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
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霍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在阅读之前不知道对于“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应该做出何种想象,纯爱?虐恋?畸恋?如今读完全书,小说的伟大之处领略到了,但却迷惑于所谓爱情。 书中两条主线展现了两种爱情方式,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米娜在柴米油盐中的相濡以沫,阿里萨和费尔米娜跨越半个多世纪终得以再续前缘。乌尔比诺医生代表的是理性,带着世俗性质的爱情;阿里萨则代表着感性,带着激情和幻想的爱情。而这两者之间,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并无定论。身为一个女生,对于阿里萨所谓的为了“带王冠的仙女”保持童贞,却还不停的猎艳真的不能理解,打着减轻对费尔米娜思念的幌子,在别的女人身上寄托情感,却从不对别人言爱,放荡浪子的形象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也不能够理解他如何能将爱和性分的那么清楚。但想着如果自己是名男子的话,活成他的样子,是不是也算没白活一场?他所交往的女人中,有的逢场作戏,有的付出真心,其中也不乏极具个人魅力的女人,而他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想必心底那份等待是真心的吧。作为读者,对阿里萨由一开始的感动到心疼到厌恶,再到最后的欣赏,看着他逐渐成熟稳重,年老之际,情书也由年轻时的炙热表达变成了循循诱导,执念守了一辈子,梦想终得实现的时候也为他激动了片刻,但是玷污十四岁女孩的那段老少恋,只觉他像极了房思琪的李老师,残忍难忍。 对于费尔米娜的心理,多少有些理解吧,正当青春年少,面对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面对才情少年的猛烈追求,能不心动者实为少数,但是那份心动,又真的是爱情吗?有没有可能是对一段朦胧感情的好奇?有没有可能是单纯享受被爱慕的状态?有没有可能是喜欢叛逆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刺激感?若非这些,怎么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就放弃了“心中所爱”呢?对于乌尔比诺医生,怎么可以说是没有爱情呢,他是幽默风趣的,他是彬彬有礼的,他是翩翩公子,她怎会只是单纯考虑家世,单纯为了虚荣就嫁了呢?而蜜月的时候,是有情的;为他洗手作羹汤,是有情的;发现他的外遇那失落,是有情的。男人有一朵红玫瑰一朵白玫瑰,女人又何尝没有呢,生活不如意之时,免不了会假设当初如果选择心中那个朦胧的“影子”,会不会比现在更幸福呢?和乌尔比诺的一生相守,彼此相依,在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中摸索出了最合适的相处之道,即使医生和性感女黑人的风流韵事也未能打破他们最终的平静,我想,她的婚姻,终究是圆满的。而马尔克斯却说:“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我迷惑了。 对于两个老人最终的相守,作者给出的描写既不梦幻,也不感性,甚至称不上体面。“在同一瞬间,两个人都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两只手中哪一只都不是他们接触之前想象的那样,而是两只老骨头的手。”以及后面对费尔米娜身体的描写,都使“衰老”之感跃然纸上。这让人禁不住想问,老人之间可以谈论爱情吗?这又让人禁不住思考,为什么上面的问题要成为问题,这不是赤裸裸的歧视嘛。最后两个老人的性爱超越了世俗,超越了生理,甚至超越了生死。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比生死更为震撼人心的,想必就是永恒的爱情了吧。 书中各种各样的情感,或是爱情,或不是爱情,爱情的面目,在我心中变得更加朦胧难以看清,更加难以定义,这么虚无的东西,更是难以追求。不管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