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纯粹一点儿
今天原本是做事的好机会,第一节课莫在我班试课,我给她听课。
接下来的我就没有课了,只有大课间和放学需要去看一下。
可是整整一天,到五点下班时,我还是没有把教案写出来,其实昨天晚上读王荣生的书,对教学设计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过好像还不太能够迁移到具体某一篇课文的设计上来。
快下班时,莫请我为她评课。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大咖群里还在等我把教案写好发过去。但是我还是没有拒绝莫,跟她讲了约半个小时。其实她并不赶时间,我完全可以明天试完课再给她帮助。
五点一到,我立马收拾东西回家,心情不由得焦虑起来,为自己这一整天的低效工作,也为自己不分轻重,不懂拒绝。
为什么在学校会那么低效呢?思维总是处在非常浅的层次,没办法深入,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令我分心。这个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制定小目标来解决。每天到校,先列好工作清单,然后一件一件去完成。总而言之,必须训练自己,在一地鸡毛中也能静坐读书思考的能力。
《严监生》的详案八点半发到群里,直到十一点,陈老师问我有无老师给我建议,我答复:没有。陈老师提了一点,仍是老问题,还是在内容上回旋,没有聚焦写法。
可是,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每篇课文都要聚焦写法呢?按照王荣生说的“定篇”“样本”“例文”“引子”等的分类,经典作品重点就是要吃透内容,并不是从中提炼阅读方法或者写作方法。
看了乐菲的日志,聊了几句,说到叶圣陶在琐碎之中仍然做出了不平凡的文章。我想他应该有一颗非常纯粹的心,那时的社会环境应该也更加尊重踏实做事的人。
不过,我确实发现事情做得好的人,往往心思单纯。
另外,不抱怨,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