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的第一次接触
随着两个舍友一个回家照顾老婆生孩子,一个最近找到新欢整天在外面胡天胡地,三室一厅一百多平的地方只留下了我一个留守儿童。闲极无聊就想要到处去看看,恰逢前两日想要找一本冯唐译版的飞鸟集,就起意去国家图书馆看看。
转了三趟地铁,中间还在换乘时坐过了一站,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模样。四四方方的建筑,还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建设风格,灰白相间的颜色和不是特别挺拔的高度在周围反射着各种颜色的高楼大厦衬托下显得有些窘迫。但走进些观看,一股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踏着高高的台阶一步步走上去,经过严密的安检程序,让我这种第一次来到气氛如此严肃图书馆的新人有了一种朝圣的感觉。
进入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三层环绕而下的读书室,一排排实木的书架,来来往往而又尽量不发出声音的人群,让人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在这里读书只需要刷身份证即可,再一次体会到了拥有国家身份证的好处(上次体会到是在日本丢东西的时候,这是另一个故事)。刷身份证进入读书室,安静的氛围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放轻脚步,担心吵到正在认真阅读的同学,更怕吵醒沉睡在这里的大人物。
许是我来的有些晚,诺大的图书馆已经看不到几个空位,有人奋笔疾书,有人眉头紧锁,有人聚精会神,还有人流着哈喇子在睡觉,许是跟某位大家正在梦中相会。来来往往有些行人正在挑选着中意的书籍,有些人负手而立一目十行的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籍目录,偶尔伸手取出一本看上几眼又摇头放回。有些人许是已经找到自己中意的文章,也不寻找座位直接席地而坐,两腿撒开倚着书架或墙壁读的津津有味,颇有几分我为书狂的味道。
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散文、诗词、传记、地方志、宗卷......玲琅满目应有尽有,智慧在这里凝成了实体,无数的思想在这里碰撞,这边孔夫子突然从旁边的论语中出声:“野哉,由也!”,那边太白先生也在放声高歌,此时濒湖山人正在尝百草的路上,梦阮兄正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最让人感觉震撼的是数量众多的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文津阁、各种修订本整整码了四面墙壁,站在负一层的读书室环顾一周入眼的全是厚实的四库全书,弘历要是知道自己主持编纂的书籍在三四百年后依然是一个昌盛帝国的国家级图书馆的座上贵宾恐怕要后悔当初给自己取名十全老人,这么大的功绩一个十全老人怎么能概括的了,起码要十一全才行。
匆匆的浏览中,时间已悄悄流逝,走出图书馆已经天色渐暗,抬起头看到各种行色匆匆的路人,各种车灯、路灯、霓虹灯,听到各种纷杂的声音,不禁回头看一眼这灰白的建筑,不大的方圆仿佛自成小世界,一墙之隔,墙外是滚滚红尘,浊浪滔滔,墙内是文词之海,平静无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