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爭八週年重溫池田思想的價值旨歸
叙利亚战争打了整整八年,据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估计至少有40余万人死于战争,其中大部分是无辜平民,大批战争受害者逃离被炮火摧毁的家园,难民突破1000余万,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的难民危机。据说叙战是由某大国蓄意武装反对派挑起,如此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让人痛心疾首百感交集。但愿联合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尽快而有效的制止这场血腥的战争。
当今世界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既有源于宗教信仰、社会体制而产生的价值基准,也有根据"对生命的敬畏"而产生的价值基准。如果“对生命的敬畏”成为某大国军头们乃至全世界各国领袖们的价值基准,也许大部分战争就可以避免。因此,今天重温联合国和平奖得主池田大作先生以“对生命的敬畏”为价值取向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池田大作先生,1928年生于日本东京,是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创立日本创价大学、美国创价大学、民主音乐协会、东京富士美术馆、户田纪念国际和平研究所、东洋哲学研究所等。池田先生致力于推进和平、文化、教育运动,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荣获“联合国和平奖”、世界诸多城市的名誉市民以及“世界桂冠诗人”等称号,还有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等200所大学的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
池田先生始终强调:“‘人’才是原点,才是目的。宗教、国家、意识形态绝不可以把人当作手段。在‘救人’此‘利的价值’及‘救世’此‘善的价值’中,宗教才有其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宗教若贬低、压抑民众,则会腐化成威权。”
“人人都生就信仰之心,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解脱,但往往却反过来遭教会束缚和剥削。一心一意只渴望幸福的民众,被圣职者、宗教领导人欺诈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在现实中也确实屡见不鲜。”
“对众生而言,生命是平等、尊贵、不可侵犯的。确立‘同生为人’这种共识是当务之急。把一切践行博爱、提倡相互尊重的人事物定义为‘善’,把一切挑起仇恨、妨碍人类和睦共处的人事物定义为‘恶’。”
“不是‘人’为了‘宗教’而存在,是‘宗教’为了‘人’而存在。那种认为僧侣比居家信徒地位更高、创价学会会长比会员伟大的想法违反宗教的根本宗旨。如果缺乏对信仰差异的坦诚认同和接受,宗教间对话将没有任何意义。”
“创价学会追求的宗旨,既不是个人主义的‘荒漠’,也不是集体主义的‘牢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变则一切改变。般若波罗蜜多悲心,至高无上平等正觉,具有化世间为慈悲净土的力量,能使人们互补不足,共生共荣。”
创价学会是以佛教居家信众为主体,以生命尊严思想为根本,使人人幸福,推进世界永久和平的公众团体,是联合国承认的非政府组织。池田先生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倡导人之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主要著作有《人间革命》《我的世界交友录》以及与汤因比的对谈集《展望21世纪》与马尔罗的对谈集《人性革命与人的条件》与戈尔巴乔夫的对谈集《20世纪的精神教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