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性别观
我虽然生活在中原的十八线小城,各种男尊女卑的狗血事件也听过很多,但一直觉得貌似没那么严重,感觉女性地位一直在提高,虽不能平权,但差距小了很多。上周末开始回老家住,听了一些片段,才觉得自己真是盲目乐观,农村还是那个农村,男女还是那群男女。 一 邻居家大哥平时当货运司机跑长途,闲时在家打牌,嫂子在乡里当小学老师,两个孩子都是跟着自己上学,接送孩子自不必提,孩子的教育当然也是全包,每天傍晚都能听到辅导作业的咆哮声。前几天两口子因为小事吵架了(嫂子让大哥看着孩子写作业,后来发现根本没有管),大哥打了嫂子,还要去嫂子单位告状,嫂子哭诉:平时出去打牌都不管他的,从结婚打了我七次了! 二 街上一个同辈兄弟,媳妇儿和公婆长期不和。公婆帮忙种地,去地里监工,看不到两位老人就在地头大骂,公公回一句,跳起来给耳刮子,也打过婆婆。生了二胎,满月后就交给了公婆,白天晚上都不碰,一切开销不管,婆婆趁别人家车子去给孩子打防疫针,回来连这个别人家都一起被骂了,不准别人帮忙。儿子呢,什么都不敢说,一味顺着媳妇,现在娶个媳妇儿成本多高啊! 三 我的堂弟,是个九零后。婚后生了个女儿,对媳妇说,咱接着生,要是再生女儿还接着生,一直到生出儿子为止。我哥有了一个孩子,也是女儿,不打算再要,他很不相信地说,咋说也不能没个儿子吧,不然家里香火不就断了!后来我哥又改变主意,还是要了二宝,恰好是男孩儿。他的女儿现在一岁多,前几天儿子也出生了,如释重负地跟我说:咱哥我俩终于把咱家的香火续上了! 四 村里一个人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是最小的。奶奶开玩笑地对大孙女说:将来你和妹妹长大了挣钱给你弟弟买房娶媳妇儿,给他花好不好?女孩儿说:我凭啥挣钱给他花?大人只是宽容地笑笑。 五 说说我自己。我刚结婚后隔一天回家,村里的人打招呼就改口说:来啦?而不是回来,我已经不再是这里的人了。我哥哥一年两年回来一次,哪怕十年八年回来一次,仍然是这里的人,仍然可以用“回来”形容。有了孩子后,每次在这里小住几天,邻居婶婶大娘们都说他奶奶怪享福,为什么不让奶奶带,有的还很贴心地劝妈妈不要帮我看孩子,不然都便宜他奶奶了。因为在这种环境里,奶奶看孩子是义务,姥姥没这个义务,嫁出去后已经不是这个家的人了。每次来,她们还爱拿那个不露面的奶奶开涮,各种粗鄙的骂人话都可以形容她,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这是一种风俗,村村都如此,外孙到姥姥家就该被骂,不能生气,只能赔笑,不然别人只觉得你不近人情。 我先前真是太乐观太天真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日子都好过了,可是女性仍然是没有地位的牺牲者,仍然是依附者,背在背上的世俗枷锁从来都没有拿掉过。这样的社会,一千年以前和一千年以后,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