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终有正果求贤令,三试孝公臣选君(八)
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卫鞅为何要三试秦孝公
秦孝公问长史公孙贾觉得自己的天赋如何? 公孙贾认为作为君上如果事事躬亲也是治理不好国家的。秦孝公苦闷自己也不想事事自己来,可面对秦国现在所处的困境,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解决之法了。小才倒是有一箩筐,可顶什么用!大才人家根本看不上秦国,没有大才,谁来提纲挈领?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老板就是自大的,老板就是事事必亲躬的,老板就是脾气最差的。千万不要把老板当神,也不要把老板当猪,老板就是一个普通人。但老板和员工的不同,老板得对结果负责任。就像个体户和老板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两个字“团队”。个体户是一个人单干,而作为老板就必须要有团队思维。
这个时候作为秦国最大的老板,作为一个刚刚从绝境出来的秦国君主,秦孝公他必须对秦国所有臣民负责任,他发觉可能连他最看重的那个卫鞅都已离他而去了。那其他的人虽然也还有,但都是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小才,所以秦孝公只好说,小才倒是有一箩筐,可顶什么用!大才人家根本看不上秦国,没有大才,谁来提纲挈领?
秦孝公对大才的要求是要做到高高山顶立,要有战略思维,并且能够提纲挈领,但做到高高山顶立的前提是必须先要做到深深海底行,你必须深入到一线,真正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真正做到了解战场,你才能够指挥战争。
秦孝公问长史公孙贾觉得自己的天赋如何? 公孙贾认为作为君上如果事事躬亲也是治理不好国家的。作为领导者来说事必躬亲绝非领导力!
道家的领导力是什么,就是无为而治,要懂得放权。事必躬亲的领导绝对不是好领导,自己干的很累,结果效果也不好。好的领导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从而具体的业务都由下属来完成,他只要制定战略、把握大方向,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培养下属,也不会让自己太累。
作为一个领导,贵有自知之明,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这些才能是哪些方面的,这些下属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
做领导不是说非要自己亲自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当你沉下心看到这里的时候,你是否有冲动想去看《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或者书籍来学习其中的管理知识呢?
其实在我们线上商学院中早有了这些,并且全都是大师兄本人的精彩点评,他引用了哈佛商学院经典的教学模式,从秦国出现的“危机”“用人”“变法”以及“变幻”等全方位的为我们讲解,带着我们从四个维度来看懂电视剧,从中学习用人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