的问题叙事》
《文化、权力与国家》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国家政权内卷化》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弗里德曼)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
《人口论》(马尔萨斯)
《中国民族的形成》(李济)
《雪球》(徐杰舜)
《族谱:华南汉族的家族·风水·移居》(濑川昌久)
《左传》、《春秋》、《诗书》、《史记》、《礼记》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马林诺夫斯基)
梁漱溟系列:《中国文化要义》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
《乡村建设理论》
《新民说》(梁启超)
《中国文化史》(梁启超)
《希望与现实》(汤普森)
《当中国统治世界》
《大国政治的悲剧》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德·布劳)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肖唐镖)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斯科特)
《理性的农民》(波普金)
《流产的革命》(易劳逸)
《中国之内战》(佩珀)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
《民族与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尔)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政治人类学》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福山)
《白银资本:重现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贡德;弗兰克)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
《甜蜜的悲哀》(萨林斯)
《地方性知识》(格尔兹)
《文化的解释》(格尔兹)
《人类学透镜)
《金翼》
《银翅》
《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维克多·特纳)
《萨摩亚人的成年》(米德)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弗里曼)
《原始人的法——法律的动态比较研究》(霍贝尔)
《原始文化》(泰勒)
《古式社会》(摩尔根)
《人间草木》(周宁)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
《礼物》(马塞尔·莫斯)
《礼物之谜》(莫里斯·古德利尔)
《礼物的流动》(阎云翔)
《原始人的心智》(博厄斯)
《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克娄伯)
《街角社会》(怀特)
《初民社会》(罗维)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
《菊与剑》(本尼迪克特)
《努尔人》(埃文斯—普理查德)
《土著是如何想的:譬如关于库克船长》(萨林斯)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埃德加·莫兰)
《须惠村》(约翰·恩布里)
《哲学人类学》(M·兰德曼)
《民族学的方法和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拉德克利夫—布朗)
《社会人类学的意义和范围》(拉德克利夫—布朗)
《爱尔兰的家庭与社区》(阿伦斯伯格;金博尔)
《金枝》(弗雷泽)
《迷信与传说》(容肇祖)
《优生学》(潘光旦)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民俗学》(森纳尔)
《发须爪》(江绍原)
《帕修斯的传说》(哈特兰德)
《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
《写文化》
《随风摇曳校园间》(陈支平)
《博物志》(张华)
列维·斯特劳斯系列:《忧郁的热带》
《面具之道》
《遥远的目光》
《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人类学讲演集》
《野性的思维》
《论献祭的性质和社会功能》(莫斯;亨利·胡伯特)
《新科学》(维柯)
《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
《达摩流浪者》
《祖荫下》(许烺光)
《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
《千面英雄》(坎佩尔)
《石器时代经济学》(萨林斯)
《圣经》
《羌在行藏之间》(王明珂)
《华夏边缘》(王明珂)
《开放社会科学》(华勒斯坦)
《西方作为他者》(王铭铭)
黄仁宇系列:《万历十五年》
《关系千万重》
《汴京残梦》
《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塞缪尔·亨廷顿)
《心与物游》(王铭铭)
费孝通系列:《乡土中国》
《江村经济》
《生育制度》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林语堂)
马克思·韦伯系列:《经济与社会》
《世界经济通史》
《儒教与道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王铭铭)
《马丁·盖尔归来》(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Time and the Other》
《Approaching the Past:Historical Anthropology》
《社会如何可能》(西美尔)
《巫术的一般理论》(莫斯)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莫斯)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社会如何记忆》(保罗·康纳顿)
《论语全集》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
《语言与权力》(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比较的幽灵》(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杜赞奇系列:《护史退族:现代中国的问题叙事》
《文化、权力与国家》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国家政权内卷化》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弗里德曼)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
《人口论》(马尔萨斯)
《中国民族的形成》(李济)
《雪球》(徐杰舜)
《族谱:华南汉族的家族·风水·移居》(濑川昌久)
《左传》、《春秋》、《诗书》、《史记》、《礼记》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马林诺夫斯基)
梁漱溟系列:《中国文化要义》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
《乡村建设理论》
《新民说》(梁启超)
《中国文化史》(梁启超)
《希望与现实》(汤普森)
《当中国统治世界》
《大国政治的悲剧》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德·布劳)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肖唐镖)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斯科特)
《理性的农民》(波普金)
《流产的革命》(易劳逸)
《中国之内战》(佩珀)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
《民族与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尔)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政治人类学》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福山)
《白银资本:重现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贡德;弗兰克)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
《甜蜜的悲哀》(萨林斯)
《地方性知识》(格尔兹)
《文化的解释》(格尔兹)
《人类学透镜)
《金翼》
《银翅》
《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维克多·特纳)
《萨摩亚人的成年》(米德)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弗里曼)
《原始人的法——法律的动态比较研究》(霍贝尔)
《原始文化》(泰勒)
《古式社会》(摩尔根)
《人间草木》(周宁)
-
竹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1-17 02: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