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3写作第三天 读书笔记 幕布+思维导图软件输出。
2019-03-23写作第三天 读书笔记 幕布+思维导图软件输出。
今天在和小伙伴的交流过程中对自己2019
年的学习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
2019年集火《学习力》《心智认知》,提
升自己跨领域学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收益
。最终目的是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学习
,并且把自己的学习应用于实践,提升自
己的个人能力,达到个人成长的目的。
应用领域《写作日更500》
今天和小伙伴学习交流的过程,请教了一
个关于做读书笔记的问题
头脑风暴过后,适合自己的用笔记方法如
下。
李敖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两本同样的书,
第一遍速读,
在速读的过程中把对自己现在有用的部分用美工刀或者剪刀剪下来,然后归类放好。第一遍只取自己所要阅读的内容。
第二遍是把归类好的内容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重点阅读。
个人观点是当时,这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针对性的挑选出书籍中,自己最需要的部分,20:80法则中,最重要的20%投稿80%的精力。
根据这个思路,自己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方式做了如下更改。
A1,书籍选择电子书。
A2,用电脑进行速读,选择自己对需要的停息。
A3,对重要信息时行截图保存,同主题归类。
A4,对归类后的重要信息,投稿80%的精力。
B1 用幕布对阅读和学习信息进行同主题的信息进行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避免碎片化知识太多,不成体系,而形成低下的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知识信息
是砖头,钢筋,木材,水泥,沙子。散乱的堆放是没有太大价值,
如果把这个材料在建筑设计图的框架里组成高楼,大厦,别墅。那么两者就是完全不同的价值了。
B2 在用幕布完成大量文字分类整理,归纳的基本上。
B3 在幕布文字整理的基础上,把不同的信息,用学习工具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同的信息,适应不同的知识结构。
B4 用不同的思维导图软件把知识结构输出,成为视觉化的信息
B5 把视觉化的知识体系信息,通过打印机进行出来,放入不同文件柜,贴上标签,标签注明,这个资料是用于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把可解决的问题细化。以可量化标准为标签内容的分类。
每日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以致用,如果每天的学习都没有用起来,那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学了没有用起来=没用。那么这次的学习就成为的负债式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有收获,却没有进行总结,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的价值=没用。一些似似而非的意识经过遗忘曲线的周期,就会彻底遗忘,就有没有学习一样了。)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9012031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