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云之地,无法终老
安妮·普鲁写在怀俄明的苦寒荒野之地(时速110公里的飓风经常,当地人只是说really windy,夏季有雹灾)花两年时间盖房安家的艰辛过程,内容且杂糅了家族史的追溯、童年回忆和西部环境史(如白人在1860年代的大肆猎杀,使叉角羚的数量从一百万剧减至1910年时的仅仅七千),融入了普鲁对美国西部环境变迁的关注和思考。
全书第十章,也就是最后一章,终于写到野生鸟类,占全书20%篇幅。她观察到白头海雕是永久居民,大角鸮也是。食腐者渡鸦围着路上被汽车轧死的动物尸体,并能精准判断时间,在汽车开近的最后一刻飞起。早春时节她看到上百只红翅黑鹂。而她在院中给小鸟放置的喂食器好几个月过去都无鸟来访,太荒凉的地域了,野鸟如此天真,都意识不到那玩意儿是食物的来源。这些难得的体验和独特的描述让业余观鸟者的那部分我太不过瘾了,而我本来是冲着书名的Bird Cloud去的。
普鲁也是惊人的天真,她甚至没有做好最关键的调查,就买下了这六百四十英亩的牧场:“鸟云”一地虽有绝美的风景,却无法过冬,十二月大雪封路,会让她成为孤岛鲁滨逊。但是,就如她引用的Rockwell Kent的一句:We live for those fantastic and unreal moments of beauty which our thoughts may build upon the passing panorama of experience. 普鲁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从她对建筑和装修的细节可见。她为这间荒野之家的地板选用了一种大西洋深海蓝的板岩砖,要从巴西运来。铺好以后,普鲁觉得几乎是她梦想的完美结果:clean, smooth, elegant and a ravishing color. 但经历千辛万苦之后,她无奈地作结:此地依然非理想之地,无法终老。书名中的副标题是A Memoir of Place,“鸟云”一地尚未住满两年,建房和装修所费数十万美元,已成追忆。最终鸟云之地成为夏季的寓所。
想到第一章她回忆少年往事,一家人随着父亲辗转各地,换过几十处居所(we lived in dozens of houses),想到她对理想寓所的需求:一个人住,夏季获能接待络绎不绝的访客朋友,上千本书有安身之地,一个巨大的、能铺开地图、堆放各种资料的写字台。不禁心下恻然,这是一个年事渐高、好读史书的作家,她所求并不多。


vivid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冠中这个名字 (55人喜欢)
- 怀揣着一个南欧的春天,期待另一个春天。 (4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