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行①:长者的安定感

在台北的捷运穿梭,会有一种安定感,大概是混合了讲着一样的语言、交通便利、生活节奏悠闲、老店多、小吃多等等特点。
此处应有一首BGM: Sincerity is Scary(扔在歌曲列表中许久,坐捷运时偶然被重新拾起,曲风配着飞驰的自在感,意外合衬)
一个城市的老店大概等同于一个族群里的长者,足够的长者,能凝聚这个族群的智慧。而能存活下来的老店,基本都凝聚着某种美食的智慧。事实证明,台北的长者远比我想象多。
台北的许多公共场所(机场、地铁、艺术馆、博物馆等),年长工作者的比例远高于我在上海时所见,都带着阅人无数的得体谈吐,且不失亲切。在台北,我常常会看着长辈们工作的样子,想象自己在这些行业,一直做到退休是何种面貌。
台北的面貌也有一种时代感,会勾起我的回忆小时候成长的地方,街边都是不太华丽的小店、老店,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耀眼外貌。在台北车站附近的鱼翅饭、西门町的阿宗面线大快朵颐时,我竟然为朴素到不起眼的装潢感到开心,店面的样子和它的食物一样,这么多年也没有大变化,这样的普通,反而有一种为食物加分的效果。在士林的粉圆豆花店排队时,刚放学的中学生整齐地在我面前排队等候,脑袋里插入一种想法,是否他们的父母当年也是这样吃着这里的店呢?
因为长者们独有的温厚和道义(不少老店的美食价格都十年如一日,少有大幅涨价),我感受到来台北是个这个阶段,对我而言的完美选择,毕竟这是人生第一次单独的自由行。

△感谢这么多美食,奠定我台湾行的好基础,尤其小吃,选择丰富又美味,很多店大约10元-12元的价位让我当场目瞪口呆,可以敞开吃。离开台湾前的两天,膝盖处的外伤在发炎,我竟然奇迹般的拖着炎症去完了目的地,想来也是美食的疗愈作用。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