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偶像》第一季感恩收官

经过两个多月地播出,中国第一部独立音乐系列纪录长片《偶像》第一季于2019年3月7日完美收官。首集上线72小时观看量破800万,全集上线65天总热度超2518,截止到发稿,在优酷纪实频道观众评分8.6。
《偶像》第一季历时324天,由5支拍摄团队拍摄了12组独立音乐人,记录了“大量在角落中发光却不曾被定义过的音乐偶像”,揭开了中国独立音乐生存现状。

这是独立音乐人第一次以系列纪录长片的形式被推向大众视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立音乐人曾与"偶像"坚壁清野,顽强生长出自己的样子。如今,在流量和资本都向市场倾斜的大潮中,人们发现,曾经那么容易抬起手臂高喊出的“独立自由”,原来竟是最昂贵的东西。
跟随《偶像》的镜头,你会看到那些站在选秀舞台和娱乐经济大潮更迭之外,一群操着各地口音,创作力极强的灵魂歌者。他们“不合群”地唱着你我之辈的日常,以及聚光灯照不亮的乏味春秋和冬夏。
01独立音乐人的苦与酷
“我爱你,亲爱的姑娘,见到你心就慌张……” 二十多年一倏忽,姑娘永远二十出头,怀念着她们的吴宁越已过了不惑之年。从乐队成立至今,布衣乐队召来又送别了40余名乐手,乐队却依旧如同二十年前,打了鸡血似的赶场。但密集的演出似乎也换不来对等的报酬,吴宁越坦言,别人都认为布衣乐队很成功,其实自己没有一分存款。
2016年,网易云音乐出的一份《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显示,有 68% 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收入来源主要是演出,编曲及音乐制作。
“其实没这么难,我们一帮穷光蛋在一起也挺开心。”吴宁越在纪录片《偶像》中说。如今42岁的吴宁越总是会被问,唱了这么久累不累,他为此写了一首歌《不累》,场场都要汗流浃背吼一遍作为回答。

二十四年前,年轻的吴宁越搞起了乐队,1988年出生的小伟那年7岁。小伟是livehouse蜗牛的家的主理人,可能因为长相稍显成熟,他偶尔还要澄清一下自己的年龄:“目前为止我还很年轻,不要让我的样子欺骗了你们,已经40往上的大哥就别管我叫哥了。”
都说岁月催人老,而忙碌的岁月让人变老的同时,也让人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数年时间里,蜗牛的家从第一次尝试演出的小店成为了北京重要的民谣摇篮。小伟刚做蜗牛的家那一年二十岁,现在,赵照说他像四十岁,苏遇说他五年整整老了三十岁。
布衣乐队说:“小伟是超有念力又沉默办事的人,这一行全靠超强念力来成就,蜗牛的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几十平米两年做到国内民谣先锋场地,再到一己之力推起众多音乐人,每一次突破都让人惊讶。”一直以来,小伟都在为打造最好的舞台而努力着,因为音乐是不死的梦想,舞台是不死的梦想。
小伟说蜗牛的家就是为真正做音乐的人提供的,如果未来收益还行,可以为音乐人免费提供吃住行,票房都不分的。他是个商人,但这不妨碍他有梦想。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这是2008年《北京欢迎你》里面的一句歌词。和布衣乐队一样来自西北的张尕怂,2008年并没有来到北京追寻梦想,但却从那一年开始,张尕怂带着一把三弦进行全国巡演,把西北的民间音乐带到了全国。他很自豪地说:“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人在巡演城市数量上能够超越我。”从此他有了一个称号——“西北民谣流窜犯”。
十年过去了,西北民间音乐成为了他的符号。张尕怂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电视节目与选秀比拼,也成为了纪录电影的主人公,算是小有名气的独立音乐人。但是,他从没有忘记西北这片土地,依旧每年花至少半年的时间继续行走在西北乡间小路上,一个一个地打听,一家一户地拜访。他希望把濒临失传的宝贵音乐财富继承下来,加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工、创新,让更多的人听到属于西北、属于中国的民间音乐。

穿过戈壁与黄土地,黄河最终流入渤海。在西北的版图上,比小众音乐更要冷门的西北民间音乐,最终会流入何方?也许是比西北更远的地方,甚至跨过了整个渤海。
02在生活的泥沼中,依然有人仰望天空
独立音乐人行走、创作,记录自己作为芸芸众生一员的生活与兴叹。人们听着他们歌里唱的故事,因为共鸣而感动,但在这个推崇个性的年代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众生”中的一员,鹤立于人群之上才是更多人所追求的。
“斜杠青年”何教授既是个独立音乐人,又是一名普通炼油厂工人;既是个网红段子手,又是一名演员;年轻时候唱金属,现在唱民谣。他身份众多,听起来很酷,可他最想过的就是“傻日子”。每天工作结束和老婆坐在家里看电视,就是最好的日子。“高高兴兴活一辈子也是一种成功,没有梦想,没有追求,像傻子一样活为什么不行呢?很多人也确实这样活一辈子,你难道说人家不成功吗?”

结婚生子、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每个人都说这是眼前的苟且,但如果不懂得普通日常的光辉,我们又将用什么去对抗生活的一地鸡毛呢?
如果说何教授来自“人间”,那麦子一定来自“天上”。90年代从西安来到北京,在中国摇滚乐最鼎盛的时期,混迹树村。20年后,他不唱摇滚了,乐队解散了。他拾起民谣,嗓音已开始沙哑。他没有上过班,誓言与这个金钱世界毫无关系,却仍然需要一日三餐。他矛盾又执着地追求着“微”的奥义。达摩洞中打坐,却不想遁入佛门,对于麦子来说,这或许就是“苟且”之上,生活最理想的状态。

即使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星空是同一个星空,因为人的不同,所看到的星空不尽相同。
03生长在“地下”的独立音乐人
来自上海的说唱歌手Naggy和Mr. Trouble因为说唱歌手的身份比平常人更加勇于独立表达。
Naggy被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rapper所敬仰,因为他唱了大多数人不敢唱的东西。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在任何时代都称得上是勇士。Mr. Trouble从大学时期开始接触说唱,他说:“说唱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歌词,要传递信息,表达独特的观点,才能让别人信服你。”

高晓松说:“hiphop的基本精神是自由,一定要自由地表达自己看到的想说的。”说唱的世界最自由,你可以写下任何你想写的话。股票、电脑或汽油,美味的食物或你为什么憎恨一个人。你可以咀嚼你的失败,也可以夸耀你的成就,以上都是真实的情感。
表达不是堆砌辞藻,独立音乐人唐映枫的《儿时》能够引起共鸣,就是表达真实情感的力量。80后怀念童年,可能会听罗大佑的《童年》,而90后的童年是《儿时》中的玻璃珠,英雄卡,大白兔。唐映枫说这是写给90年代人的一首歌,这是我们真实的童年。

来自武汉的独立音乐人冯翔始终相信音乐的作用不仅是娱乐,还是与心灵沟通的桥梁。面对每天不一样的武汉,冯翔心中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汉阳门花园》、《六渡桥》、《黄鹤楼》……用音乐道出儿时的记忆和对外婆的思念。
独立音乐源于最直接的生活感悟与最纯粹的情感表达,音乐词曲中不同的情绪来源于生活赋予的喜怒哀乐。最后能够完整重现时代的,只有生活本身而已。生活在世界角落里的人们,失去了重要的人的人们,失去了青春的人们,发着愁的人们,因此才会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偶像》第一季已正式收官,因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未能正式上映的内容将暂缓播出,具体播出时间待定。已播出的8组独立音乐人,包括布衣乐队、麦子、小伟、冯翔、Naggy&Trouble、何教授、唐映枫、张尕怂。《偶像》记录了这些人独立的精神和气质,记录了这些不被大众熟知的偶像如何活着的故事,虽然艰难,但依然很有劲儿。

看过《偶像》的观众可能或多或少都对“偶像”有了新的定义。所谓偶像,或许没有千万粉丝,甚至尚未被看到,他们只是比别人多摔倒又爬起过几次,比别人多一些碰撞后的伤痕。
在《偶像》发布会上,总导演王大维曾说:比起“表达”,《偶像》更想要“分享”,分享拍摄期间和独立音乐人相处的生活感悟,因为这些感悟之中包含着我们需要的“能量”。时至今日,相信已有不少人收获了这些能量,而《偶像》第二季,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