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组妹子show了个很洋气的证书...从此我与PMP结缘
2016年的某天,在朋友圈里看到公司IT组妹子show了个很洋气的证书,便与她聊天,得知是美国的项目管理考试,还说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正在外企做公益类项目,想着能对工作有些帮助。而且刚在2015年考了个美国的注册礼仪培训师证书,想着再拿个美国的认证也蛮洋气的,就在IT妹子的介绍下报了光环,不久那个妹子成功跳槽到更好的公司,使我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
清楚记得1606班前两堂是杨述老师的课,又有知识又有颜值的男神声色并茂的讲述,让我迅速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第三堂听张丽考试讲课时我就彻底懵了,一个艺术类毕业高考数学只考了个位数的妹子看到“正态分布”的概念时,只觉得它认识我但我真不认识它……顿时心灰意冷,不知道自己付出的精力和金钱是不是值得……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工作也忙了起来,频繁的出差使我不得不延迟了学习的计划。
转眼就到了1609开班的时候,想着毕竟已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学费,虽然不太有信心,但不逼自己一次,不去试一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听过刘敏老师的课,更觉得做项目管理是一件太有价值的事情,加上自己有些做公益项目的情怀,想着如果能把科学的管理方法用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又给自己打气,继续认真学习起来。神奇的是,再听张丽老师的课时,觉得那些东西也没那么难了,自己也能听懂些了,于是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有了些许自信。
正式课程结束后就是模考,我的学习方法是第一次答完后把错题挑出来,弄清楚为什么错,那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从思维上进行调整,过几天后再把错题做一遍,然后把再次错的再挑出来,这样三次模考和最后几百道题的错题就组成了一个需要重点记忆的小题库。考试前休了两个星期假,每天刷题,参加小组活动,也经常和同学凑到一块儿过错题,彼此讲讲自己理解的地方,查缺补漏,日复一日的啃书,真有把书吃掉的感觉。
2016年12月10日,正式考试的当天。记得那天有点冷,早早到了考试学校,有点紧张,一边等待一边和同学们聊天。进了考场看到题,觉得更紧张了,因为自己被分到的是开始难后面简单的那套题,但是已经被逼上梁山,只有硬着头皮上!尽量冷静的去思考,有的题过于纠结就暂时放下,保证1小时完成50题并填完答题卡,开始后两个半小时,我的考场就有人交卷,一边赞许人家速度好快,一边稳定情绪保持自己的节奏,涂完最后一题的答题卡抬头一看,还有4分钟结束考试,为自己松了一口气。
考试结束后就是小组内对题聚餐happy的时刻,3个月艰苦的学习还有数次的小组活动已经让大家产生了革命般的友情,之前总是听班主任强调小组活动很重要,要尽量参加,自己经历过后才理解小组活动真的很重要,彼此相伴鼓励,一起成长,让每个人在“艰苦”的日子里都不觉得孤单。
等待成绩的过程是漫长而焦虑的,付出了学费考试费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包括两周假期,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投入都不少,如果考试没过可能要投入更多。但转念一想,其实学习的过程是最重要的,我已经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方法,认识了那么权威的老师和友善的同学们,收获已经很多了,证书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幸运的是,我最终通过了考试,虽然没有那么传奇的成绩,但一个曾经艺术类毕业曾经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能通过PMP考试,我觉得特别骄傲!这是离不开光环各位权威老师的教导,班主任耐心细致的督促和小组同学们无私分享与鼓励,当然还有自己的一点点小努力~
这就是我在光环备考PMP的小故事。我都行,你有什么不可以!
此文为光环国际PMP学员撰写,为保护学员隐私,文中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