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得了癌症,可她却开始“撒谎”……
每念及一位母亲的故事,总让我感念母爱的深情与厚重。
朋友的母亲于三年前身体查出癌症,只悄然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却选择向其他所有亲朋好友隐瞒病情,包括两个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是我朋友)。此时两位老人刚退休不久,正当贻孙弄乐、安享闲适,却遭此霹雳。为了不给儿子们添麻烦、分散他们的精力、增加其精神负担,母亲强忍悲苦,向儿子告别并撒谎说:两个人虽退休但身体健康,还有余力,不想太闲,现已被单位返聘,派驻到北京去上班。之后,这位母亲就和丈夫收拾起行囊,离开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去往北京,踏上了茫茫的寻医之路。在北京治病的三年间,两位老人只如常与儿子通电话,每次都平和的报着平安,表达着关切。朋友几次出差去北京,想看看父母,都被两位老人以出差、工作忙等各种理由推脱不见,而未能如愿。
直至两位老人离家在外已逾三年的某日,朋友的父亲突然回到家乡,一大早来到了儿子家。多年未见,儿子见到老父亲,很是激动,三年了,老人家老了、瘦了,头发已花白,拉碴的胡须显得憔悴。老人抱着孙女,很是欣慰,走的时候孙女还不到半岁哦,现在长高了,可爱的很。
朋友急着去上班,没有太多聊,叮嘱岳母好好招待父亲,等下班回来再细聊。朋友走后,父亲与带孙女的亲家母聊着家常,面对亲家母关切的询问,父亲再也难抑心中的悲苦,将实情告诉了亲家母:三年前,朋友的母亲身患癌症,为了不影响儿子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给他们增加心理上的负担,选择了隐瞒病情并说谎被返聘去北京工作。实质两位老人是前往北京开始了漫长而又孤独的求医之路。可天意弄人,无视这位母亲的可敬与伟大,治疗到当年的七月,北京的医院下了最后通牒,劝他们回家治疗。潜台词已不言而喻:母亲的癌症已病入膏肓,离家近些,有什么不测,方便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位老人也没有回到家乡医院治疗,而是选择了相隔一百公里的同省近邻城市,这位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父亲太苦了,担心着妻子,还要常含笑脸,一直照顾、安慰妻子,心里还惦记着儿子、孙女。三年来,朋友父亲身体也变得不好,有了高血压,内心凄苦不堪。
告诉完亲家母实情后,这位父亲担心自己的妻子,没来得及在儿子家吃一顿饭,又匆匆赶往医院去照顾妻子,走之前一再叮咛:要亲家母暂时不要告诉儿子真相,就说两位老人又回到相邻城市工作了。
朋友下班回家,不见父亲,三年未见,还没看到母亲,也没问清楚两位老人的近况,父亲就离开了。岳母实在忍不住,告诉了朋友事情真相。朋友听后犹如晴天霹雳炸于顶,他马上给父亲打电话,此时却无法接通。朋友通知哥哥连夜去到了相邻城市,几大医院跑了个遍,终于在后半夜打通了父亲电话,赶到了母亲治疗所在的医院。望着病床上输着液,骨瘦如柴的母亲,两位七尺男儿抓住母亲的手,长跪于床前,悲情难抑,泪流不止,无比的愧疚和悔恨涌上了心头,粗心啊,三年了,竟然就相信了母亲伟大而又饱含深爱的谎言,此时的母亲因病痛的折磨,已处于半昏迷的状态,只有眼角挂满的泪水,在诉说着那份无言却厚重的母爱。一旁的父亲,抹着泪水说:你们妈太要强了,一直让我瞒着,多少次我想告诉你们,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了………
三年远在异乡的寻医之途,两位老人承受了太多的苦痛,流下了数不尽的泪水,化疗对母亲的折磨、膝下无欢的凄凉、每逢万家团圆、鞭炮陈陈时,父亲只能紧抱病痛的母亲,孤独而坚强的守望。这位母亲,一直忍受病痛折磨的她,有着怎样坚强而又溢满深情厚爱的心,也许她就是带着对儿子的爱一直在与病痛斗争,在遥远的异乡,一直在为儿子祝福。母亲的人生,母亲的爱亦苦亦甜,亦悲亦乐。还有那位父亲,深爱着他的妻子,不离不弃,所有的苦痛一力承担,对妻子哄着、照顾着,却没有人给予他陪伴和分担,一直瞒着儿子。每当夜深人静,妻子入睡后,您的心该是多么的落寂啊,悲伤的未来,现实的无奈、对儿子孙女的牵肠挂肚,那是怎样的一种五味杂陈!父亲啊,您是一座山,伟岸的山。
朋友的家离父母家其实不足一公里远。两位老人均有较好的退休医疗保障,儿子们工作经济状况都不错。其中有个小插曲,两位老人从北京转院回家乡相邻城市医院时,有很多行李要托运回老家,毕竟在外生活了三年啊,结果收货人竟然没有写儿子的名字,而是写了自己小区的物业管理处保安收,让他们代为保管。两位老人在如此悲境下,为了儿子有正常的、没有心理负担的生活,依然心细如尘,不给儿子半点怀疑的理由。
可是,父亲、母亲您们真该早日回来,甚至就不该离开,养儿育女除了伟大的付出,还要与儿女分担,不仅是快乐、甜蜜,还有那悲苦与磨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儿女真是莫大的悲痛和遗憾。
朋友找到母亲后,带着家人悉心照料母亲,与父亲一起陪伴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阶段,按朋友籍贯老家的风俗,老人应入故土安葬,但朋友母亲临终遗言: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安葬在朋友生活的城市,理由很简单,离儿子近些。母爱不仅在人间陪伴,还要在天堂守望。
朋友父亲强忍悲痛,与儿子一起选墓地,料理妻子的后事,忙完了,心也被掏空了,失去寄托的他也在妻子逝世几个月后离去。父亲走的比母亲晚了一些,只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送她走好最后一段,为同生共死的爱做最美、最好的诠释。
朋友帮父母亲选择了同一天下葬骨灰,我也同去祭拜了两位老人,青山绿水逝者长矣,两位老人合葬在一起,生同衾 ,死同穴,相濡以沫——不止是今生,更是永世!

-
月下云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三年不见面,这样的亲子感情真的很深吗?可能母亲过于好强,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病痛折磨后的样子吧。不能理解,也没必要,表示尊重,不值得歌颂。
2024-02-07 17: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