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焦虑
老公的外甥今年已经27岁,一直没有女朋友,眼看着村里的适婚男青年越来越多,比外甥家境优越的也照样说不到媳妇,公公和婆婆开始发愁。倘若是大姐还在,公公和婆婆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年前时,他们听说隔壁村有个女的刚离婚了,他们就商议着要托人给外甥说媒,但最后这件事不知道是外甥不愿意还是大姐夫不同意,这件事不了了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办婚礼的越来越少了,连三姐夫的批发部都说结婚的单子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过年,从初三开始一个村子的路上隔着三五家就能看见搭着喜棚办婚礼的人家,现在经过一个镇子才能看到一家。不是现在的人不结婚了,而是这个区域90年后出生的人口比例失调太严重,一个村子里多部分是男孩,本来女孩就少,那些读书读出去的或打工见了世面的女孩根本就不会再回来寻找配偶。对此有些好事的老人就说,哪个教你们那时候打胎都把姑娘打了,活该。确实,当年家里头胎是女儿的,根据计划生育政策是可以再生一个的,自然,二胎必须得是个儿子。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之下,儿子越生越多,如今就造成了一个说不到媳妇的局面。
听婆婆说上面坡上的大伯家就有三个孙子说不到媳妇,大伯为这个事一直愁得要死呢。大伯的大儿子前年就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去年又添置了一辆新车,可是还是说不到媳妇。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大伯家的这大孙子眼看就三十了,下面的两个堂弟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两年前回去过年,婆婆有时候念叨大伯发愁孙子娶不到媳妇的事,还以为是大伯瞎操心,没想到情况已经到了这么严峻的地步,离过婚的姑娘现在都是说媒的踏破门槛,居然这么抢手(完全没有歧视离过婚的人的意思)。到了外婆家拜年,听表弟媳说她们村里最近刚结婚的,男的都是头婚,女的都是离过婚的,有的甚至还不止离过一次。这变化有点大呀,要知道我小时候,一般离过婚的女人不说找个头婚的人嫁,就是再找个人结婚都是难事。那些结了婚的女人们就是因为离了婚也没有更好的出路,往往忍受着家暴和各种委屈,有一些实在忍受不了的女人就自杀了,上小学时经常会听到说谁谁喝药送去洗胃了。后来村里的人都出去打工,这种事情就很少听说了,世界那么大总有活下去的地方。
目前这种状况之下,貌似女性的地位在老家得到了提高,而这种提高则是她身为女性的生育价值或性价值的原因,其实一种荒谬。当然,你去跟这些人讲,结婚只是无数生活方式中一种,你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结不结婚都无所谓,那么你就是一个怪物。当婆婆为外甥婚事焦虑时,我只有安慰她,船到桥头自然直,急也急不来,说不定很快就遇到了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