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如何建立学术友谊
大家好!大猫回来了!一周不见,甚是想念!
今天这篇日志想简单地写一写intellectual generosity的问题。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是在油管上Tara Brabazon的某个视频里(感谢友邻@青行灯不会做饭在日志中的安利),之后就开始观察这个事情。最近刚刚完成了一大波学术交流活动,过程中也有所启发,稍微分享一下目前的想法,肯定不很成熟,日后必然会有变化和删补。豆瓣这么大,大猫一向只敢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友邻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1. 何为学术友谊?// What is intellectual generosity?
其实英语中的 intellectual generosity (学术慷慨?) 比起中文“学术友谊” 字面上的内涵更加丰富,除了同事间的和睦相处,还包括了在知识上的共享,在行政事务中的支持,还有学术共同体与大众读者之间的积极沟通与交流。这些内容我在这篇日志里都会写到,所以希望读者也能注意到,我这里的“学术友谊”不仅仅只是指博士生之间不要投毒,教授之间不要冷战这种私人关系问题,更是在思考学术圈内部的和谐以及象牙塔与大世界之间的对话。
我在这篇日志里用【学术友谊】这个词来粗略地翻译“intellectual generosity”,是十分清楚这个汉语词汇的局限性的,但我仍然坚持要用,目的是要强调我的立场:我认为“友谊”比“generosity”在内涵上更多了一层“平等”的暗示,而这种平等(无论是学者之间,同事之间,还是学术圈与大众读者之间)是目前学术圈里仍然值得强调和坚持的。
同时,这里的“友谊”不应该理解作“friendship”而更接近于“collegiality”,直译的话是学术圈中的共治关系。
2. 我们为何需要学术友谊?// Why does it matter?
又是一个看似废话的问题:为了所有人的身心健康。
学术工作本身的压力就很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所有人都能怀着一种慷慨的心态,可以让自己和身边其他人的生活都变得容易一点点。如果大猫只是丢下这么一句话就跑了,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学术圈也是一个生态圈,资源总是有限,丛林不可避免。不过,事实上,正因为学术是一个丛林,学术友谊才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说的并不是让大家都做好好先生,与世无争。恰恰相反,我认为健康的竞争关系是对个人成长和学术生产最有益的,而健康的竞争关系来自参与者对学术友谊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什么才是健康的竞争关系?我的第一个答案是:这应该是一个有生产力的(productive)竞争关系。也就是说,专业的竞争关系(例如申请基金,争取发表,会议投稿等等)可以让参与者互相了解对方的特点,从而也加深对自己研究的认识和反思。尽管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版本,但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竞争的过程(write proposal, defend, present etc.)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通过积极参与竞争,可以帮助参与者看清自己在学术圈中的位置和局限,从而更深入地探讨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有了成为a better version of myself的可能。我特别不喜欢那种“别人把我想做的做了”的态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偷懒的借口,很不专业。如果你发现你想说的已经被别人说了,那就说明你要站在那个人的肩膀上去看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推动你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当然了,如果在同一个竞争场上,两个人的题目很像,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有tension。而我们一旦看清楚,就学术(即人类知识的总集)而言,这种竞争中的相似性是良性的,那么如何处理这种tension就变成了一个需要与自己和解ego问题(下文会展开讲),与学术研究、其他竞争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健康的竞争关系有害于学术生产力(destructive),损耗所有人的精力和时间。通常是因为有个别人担心“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或者担心自己的学术创意被人掠夺,所以什么都不说,甚至暗中中伤其他竞争者。如果你发现自己被拖进了这样的关系里,要保持清醒,如果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定要投诉到底。同时,不要理会兴风作浪的人,相信这个世界是富足的(abundant),即使这个人真的用这种方式赢得了暂时的胜利,ta也不过是又一个让身边的人苦恼的同事。而大猫一直相信,我们不想成为自己不愿意与之合作的那些人。
除此以外,学术圈内的关系并不只有竞争一种。做学者其实要有一点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 spirit)的,也就是说,除了码字生产学术产品(aka publication),你还需要学会建立一整套的management system,其中就包括了自我营销(self-promotion)和团队合作。虽然学者都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思考个体存在着,但学术生产本身是一个团体活动,就像一个企业家也需要有其他团队成员帮助才能实现生产。对于一个在北美的学者而言,这个团队里就包括了期刊编辑、出版社编辑、自己的学生和导师、系内系外的同事和行政人员、校内校外的图书管理员以及其他友谊机构的研究人员等等一系列的人。在这些关系中, 如果也能够保持一种平等的合作态度,给这些人他们应得的credit,尊重他们的时间和工作,充分交流沟通,这样建立起来的学术友谊将会是长期有益的。
3. 如何建立学术友谊?// How to achieve it?
前面提到了“平等”,但我并不是从社会正义的立场来使用这个概念的,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个体待人处事的视角。我所谓的“平等”并不代表权力关系或生态链上的完全相同(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而是在态度和出发点上的互相尊重和开放心态,即:放低(或者放下)ego, 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相信与他人的接触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和成长,但同时也对自己的立场和视角怀有信心。
【同学/同事】
如果要谈论狭义上的”学术友谊“,我相信同事/同学关系应该是最直接的定义了,这也是很多研究生最初遇到困难的地方。我将分三个问题来讨论这个关系。
1. 如何处理观点上的不同? 同辈之间,观点上的不同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反而应该是一个建立学术友谊的好机会。如果同事/同学指出你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对话机会,不用急着为自己辩护,相反,多了解对方的立场,甚至不需要当场给出明确回应,在回去做过功课以后,再写信回应,这样一来一往,互相之间都会有所收获。所谓“不打不成交”,学术讨论越激烈,两个人沟通越频繁,关系就会越紧密,学术友谊也就这样建成了!
学术生产是个体经营,别人给你提了意见,是希望帮助你的研究看得更远更深,到最后你改或者不改对ta们真的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草木皆兵,尽量地不要落入defensive的陷阱里,其实大部分人愿意发声跟你对话,都不是出于恶意。当然,确实有的人可能真的是喜欢通过恶意贬低别人的研究,让自己获得优越感,这种人心里其实活得很苦,给他们一个同情的眼神,说句再见吧。
2. 如何处理竞争关系? 设想这样一种情况:两个PhD,同一年进入某导师门下,研究方向很接近,学术背景也很类似,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可以说完全没有tension吗?不能吧。但是这种关系必须是你死我活的吗?也不见得。
首先,像Tara Brabazon说的那样,学术生产是一个国际化产业,参与竞争的不只是这一两个同门的同学,而是全世界各地做这个领域的学者。放到这样的大背景下去看,这两个同学如果能够互通有无,对彼此都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反过来说,如果两个人明争暗斗,互相提防,在这么小的学术圈里,迟早都会露馅:万一两个人都申请了同一个工作,却都不告诉对方,到了面试的时候才发现,也只有尴尬可言。看得远一点,既然两个人方向接近,那么日后必然在开会发表等等学术活动中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对方帮忙的,如果关系没有搞好,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到了小环境里,比如要申请系里的资金或者各种机会,这种竞争确实会有点难受。两方针锋相对的时候冲突往往比较激烈,一旦第三方介入就会提供新的余地。所以当事的学生可以要求行政方面出面参与调和,比如有些系里会规定某个机会优先许给之前没有得到过的同学,或者把大家叫在一起商量,各退一步,找到common ground。
话说到最后,最终决定学术生涯的,还是自己的学术作品,与其在小事上锱铢必较,不如把那个时间拿来多推敲自己的作品。
3. 如何处理嫉妒心理? 前面已经谈到了,竞争和争论在学术中本身是有益的,无益(counterproductive)的是个体之间ego的摩擦。这种摩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就是嫉妒。像我之前链接的那个视频里说的那样,嫉妒心理是一个ego game,与被嫉妒者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对自己的ego抓得太紧,对自己只能看到不足。这个问题放到同辈学生/学者之间,就会体现在嫉妒同学申到了外部基金,嫉妒同学外语学得比自己好,嫉妒同学长得比自己漂亮,嫉妒同学比自己年轻/年长(??),嫉妒同学得到老师的偏爱(which is rarely true, nor is it productive in any way)...我相信做学术的人还是多少有些自省思维的,如果有能力看清楚并承认【 1.我这是在嫉妒ta;2. 我是在嫉妒ta的...】这两点,基本上也就不会再嫉妒了。
如果还是没有解决这个思维,那再往下一步去思考:你嫉妒对方的这一点,背后是针对的你的什么不安全感?比如,你发现自己嫉妒同学申请上了某个funding,其实是你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产生了怀疑吗?是你对自己的申基金能力产生了怀疑吗?是你觉得自己偷懒了吗?无论是哪一种,它都折射了你的一种潜在的不安,你要做的不是通过嫉妒他人而给自己添堵,而是正视这种不安然后去解决它。如果你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产生了怀疑,你可以去跟导师谈,可以去投稿,可以去参加研讨会。如果对自己找资金的能力或者proposal的写作能力产生了怀疑,你大可以自己继续去申请其他funding,可以去找人帮你改proposal,你甚至可以去找这位同学,把自己的ego放到一边,诚恳地请教。
其实,到最后,寄居于研究机构的学者还是要有一点集体意识,如果大家都能把ego放到一边,真诚地希望身边的同事/同学成功的话,对自己系的名声和势力都是很有好处的。
【导师/前辈】
和学术界前辈的沟通需要更多的技巧,但是通常因为存在着一种制度化的设定,所以应该也不会太难拿捏。关于如何与导师相处,友邻@青行灯不会做饭写过一篇很详尽的日志,欢迎大家参考。在这里大猫只说一点自己的体会:
与前辈学者建立【同事关系】,而非【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每个学者对于晚辈学者有自己的态度。需要注明的一点是:学者喜欢和给自己带来新鲜想法的人沟通。对于年轻学者而言,太过谦卑,太过学生气(包括提笼统的大问题,比如“您对xx的理论怎么看”,“您对xxx话题有什么书可以推荐”),都会让前辈学者觉得这个人不够有意思。反过来,如果一个年轻的学者把自己摆在一个同事的位置上,表现得十分主动(比如读过这位前辈最近出的书),对学术前沿有足够的敏锐度(比如对所处领域的publication如数家珍),能够提出尖锐而重要的好问题,对于他人的观点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前辈学者就会更愿意与ta交流。同时,同事关系还包括了一系列表演性质的东西,比如握手、说话的音量、眼神的交流、对对方的称呼,等等,这些都是小事,但还是值得注意。
【学生/晚辈】
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关系,或许是因为,老师的地位天然比较有利,似乎只要不做出奇怪的事情就不太会有问题。但是我在这里还是希望提醒一下:
1)学生评价很重要,但这不代表你要逢迎学生。恰恰相反,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能够最大地从你的课堂上获得知识,改变思维成见,而不要纠结于学生给你打几颗星;在tenure委员会眼里,十个学生说“this prof is very nice"或者“her lecture is enjoyable”对你的好处远比不上两三个学生说“this prof changed my way of thinking.” 2)不要让学生帮你做任何unpaid errands(包括打印、复印、买水之类)。 3)保持安全距离。美国学生对老师的professionalism普遍比中国学生要敏感,大学生大部分又都是成年人,边界意识比较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触碰学生(任何形式都不要!),一对一谈话的时候不要关门,尽量在工作时间内约见学生,尽量不要问私人问题(包括父母工作、年龄、信仰之类);在任何场合下,千万不要谈论学生的外表,无论当面还是背后,无论是夸奖还是点评。
做到了这几点以后,才可以开始谈与学生建立学术友谊。其实道理很简单,能够读完博士的人,一生之中一定遇到过几个恩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多想想自己当年的恩师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应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老师的时代背景不同,过去那种和老师喝酒喝到天黑的关系现在应该不太合适了。大猫总结了几点来要求自己:
1)be available: 在工作时间内及时回复邮件,如果学生提出要见面,尽量安排。 2)be supportive: 虽然作为老师,给学生批判性的建议是核心,但是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准备,在谈话中尽量确认我想表达的东西已经解释清楚了,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也要多体谅多理解。 我过去一个老师对extension很宽容,她给extension只有一条原则:in the future, when you are in a position of giving extensions, please be as understanding as you can. 3) be constructive: 和我写博客不一样,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对学生说"don't do this or that." 无论是上课还是OH,我通常在最后都会给学生几个选择(you can try to do this, this, or that, see how it goes)。这样做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和我接触后,感觉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东西可以探索,而不是只是得到了一个书单或者一连串的禁忌。
【我与我的ego】
学术友谊始于个人与世界的沟通,也终于学者与世界的合作,学者个人在其中是一个行动者,到了最后,还是与自己的ego面面相觑。
以下是大猫总结的十条调整心态的方法,或许会有点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 1. meditate on abundance & gratitude (especially on someone that's difficult for you to feel generous) 2. read something academic, but completely outside your field 3. talk with a scholar outside your field 4. talk with an animal you trust 5. work out, sweat it out 6. if you are able to, do a research on your competitor's discipline with an open mind,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ir ways of thinking, try to understand where they are from and write down what you appreciate about their approaches 7. cook yourself a new recipe 8. go out for a walk, see how big this world is beyond the little world between you and your computer 9. write in a journal, imagine yourself doing something completely unrelated to academy (I'd like to imagine myself being a Youtuber) 10. go to the local second hand book store, discover a poet you didn't know and read her work outloud
4. 结语 // Final thoughts
本来还想写一写学者的公共关系,比如学者与产业、学者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但是眼看着这篇日志已经太长了,对于公共关系大猫目前接触的、研究的也都很有限,就暂时按下不写。希望这篇稍微有点不同的日志对大家能有些许帮助。
谢谢大家读到这里。写这篇日志其实也是有感而发,给自己未来的道路一个提醒,和诸位共勉:
用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态度对待他人。我理想中的学术圈是什么样的,我就用我的行动去让自己的小圈子变成那样。相信这个世界是丰盛的,相信人的善意是真实存在的,相信善意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越用越多的,也相信人类知识的生产诞生于合作与对话之中,而不是互相撕咬之中。
© 本文版权归 cherry it up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ubi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7 09:50:57
-
淡泊明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4 13:38:59
-
粒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5 12:57:31
-
啦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4 23:52:19
-
月小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4 13:34:51
-
不知鸭舞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10 06:05:18
-
otapp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7 18:02:39
-
灰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9 00:41:43
-
星期二随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9 11:12:50
-
土耳其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2 11:13:54
-
Friedrich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7 09:03:24
-
记远念于兴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5 18:21:35
-
ctdg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7 14:41:14
-
momo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0:44:27
-
Paradox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11 01:52:00
-
小樱桃coc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8 12:09:31
-
领带与苏格兰裙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19 01:55:49
-
世纪脱节的脊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2 02:26:02
-
soph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31 00:29:3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4 16:12:08
-
Ruth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5 15:00:06
-
闪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1 10:12:25
-
乾坤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0 22:51:52
-
lovearth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0 19:01:57
-
我爱大菠萝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0 17:22:45
-
耐耐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0 16:07:28
-
叶子落了的时候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0 12:42:33
-
芳草碧莲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6 17:57:41
-
X’ma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13:18:25
-
成长的烦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3 10:10:0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1 09:57:17
-
Yw_w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8 09:12:30
-
豆友13341733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9 00:35:16
-
挂角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2 09:58:20
-
手打橙汁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9 18:17:32
-
苏雎安何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3 09:38:16
-
王婵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5 21:42:28
-
豆友17764731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15:20:30
-
红拂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20:40:30
-
无法查重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5 08:05:51
-
Crisst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15:19:24
-
豆友12852036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13:07:56
-
穿越星星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2 22:25:53
-
太阳花公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23:48:55
-
阿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22:31:09
-
当时环佩留清响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7 01:53:31
-
欢乐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6 14:55:42
-
随便写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4 22:14:56
-
剑宗首席黄少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4 21:56:36
-
娅德莉多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4 20:41:35
-
paranoid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3 22:35:59
-
阿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3 17:44:21
-
Yol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2 09:52:37
-
森林一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1 17:50:53
-
Hugh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9 18:13:20
-
豆友21927904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12:37:59
-
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0 16:13:39
-
瑞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03 23:47:24
-
放在阳光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4 22:01:43
-
小王加油走花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8 06:02:41
-
THE9-llz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6 17:55:21
-
Penumb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8 22:56:16
-
Marc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00:53:59
-
Ch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2 18:40:24
-
夏日烟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22:16:43
-
清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6 03:47:55
-
pengpe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14:12:02
-
Wrons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20:28:03
-
嘉布丽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00:09:06
-
dnmcmnc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17:41:07
-
G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22:44:52
-
八十块环游眼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18:43:02
-
破晓㏒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11:52:4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00:04:34
-
饼干2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22:37:02
-
易碎的吻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22:23:36
-
三難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7:25:25
-
轻寒轻暖漏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5 23:46:00
-
豆友1810822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5 07:14:59
-
Alex_iilu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22:50:53
-
花花畫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1:57:25
-
rooooo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1:40:40
-
hers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22:43:34
-
bk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6:42:55
-
被生活鸭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2 22:07:26
-
伏特加可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2 10:06:5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2 09:51:59
-
皮卡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1 14:24:35
-
人均产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9:08:37
-
Waylespik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6:13:14
-
修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2:10:33
-
冬天中玫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1:33:33
-
肖恩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20:43:38
-
luna(第二轮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7:24:01
-
小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6:48:54
-
backtobach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3:01:1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0:45:22
-
云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13:11:48
-
西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21:07:52
-
能给我倒杯酒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20:48:50
Muffin the Cat | 松饼猫 | 红豆大福 Ed io anche eon pittore. "I may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