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经验贴】学酥在职,一次过五科:越舒适越不利于备考注会
学员基本信息
作者:程萌萌 BT学院六神班学员
学号:1704130065 在职备考 2018年一次过5科

成绩单:

考霸画像:


2018年BT学院34位CPA一次过5科考霸经验贴:第二十七篇
作者:程萌萌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我是一枚介于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学酥”——就是被大家误认为学习很牛的人[捂脸]。我的反应能力其实很慢,就是那种典型的“勤能补拙”型选手。
最一开始考注会的初衷是想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再加上注会一直被传说是好难好难的考试,一股征服欲就跃然心头[再次捂脸]虽然毕业后迫于家里“淫威”还是考了公务员。注会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考试,第一次是刚毕业考完公务员报了两门,那个时候就加入bt了,那个时候的bt还处于刚刚有些名气阶段,但是我就是被彬哥教学方式和性格吸引,就认定他了。But!由于顺利毕业,又找到了工作,整个人就没有紧迫感,所以一直是“佛系备考”,除了听课,基本上啥也没干,能过才有鬼嘞,后来干脆连考试都没参加。所以我想和各位慕名而来的娃娃们说,不是说你加入bt就一定能过关,如果不打算听彬哥的话好好干,何必花那些钱呢。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真刀实枪的开始办业务,才发现肚子里有东西和没有东西是真的不一样,单位里到处都是很牛很牛的大神,简直就是备受刺激同时也备受激励,加上bt一下子炸出24为六神,一咬牙,说什么也要报6门拼一把。
由于今年只过了5门(给彬哥的裸奔大业拖了后腿),而且好多科都是刺溜过去的,所以想在最后分享一点我的失败的教训。
2、整体备考心得
(一)精神力灰常重要
第一,你要有勇气。前面说了,我是一个“勤能补拙”选手,而注会一次性过六门的概率大概全国也就10%左右,即使是这样,也要在开始的时候告诉自己:说不准,通过自己真诚的努力,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幸运,说不定就能成为那万中之一。所以,我们霸气点!
第二,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尘埃里,安静到极致。手机关机呀,关机。什么把wifi关了呀,我一定不看呀,都是扯淡。我试过,把手机关了丢到看不见的地方,再去看直播,去课后复习,绝对专注力是手机开机的两倍,学习效果肯定不一样。其次安静绝对不是你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而是你的内心要沉下来,心无旁骛。我是住宿舍的,平时学习的时候,我舍友就在旁边打游戏,很大声的那种,可是模拟考试的时候,当我真正去钻研题的时候,我的耳朵是会忽略旁边的噪音的,我基本上是没有被干扰的。所以我想说,静下来不是表面去图书馆啊,找个安静的地儿学习什么的,而是你自己一心一意的思考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搞形式上的静。
第三,逃离舒适区,把自己放到绝境里去逼自己。可以说我学注会最努力的时候,就是我工作特别累的那段时间。大家不要觉得公务员非常轻松,看看报纸糊弄日子那种,其实不是。尤其是业务单位,特别是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中午就20分钟时间吃完饭,吃完又得接着工作,而且如果遇到不讲理的人,还要受委屈。我记得我最累的时候是下了班,因为工作强度高,手指都动不了了,连挤洗面奶都使不上力,因为稍微一用劲手就牵扯的很疼,但是那几天我反而没有松懈学习,好像就是在和自己较劲,我非得一次性过六门不可。反而之后转调到相对来说工作稍微轻松一点的部门时,没有那么拼了。所以在我看来,越舒适越不利于学注会,越辛苦才能让人绝处逢生。对于工作忙的我们来说,一定要像葛朗台似得扣时间去学,除了晚上学到一两点,细碎时间也要利用起来。排队打饭的时候我会脑子里画框架,如果有难得的午休,我会睡前刷两道题。只要能利用的时间利用起来,就能做很多事。
第四,你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心态,防微杜渐。说实话,从3月到10月开始备考,这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任何人的心态绝对都是会有变化的,所以一定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心态。这方面彬哥一直做得很牛,我发现彬哥调整我们心态的时间点总是把握的神准!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在关键时刻,及时把我从偏离的方向拉回来(此处彬哥应该是属蛔虫的)。大方向上就这样了,彬哥会把握好心态的调整节点。但是如果你自己意识到心态不对,或者懈怠了,赶紧找彬哥或者班主任掰一掰啊。我就和班主任聊过一次,及时调整好了状态。基于这点我想说,彬哥每次讲的知识以外的内容其实才是最最不能错过的重点,所以以后上课不要催彬哥,说什么赶快开始吧什么的,肤浅啊。
第五,允许自己适当放飞那么一下下。长时间的备考,一直绷紧绳子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所以如果觉得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是烦躁或者麻木的话,允许自己去暂时的放飞一下自我,千万不要出勤不出力。看看自己喜欢的小说,逛个街,看个电影,反正做你喜欢的事情就行。我是喜欢出去吃吃吃,因为是个吃货嘛。
第六,备考的时候像拼命三郎,考场上当一个佛系方丈。平时一定要拼了命的学,不能放过自己,要抱着“我今年必须六门都过”的信念去学习。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告诉自己:乖,慢慢来,不怕不怕,过就过,不过就不过,反正我好好干了,who怕who。
(二)前期基础要打好,认真执行框架法、三遍法、改错本法、真题法。
1、框架法用得好,学的就不乱。我感觉框架法最明显的好处就体现在审计、会计、战略、经济法这四门。框架搭得好,考试的时候就容易提取知识点,就像是电脑页面的文件夹一样好用。不过我比较懒,刚开始会用彬哥的框架,后面才会搭自己的框架。我基本都是在吃早餐啊,排队啊,或者去单位的路上脑袋里过框架,并没有写在纸上。
2、学会自己思考,但不是死扣。我以前就属于彬哥经常吐槽的那种爱问老师问题的学生,彬哥这么吐槽过以后,我就不问问题了。慢慢逼迫着自己去思考,有不懂的要么纯想,要么结合答案去反过来理解知识点,不管怎么着,到最后都能想明白了。备考期间,只问过彬哥两个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都是目前注会考试不严谨的地方所在。所以,其实所有问题我们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实在有那么一两个,如果分值小、出题概率低,就像彬哥说的,就不要了呗。有时候不小心看到群里提问的问题,好多人要不就是没看清题目,要不就是只经过在过三秒钟的“快餐式”思考,可以说是“傻瓜问题”。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去思考的能力,但是思考不是死扣,三遍法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如果三次都想不出所以然,我会先放一短时间,过几天再看看就想明白了。死扣不但浪费时间,还影响心情。
3、做题贵精不贵多。做的多远远不如做的精,把做过的所有真题消化掉,就够够的了。我的做题量其实并不多,但是我发现,每次模拟考试考得好的时候,一定是我好好消化了做过的真题和改错本的时候。其实真题法和改错本法是相辅相成的,真题消化好,离不开改错本。其实我们每次错的题目,很大一部分就是之前总做错的错题。把错题真正消灭的时候,就是进步的时候。错题本怎么做呢?首先错题本不是字帖,不用工工整整的,自己能看懂就行,可以简写,可以涂鸦,可以歪七扭八,因为反正是要撕的,整那么漂亮干啥使。其次,改错本不是什么宝贝金疙瘩,不用留着当宝贝舍不得撕掉,只有不断撕掉改错本,最后留下的是才是精华。因此要经常翻改错本,我是一周翻一次,把又做错的再放到新的改错本上,做对的就撕了它。在这里,我觉得啊,错题不是做错的题,其实做题时你觉得模棱两可的题目,靠碰做对的题,也是错题,谁知道考试的时候能不能碰对呢。
4、跟紧彬哥,别掉队。听直播的时候,如果有想不懂的,而且彬哥也没停下来问的话,不要自顾自的停在那里思考,这样会掉队的哈,因为想一个知识点,你可能后面的就都跟不上了,这不丢了冬瓜捡了芝麻吗,就假装自己听懂了好不,实在不行就先背下来默认它。我平时听课也有听不懂的时候,我都是赶紧ipad截个屏,听完课以后再去思考。不要掉队!
5、大方向学习安排。第一轮初次学习的时候,我都是一科一科跟着bt的安排学习,但是因为会计的长投那块我花了时间去消化,所以会计没有完全搁着不管。进入复习阶段的时候,我的安排是会计、税法、战略一天(战略开课后加的),审计、财管、经济法一天。第一轮复习是从头到尾的复习,第二轮复习以及后面的复习就是结合做题进行重难点的专项攻克了。
3、具体每科的学习
(一)会计
会计是最早开始备考的一门,也是知识量最大、最难的一门,但它同时是最基础地,是彬哥学习方法的养成科目,所以会计我给的时间最多。我觉得会计学得好的话,非常有利于后面科目的融会贯通,所以在刚开始学习会计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听彬哥的话,入门入的好,后面就会比较顺利。虽然大学期间学过会计,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除了知道借贷,别的也没啥了,而且大学学的都很散,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所以我已开始就把自己当做一个零基础的婴儿,把自己净化空了,去跟着彬哥走。会计的学习就是三段论,就是套路。刚开始学资产篇,三段论真的很好用。其他的如果听不懂,就先记套路,再慢慢理解。我学内部交易的抵销还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时候,就是先理解的套路,再理解的知识。会计里面应该长投这块是个硬骨头,我自己在学的时候,都是结合着真题一起学习的。因为长投基础的东西应该是可以听懂的看懂的,剩下可能有一些需要思考才能去理解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如果理解不了,可以做两套长投的题,做完以后就会发现,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哪怕没完完全全懂也不怕,记住这个套路不就好了。而且,千万不要要求自己在第一轮学习的时候就全部搞懂,我们后面还有复习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你每复习一轮,就会把之前会的加深一遍理解,之前没掌握的,再去研究一下,这么几轮下来,长投基本就会的差不多了,反正我是到考前一个月才真正完全搞明白了长投,第一轮学的时候,我就会当年,第二年就有点迷糊了。所以不要着急,学习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毕竟生活中应该是学酥和学渣多一点。
(二)审计
审计虽然是我本科的专业课,但是我能说我大学四年都不知道审计学的是啥嘛,还不如会计呢,会计好歹知道个借贷,审计完全库存知识为“0”。审计我觉得是我用框架法的体验感最好的一门课,而且审计的框架我觉得是六门里最好搭的一门。所以啊,一定一定要自己去拉框架,框架拉好了,之后就是填肉的过程,通过做题,知道自己哪块知识点没抓住就去重点攻克就行了。审计学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动手写,千万不要说是看完题,然后我在心里想一遍答案,这和动手写完全两码事,别偷懒,别偷懒。还有就是,千万别背审计,审计其实逻辑性很强,所以上直播课的时候,尽量去听懂。有的时候审计会用得上会计里学的知识,尤其是最后一道材料题的第一问,让回答存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会计学得不差的,答起来就比较轻松,所以学习是融会贯通的,不能每科割裂着去学。
(三)税法
税法本来是我考完以后除了财管以外,感觉最差的一门(因为财管没做完),但是结果出来以后确是分数最高的一门(此处我想说,彬哥真的有毒,说的简直不要太准了)。税法我的感觉就是时间紧,题量大,所以税法的条件反射一定要练得非常好,因为完全不给你时间区思考好嘛,能做完题就不错了好嘛。税法学的时候应该都没什么难理解的知识点,什么企税大题啊,都是套路套路。可能税法里增值税这一章比较庞大,多翻讲义,多做题就好了。注意一下时间啊,还有单位换算什么的,因为税法能迷惑我们的不多,有可能涉及到时间影响税率的问题,还有就是题目中有的给的单位是元,有的是万元,像这种的。税法我觉得刷题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后期的高强度刷题训练,可以让你的税法添砖加瓦。
(四)经济法
经济法和审计一样,千万不能去背,一定要去理解理解。就像彬哥说的,越文科越理科,越理科越文科。经济法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凭感觉去选,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凭感觉选肯定是会掉坑里了。经济法的大题也一定要自己写,其实做选择题的时候,在写大题的时候,就是理解知识点的时候。经济法看着很杂,尤其是证券法、破产法这两章学习之前看着都头疼。不过不用担心,框架先跟着彬哥整好了,就不会乱,切记不要从下往上学,一定要从上往下学。而且刷过题的人就会发现其实经济法大题像证券法呀,破产法呀,考点就那么几个,都不用猜都知道会考啥,所以就算是要着重记忆个别知识点,做完大题,你也就基本上知道该重点记忆什么了。反倒是合同法,考的非常活,容易掉坑,合同法好好学习下逻辑哦。做经济法和审计的选择题时,如果是选错误的,如果前一两个就能选出错的来,我会选完以后把其他选项的说法再记一下,因为有可能有些选项未来会成为你在考试时的不确定的选项。
(五)战略
战略用时最短了,大概就一周的时间吧。而且我其实没怎么写大题,都是脑袋里想一遍点,简单找找对应材料,再对照答案纠正一下思维。战略我感觉应该属于“因果模糊性”过关。反正学的时候就一个感觉,这都讲得是些啥,反正就糊里糊涂就那么过了。战略大题考的其实就是那么几大块知识,这个可以适当的稍微背一背。做大题的时候,就采取总分结构,分条列项,前面知识点一bia,后面就粘贴材料里差不多能对应的话就行。反正战略就是能写多少写多少,能靠上谱的,就拽个知识点过来。我觉得哈,战略过关全靠真诚的去大段大段写答案,哈哈。
4、教训贴
其实蛮不想写经验贴的,因为有一门财管没过,别的好多也都是刺溜过关,所以特别想把我这次备注会的教训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没有真正坚持下来。其实从3月到10月,我真正好好努力的时间也就三分之二,因为我的周末如果没有课,基本上午是睡过去的,回头一看,浪费掉的时间起码有一个半月。在国庆期间,我其实是放松状态的,没怎么做题,都在玩,没有在关键时刻崩起这根线来。所以我想说,只要考试没有结束,考前的每一分钟都是珍贵的,不要像我一样浪费掉,因为你出成绩的那一刻,看着自己离60分的距离越近,你就越恨自己当初浪费的每一分钟。如果不是之前方法对,基础打得好,很可能我就挂了。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不要超过一天。一旦放松三天就有惰性了,再找回状态,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既然决定考了,就一定一定要坚持,坚持下来,你就赢了。
第二,千万不要似懂非懂。我觉得我的财管就是吃了这个亏。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现金流量测算这道题上。之前做这类真题的时候,就是有时候做对了,有时候做错了,第一遍做对了,第二遍就做错了,总之不是那么斩钉截铁的做出答案。这其实就是没吃透的表现,以为自己会了,其实只是模糊的明白了,所以考试一旦稍微懈怠一点,题一旦变一丢丢,就不会了。而且,学的不扎实,特别影响做题速度,所以我的财管没有做完。彬哥说的有的放矢,不死扣不是说我们可以差不多搞懂的意思,而是一些非常偏,非常难,非常不容易考的知识,我们可以放一放。但是该掌握的就要百分之百去理解,不能基本上差不多了,做题就是要准确的坚定的自己能一气呵成写出答案,有一点错漏都不行。
第三,三个九五计划没有落实到位,真题法,改错本法没有彻底贯彻执行。其实我的真题没有全做完,这和之前浪费时间有很大关系。而且我的改错本也并没有做的很好,尤其是在第一论学习阶段没有实施起来,是到了第二轮复习阶段才开始做的。听彬哥的话很重要啊,一点都不能偷懒的。
最后我想说,三分没有过财管,我失去了很多东西,希望你们也不要给自己留这样的遗憾哦。考注会是一个很体现佛家讲的“因果”的事情,你在备考期间的所有表现,都是因,成绩就是最后的果。因为毕竟大部分时间是认真踏实的努力了,所以最后刺溜过了五门,因为没有彻底吃透,加上并且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我财管挂了。成绩不会骗人,真想过关,就踏踏实实认真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