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尼拉,有一种朋友叫“附近的人”
发圈几年的我,最近却因为被我忽略的一个微信功能,彻底重新刷新了我的“三观”。网络未曾流行之前,我只知道有一种朋友叫“笔友”,再到后来演变成“网友”,而在马尼拉,原来还有一种朋友叫做“附近的人”,而且还是常态。
这几天一直很纳闷为何如此多“附近的人”想要加我,一天多则几十个,少则5、6个。是因为长得超级无敌好看?亦或人品颇佳?很显然,这些都是不存在的,直到一个美丽的误会才彻底揭开我心中的谜团。
马尼拉是座无比美丽却又妖气冲天的城市,在这里无数漂洋过海的国人得到了纸醉金迷的满足,但同时内心却变得无比孤独与寂寞。基本上每个人的日常除了工作,就是与网络、手机为伴。还未曾到这里之时,挚友就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始终都牢记并且丝毫不敢懈怠。“在马尼拉,永远都不要去轻易相信任何人,也永远不要谈感情。因为这些都太脆弱”。我想这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应当谨记,事实也是如此。来这里一月有余,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得小心翼翼,把自己武装得就像刺猬一样,让人不敢轻易接近。久而久之,人们的情感需要再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满足,而正好“附近的人”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其中爱玩这个功能的人不乏各类男女。细细研究,发现玩这功能的人大抵有这几种原因。有的是因为内心空虚寂寞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余想获得爱人的陪伴,却因远在他乡无法得到满足。有的或者想寻求异性的关注,这一类人通常在生活当中比较普通,也容易被人忽视,现实存在感不强,而无疑网络有这些阻碍,也许一张PS的照片就可以搞定所有。还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心理安慰,或因感情、或因工作、或因生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却无法对身边的人言说。再有甚者,无非是为了得到肉体的放纵,这种以男性居多。当然也有一些人寻找“附近的人”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微商事业,推销自己的产品。
无论属于以上哪一类,因为哪一种理由,我想都是现实所留下的后遗症,我们亦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加以评判。每一位来到马尼拉的同袍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生存的道路上绞尽脑汁,亦步亦趋。或许,每天我们都有百千种寻死的念头,但只要有一种活下去的理由,就必须得坚强的走下去。残酷的现实让这里的人们变得局促不安,但既都是漂洋过海、举目无亲,又何必舍近求远,寡待身边人呢?其实,又或许多一份真诚,让“附近的人”真正成为你的朋友,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