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影评第二次整理
主人公阿让因为偷了面包被关了二十年,二十年间他受尽屈辱和折磨。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当然是反人性、反人权的。 但在那个时代,哪怕你只是偷了一个小小的面包,就要一生都被扣上偷盗的帽子。
故事的转机,发生在教堂。是主教救赎了阿让的灵魂,阿让自此开始不断行善。
主人公的宿敌沙威,一生将法律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论对错。他从未踏出过法律边界的半步。
因为所处的时代的局限,造成了这两个人无法和解的冲突。
阿让因为饥饿心生邪念,打碎了橱窗的玻璃。也因为逃亡,偷走了银器,打伤了主教。而当他有机会用一颗子弹来终结宿敌沙威的性命,获得自由时,确放走了他。他告诉沙威:我对你并没有怨恨,也没有权利对你开枪。
这前后的转变,是因为主教对他的宽恕。对一个人的宽恕,便是对他的救赎。
督察沙威是社会法律的化身,他并不坏,他只是将法律完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几个男人欺负一个妓女时,他理所当然的放走了那些男人们,转而宣判那个无辜的妓女需要服刑。在阿让挽救沙威的姓命后,他依然坚信阿让是他的敌人,但他没有办法再次做出抓捕阿让决定。最终,他通过终结自己生命的方式,来完成了这个无解的命题。而这个命题的两端,是法律和人性。
沙威和阿让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们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漠视规则。当我们面对冲突时,到底该把规则和特事特办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比例上,值得每个人深思。
雨果看透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利用作品形成一个切口,将社会的问题展现在大众面前。同样的作者,还有鲁迅。有时候,作家和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一样,都在努力推动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
最后,影片真的很精彩,尤其最后督察为自己带上手铐,仰身投入河水中,我不仅哇的一声叫出声来,接着是浑身的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