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无需乞求
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被温柔呵护和对待。

为完成摄影老师布置的作业,陪小豆和他的小伙伴们去沙漠腹地拍摄纪录短片。车行一路,听了坐在我身后的艾迪一路的唉声叹气碎碎念。一到达营地,我把高出我一头的印度小伙拉到身边,问有何事令他如此烦恼。
这些年,艾迪常来我家玩,吃了好多餐豆妈为他精心烹饪的美味佳肴,也常听豆妈对他念叨:“把这当自己家啊,想喝什么吃什么就告诉我。小豆的朋友在我眼里就跟我儿子一样。”
因收到太多的爱,艾迪特喜欢来我们家,对豆妈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夕阳在沙地撒上金光。艾迪眯缝着眼告诉我是为学期末的毕业舞会苦恼。他悄悄喜欢一个澳洲女孩,一直不敢表白。一年来,只有朋友们知道这个秘密。一个月前,他鼓起勇气问女孩愿意当他的毕业会舞伴吗,却被婉拒了。上周,艾迪在朋友们的撺掇下鼓起勇气,去问另一个巴基斯坦女孩,结果仍是被拒绝。
艾迪沮丧地对我说:”哦,没有人喜欢我。那些活泼漂亮的女生只喜欢和我们年级里最高最帅,球打得最好、爱疯爱闹的男孩子在一块玩。每次午间休息,他们都一大群聚在一起说话。我好羡慕啊。可我不懂怎么才能加入进去。我推着自己,去到他们旁边。可看着他们三三两两的嘻嘻哈哈,那么亲热,我不知怎么搭上话题。西方小孩聊的东西,我都不懂。”
我怜惜地揽住艾迪瘦削的胳膊,看着他的双眼,鼓励他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我的小群都是孤独文静的男生,没有女生的。可在那个热闹的大圈,彼得有女朋友了,凯文也有女朋友了。好些人都找到舞伴了,可我没有。晚会那天,怎么办呀?”
我拍拍他的背,对他说:“亲爱的艾迪,知道你在我眼里是怎样的男生吗?”
艾迪愣愣地看着老阿姨。
“你和我儿子丹尼尔一样,文静,爱读书,会思考,非常善良,很懂事,很体贴,很会关心人,乐于助人。你俩都是阳光型的男孩。和你们在一块,让人感觉很舒服,很踏实,很温暖。我和你爸爸妈妈为有你们这样的孩子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艾迪收到老阿姨的夸赞,惊讶得双目圆睁。“喔,谢谢你,谢谢你。你太好了,我太感动了!”
“亲爱的艾迪,请对自己有信心。这世上人有千千万万,个性爱好千差万别。不可能每个人都会看到我们的美好,欣赏我们的色彩。不要因被拒绝而泄气。我们喜欢一个人,可她没那么喜欢我们,这事会令人伤心。但伤心一段,要学会放下,让自己再站立起来,昂首挺胸。我们一定要确知自己的价值,一定不能把评估权交到别人手里。时刻对自己说,我知道我内在的美,我的友善,我的宽阔和力度。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欣赏或不欣赏,我都要坚守自尊和自信,不改变对美好的追求,继续绽放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色彩和光芒。相信那个喜欢我们的人就在不远处。时候到了,就会出现。”
艾迪猛点头:“嗯,谢谢,谢谢,我知道了。”
小豆过来凑热闹,正好,抓着两儿子,我一块喂”鸡汤“。“这友情和爱情不能靠乞求得来。将来你找女友,一定记着和那个全心爱你,真心欣赏你,珍惜体贴你的女孩做朋友。如果你发现你喜欢的女孩因美貌或才华而骄傲自大,自我中心,喜欢被人仰视,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那你就需要冷静一下了,应该后退几步,好好想想。卑微着追来的友情,乞求来的爱情都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真挚绵长的友谊需要两个人有共同感兴趣的东西,需要互相欣赏、珍惜和信任。
亲爱的艾迪,你和丹尼尔都是优秀的孩子,你们值得被尊重,被珍爱,值得最好的友情。这是我想对你们说的,也希望你们常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值得最好的友情’。“

艾迪烦恼不再,眼里重又闪烁信心的光彩。
孩子们四散着爬上沙丘,开始拍摄大漠夕照。不一会儿,小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他紧紧搂住我的肩,对我说:“妈妈,你真行!艾迪刚才告诉我,他好了,没事了,非常感谢你对他说的那番话。“
少年时代是一个孩子探寻自我存在的意义、自我价值的关键阶段,也是迷茫混沌期。有的孩子生活在充满爱和欢笑的家庭,能平安渡过。有的孩子因生长于冷漠凄凉、战火纷飞的家庭,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青春期会走得较为艰难。
青春是一段生命发育的特殊时期。大脑前额叶负责决策判断的功能尚未成熟,冲动,反叛,焦虑易怒似乎成为青少年的标签。前一秒还欢喜,后一秒就忧伤;想与父母拉开距离,向往独立,想找到自己在这世界的位置,探寻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些都是青春期的常态。养育小豆的旅程中,我感悟到重要的一点,也是被许多父母忽视的一点--青春期的孩子强烈地渴望被聆听,被理解,被欣赏,被尊重,被爱。
孩子的自信是从父母不断的鼓励夸赞开始的。孩子的自尊是在父母的聆听、陪伴、认同、支持下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被深情关爱滋养长大的孩子,心里才会满有力量。将来面对友谊和爱情这个关乎他一生幸福的课题时,从容笃定的他才能展现高度的分析力、判断力和自我疗愈力;既有爱的火热,亦有思想的深邃与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