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洗脑,是因为读书太少
穷人洗澡,富人洗脑。我们每天都在被洗脑,你往哪里逃?
去年,一位从事翡翠批发行业多年的大哥,带我到姐告与缅甸考察,发现以他掌握的供应链,做翡翠珠宝,价格可以做到零售同行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让我顿感人生有望跨入豪门啊。
所以这几个月,在南京运作了一个单店面积最大,八百平方的翡翠珠宝旗舰店:翡翠芳洲。连续几个月没有休息,读书笔记被耽误了很久。一直想提笔,却怎么也没力气。工作中遇到一些思考,也早想好好梳理一下。
今天回家路上,看到朋友在微信上推荐一本书《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终于让我有了提笔的动力。为什么呢?因为我情商低呀。那些擅长洗脑的人,情商都很高。
先对几个月前最后一篇文章的读者留言,做个回复。我这回复拖延时间,也真是够久了。估计留言的人,早就都忘记或者取关了。为了满足一下我被关注的虚荣心,假装回复一下吧。
上一篇《想读懂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圈?》发布后,
留言:”为什么标题明明讲的是朋友圈,为什么后面就跑题了?搞得像是专题集合。“
回复:”世事本就简单,无需啰嗦多言。不如多说点有用的。“
留言:”对聪明人无法忍受猪队友指挥有共鸣,所以辞职了“
回复:”下次标题就写《智商不同不能成为朋友,财富差距无法愉快玩耍》“
我不爱谈情商,我的价值观里,始终坚持:”与其刻意讨好别人,不如努力强大自己。“
我的工作经历中,销售不需要情商,销售需要的,是塑造价值。努力塑造自己的价值,那些不选择你的客户,都是眼瞎。相信这一点就好。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把价值塑造的特别明显,他还看不见,只能是眼瞎。接下来搞定他的眼睛就行了。谈情商,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你会的那些套路,你客户比你还熟。浪费那力气干嘛。
这个观点,估计那些情商高手们,瞟过来的白眼群攻,能把我秒成渣。当然,情商高手是不会瞟白眼的,他们只会微笑,让你时刻感觉 “如沐春风,如丝般柔软”。
但是,不好意思,我还要补一刀。。。
我眼里,有智慧的人不在意情商,而在意人品。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工作开心,做到这三点就够了:对领导、要像 翡翠的种质一样通透;对工作、要像 翡翠的硬度一样坚强;对同事、要像 翡翠的水头一样温柔。如果我们做到这三点,工作还不开心,赶紧换工作。
最近一直关注翡翠工作,讲道理都开始拿翡翠举例了。我真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好榜样。
有不少朋友私下抱怨,现在的90后不好管,不听话,以前的管理方法失效了。但是我们电商公司,都是90后,工作都很认真,还经常加班。加的我非常愧疚。我们整天都在想怎么优化流程,减少工作量,减少加班。我们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失去生活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对90后不管用呢?我们一本正经的说,这是管理者的“认知局限”造成的。
互联网的帮助下,很多大学毕业的90后,阅读量都非常大。很多畅销书一出来就会被90后读到。同时,知乎,豆瓣等论坛,也早就充满了好学求知的90后。传统企业有几个老板,会上豆瓣?会上知乎?会上简书?等等等等。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老板们,却很少读书。甚至几年不读一本书。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只有各种培训机构,或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碎片化,无框架的学习。所以,老板的阅读量,与知识逻辑沉淀,往往还不如一个90后员工。再加上年轻人本来就心高气盛,在这样的场景下,老板的言行,对聪明努力的90后,哪有说服力。我们甚至经常在一些企业员工的沟通中,听到这样的议论,嘲笑老板上培训,上的都被洗脑了。
传统管理培训中的洗脑方式,有情绪冲击,角色赋予,行为改变态度,群体压力等几种方式。而很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景,往往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阅读量,知识面不够丰富,很难摆脱这些洗脑手段。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在对方的“关心”和“鼓励”下,我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会认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是错误的,是罪恶的,是缺乏人品的表现。各种婊上身啊。
正常人的思维焦点,同一时间点,只能聚焦一个事情。同时,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人,都是感性支配类型。因此,当情绪大幅度波动时,思维自然聚焦在自我情绪中。所以,在情绪冲击下,比如高涨的情绪,或者强压力之下,往往会降低思考能力,产生服从性和配合性,逐渐形成习惯。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上上周,一个企业的高管朋友,跟我说,他很害怕,害怕自己被习惯奴化。
如果我们是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人,面对任何情绪刺激的意图,都会非常警惕对方的意图。快速冷静,并远离这类鸡血型,或高压型情绪刺激。因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故意的情绪刺激,可以被定义为善意刺激。
军队要走正步,酒店的服务员练操,销售部门晨会喊口号,培训过程中也经常被要求喊口号。你们身边有没有每天上班,都被要求喊口号的朋友?
这些方式,在心理学上,就是行为改变态度的理论。不可否认,对于读书少的人,这种方法潜移默化非常有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员工阅读量一旦增大,这种方式迅速失效。因为“行为改变态度”,又被称为“认知承诺”,认知一旦改变,原来的行为训练就无法再起作用。阅读,是改变认知的最有效方法。
虽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才华横溢的人,是不合群的。但是,由于被从小到大的教育体系,养成了不合群就会被处罚的潜意识。 普通人都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当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被迫做出同样的行为,以免被认为不合群,不能融入群体,甚至被认为是群体破坏者。这就是群体给我们的压力。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比起某某某,你已经非常幸福了”。 拿这句话,劝说员工,一般是为了暗示员工放弃自己的利益追求。我不知道有多少员工,能接受这句话。幸福不是比出来的;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也不同。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幸福标准,要你来指手画脚?劝说员工放弃自己的利益追求,来满足上级的工作需求。我只想认真告诉他:我拼命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傻逼远点。
想了半天,这句话还是要说:不是所有洗脑,都是有害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认知积累。比如我经常自己给自己洗脑。当自己不愿意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会给自己的大脑设置奖励机制,让大脑对某件事情的结果做出很爽的感受。说是心理锚也可以。穷人洗澡,富人洗脑。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关键还是要多读书,尽量养成自己洗的习惯。自己动手,洗洗更健康。
我经过观察发现,但凡有真正工匠精神的人,一般很难被洗脑。因为工匠永远更注重客观存在,更关注实物价值。比如最近两年工匠精神特别流行,很多人被工匠精神洗脑,也不管适合不适合,蜂拥而上。天然护肤品牌DRWONG的创始人,微信ID黄药师,关于”工匠精神“表达了一个中肯的评论,很敲打头脑:工匠精神值得提倡,但并不是个个行业都值得做匠人。前者是一种企业做事方法后者则是一种个体户做法。想活的好,必须有壁垒:高门槛高利润,附带规模的不经济,及强大的人文/艺术附加值。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营销官,黄药师对品牌营销有很多实践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喜欢工匠精神的朋友,可以微信搜”DRWONG“,探讨和体验这个时代下,还在坚持工匠精神的群体代表。
所以,丰富的阅读量,有助于我们建立独立的思想,而不是被别人左右。你被洗脑,就是因为读书太少!
洗脑控制的方法上,还有一种药物控制法,能够起到重度洗脑作用。在生活中,有两种常见的食物,如果混合在一起,会产生这样的作用。想知道吗?阅读量多的话,我就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