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总结 | 东京小雨北京雪
2月最值得记录的就是去东京看展,顺便小歇了一下。到的第一晚东京就飘了小雨,走回酒店在门口拿了一把塑料伞,继续在赤坂的小街里转,转到一家青年旅社,进去喝了一杯金酒。
北京之前终于勉勉强强地下了两场雪,第二天就化了。应该不是羞涩,就是脾气不太好,吝啬地不想让太多人看到,可能也有点自卑,觉得用了很多“粉底”,但无奈皮肤实在太干,捯饬了半天,最后凹凹凸凸的雪景显得更加寒碜了。
看经济景不景气,从大家离京回家过年的时间早晚,回京早晚,过年期间饭馆开的多少就能判断出来。今年特别明显,早早的,北京就空城了,外卖比往年早很多就没人接了。我一个对经济形势超级迟钝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整体都不想怎么拼了。
还好,我家附近的咖啡馆竟然过年都在营业。从初五开始,每天睡完午觉,按时去咖啡馆打卡,在去日本之前改完了大纲。虽然我太阳、上升都是风象,但其实挺喜欢规律的工作模式的。当然,这种规律本身要劳逸结合,内容很丰富。换言之,一天的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哈哈哈。
这个月开始针灸。中医哥哥教我养神的方法,让我练功,毕竟总是靠吃药扎针,也不是长久之计。今年我都要很“任性”地活着——敏锐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它发出困倦的信号,就算有重要的事,也放下,先睡觉。因为熬过了困意,再感觉精神的时候,其实超消耗的。
#书
2月读了7本书,包括重看了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准备接下来继续把剩下的9本看完,看科幻真是毫不费力啊。
在东京为了应景,看了村上的《东京奇谭集》。喜欢这里面“奇”和“不奇”之间微妙的平衡,在有趣或无趣,有意义或无意义之间来回跳跃的轻巧。每个故事好像都可以拍成电影,但都是那些情绪大于意义的故事,或许只有拍《重庆森林》时候的王家卫可以拍吧。
更喜欢《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和《天天移动的肾型石》两篇,就是那种奇与不奇刚刚好的感觉,很多人喜欢的《品川猴》对我来说太白了。
#影剧
2月看了7部电影、2部剧,贺岁档太让人失望了。本来是抱着那种难以抉择的满足感,斟酌先看哪部后看哪部,兴致勃勃的,结果一部部看完被伤得够够的。只好回家看剧疗伤。
《我的天才女友》真是拍得太好了,选角就成功了一半。真的如网友所说,只是看片头一家家的照片,没有字幕就知道是哪一家人。让人惊叹的是,看小说时觉得会删掉的旁枝末节,竟然都保存了,可是却完全没有赘述的感觉,应该是整体节奏把握得特别好的缘故吧。那个小镇的味道,竟然跟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对童年的回忆别无二致——我和我的天才女友坐在一所商场大堂台阶的中央,看着对方的日记,我对她可以用文字描述一首歌充满了嫉妒和赞叹,我知道那是无法用练习达到的,那种挫败和欣赏同时掺杂在心中,几乎和莱农的感受一模一样。
看书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想到自己有相同的体验,可是看剧的时候,这一部分就被唤醒了,很奇妙。
#写字
这个月都在练习赵孟頫的《道德经》。

天地無所偏愛,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己發展。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嗎?空虛但不會窮竭,發動起來而生生不息。
政令煩苛反而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
写这段的感想就是:教育亦然。父母不仁,以儿女为刍狗。过多的要求,加速成长的负面——失去天真。做电影亦然。影人不仁,以观众为刍狗。过多的说教,使人容易产生僵硬的价值观。
最宝贵的电影是让人一瞬间变得温柔、变得柔软的电影。甚至是潜意识的,没有办法用语言归纳的。但一个人的基因设置好像某一处被激活了。他会在未来生命里的某一天自己去寻找答案。
#美食
本月好吃的当然都要说在东京吃到的啦!
最好吃的是根据《街头美食斗士》白钟元大叔的足迹,在上野吃到的烤肉。

不太好找的小店,每一份肉的分量很少,非常适合一人食,不过餐厅里一人食的只有我。可能是节目播出的缘故,烤肉店招了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菜单也有中文的。我先学大叔点了牛横膈膜和加温水的威士忌,真是美味,腌制的味道,甜咸搭配得刚刚好,虽然不能说是入口即化的程度,但肉质也蛮感人的,性价比算是相当高了,配合米饭,吃完觉得半饱。(现在的食量真是非常非常小,一个人吃饭的压力好大)又点了牛胃,菜单上把牛胃分成了四个种类,牛胃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分别标注了油腻度和软硬度,我点了牛胃二号,最不油最软的。上来感觉像是牛散单,嫩嫩的。(没有中文菜单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虽然是节目介绍的店,但是外国人并不多,除了我,后来又来了一桌韩国客人,剩下都是当地人,一桌桌都热热闹闹的。加温水的威士忌,喝完真舒服。看展疲惫得要死的身体,在热熏熏的酒精里缓缓回神了。
我觉得这顿比后来在米其林一星的野田岩吃得舒服,毕竟现在也不是鳗鱼丰腴的季节。失误了。
另外觉得值得一说的是在代官山吃的两家甜品店。
Flipper’s还蛮有名的,在青山看到很多人排队,我担心一个人吃不了本来是没打算列进行程的。那天从代官山车站出来,正好赶上11点店家开门,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就进去尝了。

啊!一个人完全“大丈夫”!因为松饼好软,根本不占肚子嘛,那个奶油是点睛之笔,所以一定要吃原味,或者我这个水果的,不要吃那个巧克力的。(对,总共就三种)回程在机场意外碰到另一位国内知名编剧,他最爱的是原味,这一次失误地点了巧克力的尝鲜,结果miss了最经典的奶油。我们交流了半天Flipper’s心得,发现去的是同一天、同一家店。(感谢颜真卿展,让中国编剧界集体按时交稿哈哈哈哈哈
另一家店更加是撞上的,逛累了本来想找家咖啡馆,进去意外发现是喝热巧克力的。但是喝法很特别,竟然是用喝B52的方式喝热巧!!!

首先,选择浓度不同的巧克力,选择分量。我选的是最少量的中等浓度的巧克力,然后可以选择各种糖浆味道的牛奶,其实就是甜与不甜的区别。最后就是自己往烧着蜡烛的杯子里加巧克力,搅拌,用不锈钢的吸管嘬着喝(是不是很B52?)……喝完了,加右边的牛奶,加巧克力,继续。开咖啡馆的店长,看起来也蛮像酒保的,是不是很爱喝酒呢?
#好物
东京这一趟,买得最值的就是SONY WH-1000XM3降噪耳机啦!!!从坐上飞机到回来的每天几乎都在用。
从此以后,在咖啡馆工作再也不用担心身边聊天的人了,在不熟悉的咖啡馆也不用担心品位不好的音乐,在家看片可以更专注更有仪式感,在车上再也不用担心司机没话找话,在商场里也不用担心推销学英语的人,即便有目光接触也可以坦然得经过。推荐每一个像我一样,需要专注但精神衰弱又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降噪耳机,你值得拥有!

#好时光
去看展之前,听说有人看哭了,我觉得有点太矫情了吧,虽然之前写《颜勤礼碑》时,读颜真卿的生平也掉眼泪了,但是看展这种场合,短短几十秒就能看哭,还是无法想象——然而,我最后,也,竟然,
看
哭
了
……
去之前,读了《艺术巨匠:颜真卿》一本书,为看展做功课。写楷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颜真卿。舒朗旷达,写着很带劲儿。当时还想说,他的生平足以做一部很好看的剧。(后来听说剧都拍出来了,但是因为审批不过不能播╮(╯▽╰)╭

9点半开馆,9点去排队买票,还算很顺利,进馆几乎没有怎么排队。但为了看《祭侄文稿》还是排了一小时。我是在什么时候哭的呢,就是花了一个小时,几乎快排到的时候,看到墙上的小屏幕播的特技小片,重现颜真卿作书之时的运笔过程。说不清是什么样的情愫,可能是知道他头三行挥运之时还压抑着胸中的悲怆郁愤,可能是感激今天的科技可以完美地从空间回溯时间,可能是觉得这一刻真的与1200多年前的古人应心了,总之突然被一股情绪打倒了,觉得胸腔里有一股力量憋屈得不得了,没法用任何方式发泄,不自觉中就化成了热泪滚出了眼眶。
真的面对真迹时,我一开始想很用力地把每行字刻在脑中,但时间不允许,一直被赶着不能在作品前停留,于是改成想很用力地把笔墨行气留在脑中,再到后来,就觉得,算了,我只要看到最喜欢的那几句就好——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呜呼哀哉。

我从开馆一直看到下午三点半,几乎快到闭馆,没吃没喝,在我的体力限度内也是很拼了。几大感受:
1, 看到了学习楷书时候临摹的几个贴的真迹,尤其是一整面墙大小的碑刻拓片,感受是和看字帖完全不一样的。古风拂面,凹凸感惊人。印象最深的是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写的时候喜欢程度一般般,但看到整面墙,惊讶文字的凹凸感如此之强。褚大人扭来扭曲的笔风,原来要这么看才能看出味道啊。
2, 智永的《千字文》,米芾的《虹县诗卷》,赵孟頫的《三门记》,我都花了好长时间欣赏。有种“我也不知道为啥,但就是走不开,迈不动腿”的神奇感觉。
3, 好为人师的人太多了,都赶上专业导览员了。走两步就能遇到一个自发形成的旅行团,听“解说员”的口音还是不同省份的。其实我觉得,看书画作品最重要的是静气吧,自己专注地和作品产生交流,看出多少门道不是那么重要的(当然事先做功课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此刻此身。反正我就是“不太懂,但看得也很开心”的那一类。
另外,临走的那天,溜达到国立新美术馆,看了一个东京五大艺术院校的联合毕业展,本来只想匆匆一瞥,但没想到有点看得不想走了😂
最大的感受是,真的很当下年轻人啊,那种无法隐藏的强烈的表现欲,那种要把你抓到作品前的欲望,非常明显。同时也有一种自信,就是“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我关注的东西,什么深沉,什么经典,I don’t care.”让人觉得很鲜活,很可爱。
绘画作品大体上都不吝啬用夺人眼球的色彩,题材大多是来自城市、学生、食物……还有很二次元,很暗黑系的作品。总之很当下,很日本。










最喜欢的是一幅特别简单干净的造型艺术作品。打结的丝线,细看每个丝线结的影子却像蝴蝶……名字也很可爱,好像随便起的,叫《From the Past to the Blah Blah Blah》(东京造型大学 三輪奈保子)


可能我们的思想打结的时候,从另一面看,是潜意识停在上面休息,在不经意的时候准备展翅高飞呢。
离开东京的那天下午,准备坐地铁去机场之前,吃完午饭,在咖啡馆里闲坐了半个小时。阳光特别好,照在后背上舒服极了。看着村上的短篇,在心里想,日本的咖啡真好喝啊。



#一些想法
(这次写得好长啊,想法就少写一点吧)
年夜饭,和好久没有聚的亲戚一起吃饭。在我感觉有点尴尬无聊,假笑到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一个亲戚对所有人说,“萌萌长大了,变得亲切了、爱笑了。”
可能以前太故作清高了,虽然现在也还是时不时露出“生人莫近”的姿态,但可能这几年变得柔和的一面被人看出来了吧。我觉得那不是长大了,而是回到了最初。挺高兴的。
*******
最近在练习新的技能——坐车的时候不看手机,闭目养神,随时给身体充电。
******
-
山灵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0 12:58:38
-
豆友htp8J27t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5 14:17:31
-
小废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12:44:41
-
信仰星星不发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5 11:36:07
-
chenxiao60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2 16:09:4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4 14:02:41
-
对着我炸烟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4 00:57:18
-
桃桃柚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20:27:29
-
富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10:44:30
-
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3 09:42:05
-
宝仔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1 22:32:13
-
Mochih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11 22: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