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真博物馆 ]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 (Ferit Orhan Pumuk)1952年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尼尚塔石区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西化家庭,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 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封推荐语:没有哪个以色欲开始的故事,能像本书这样,让你体会到痛失所爱的幸福与感动。
1975年的春天,伊斯坦布尔,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意外遇见了一个远房穷亲戚——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因为给未婚妻茜贝尔买包,假包退换而相识。第一次遇见芙颂,凯末尔像看见自己的幽灵从身体里走出来,正在天堂的一角抱着芙颂亲吻。
以帮助学习数学为由与芙颂相恋一个半月差两天,一番荷尔蒙四十四次。凯末尔和茜贝尔订婚,芙颂伤心举家离开。从此芙颂消失,339天后才再次见到她。
339天,凯末尔无时无刻不在想她。他曾制定一套忘记她的计划,回到日常生活。禁止自己去迈哈迈特公寓楼,等待芙颂,用那里的物件来想她。遗憾的是,根本没让他忘记芙颂。后来他开始幻想她,遇到相似的人或者看到她摸过的物品,都有不期而遇的感觉如此甜美。
见不到芙颂,有时凯末尔的脑袋一部分好像是完全不转了,也像卡在陷阱里的动物那样忍受巨大痛苦时,他极其清楚地意识到,惟独看见芙颂才能好起来。
他开始收集芙颂茶杯,遗忘的发卡,尺子,梳子等或者找到的一些芙颂曾经抚摸过、把玩过、留下手上味道的东西,会让和它们有关的记忆一一重现在他眼前,扩充藏品。以寄安慰。
后对未婚妻茜贝尔的坦白,她发现凯末尔不对而知情后,对他日益更深地怨恨。但是他也后悔自己没在最后一刻放弃订婚、迟迟没能作出悔婚的决定、总之后悔不已。但是现在又很对不起茜贝尔。唉……总之他伤了一个女生的心。幸好她最后遇到扎伊姆,幸福生活。婚约解除。
凯末尔父亲辞世后。希内尔姑妈(芙颂妈妈)邀约他来家做客,再次相见,纵然她结婚了。看到芙颂的笑容,一种无法抗拒的幸福感和乐观情绪,依然会用同样的力量在他心里像向日葵那样一下绽放开来。她就是他的世界中心,想一直待在她的身旁。
这之后的七年十个月,为了缓解思念芙颂的痛苦,经常去楚库尔主麻芙颂家吃饭。其实这里蛮复杂的,她一直想当演员,一直在想得到凯末尔的投资,最后投资了,可是芙颂的丈夫却跟女演员在一起了,让她演了主角。凯末尔和芙颂的丈夫并不想她去演迎合土耳其市场拍色情电影。私心会担心她以后会离开他们。
离婚后的芙颂,凯末尔欣喜若狂再次拥有芙颂。但是美好时刻转瞬即逝,芙颂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她开车前醉酒说“凯末尔,因为你,我没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真的想当演员。”在她极速开车朝枫林冲去,芙颂死了。他的灵魂一直陪伴着她。
车祸后,在新的人生里,凯末尔总是在想芙颂,她已慢慢变成了一种和过去以及回忆有关的幻想。他在思考和回忆,在失去的痛苦和失去的意义之间的这些点上,萌生了建博物馆的想法。
纯真博物馆,里面收集了所有关于芙颂的东西,包括伊斯坦布尔城市记忆的物品。对了,博物馆就是芙颂的家,他买下来了。保留着芙颂的气息,让物品充斥生活的地方,把博物馆的家变成回家状态。依恋着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记忆的物件入眠,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呢!
有时我们真的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博物馆来承载记忆,像最近听理想说【骆以军便利店】,生活中不需要有仪式隆重的故事,真正的故事隐匿于平淡生活之中。小小物品小小事件都能牵扯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
还有本书的恋爱,当我们处于恋爱之中,意识到我们所做的行为对自己没有益处,但是我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做,中间有期待,开心、焦虑、嫉妒、怨恨、欺骗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