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
查看话题 >灵异豆瓣脱水贴- 转世的猫
这是我在灵异豆瓣小组的帖子脱水改编而来的故事。今年陆陆续续的整理了一些故事,改成了一个灵异故事集《絮玄怪录》。这些文章我也都陆续发表在豆瓣读书了。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31267936/chapter/109797199/
絮玄怪录之三—猫
前些天,我正在开会,突然手机收到一条推送,一个豆油问:我家的兔子去了,我想知道宠物能转世吗?我还能再遇到它吗? 看到留言,我有点恍惚,我想起了我的猫,不,准确来说,是我妈妈的猫。
今天讲的猫的故事,和我的母亲以及她的猫有关。
那大概是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春天。阳光晒得人暖烘烘的,柳绿花红,生机勃勃。那天我放学回家,听到屋子里传来弱弱的猫叫。打开门一瞧,嘿,一只小小的狸花猫蹲在我家博古架的高处,正低头睥睨着我,一副威风凛凛的小模样。它有一双圆圆的金色的大眼睛、四耳、麻花的毛色、长长的尾巴,尾巴尖有一团黑色的圆球形状的花纹,此刻正垂下来,轻轻摆动着。
我说,妈,这猫哪来的? 我妈说,我捡的。我正在买菜呢,它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了,就对着我叫啊蹭啊的。你看,崽崽是麻花色的(我家方言,意思是说毛色斑驳,不是吃的麻花),像不像只小老虎?
就这样,并不喜欢猫的妈妈收下了这个小脑府。猫已然有了自己的名字,大名李花花,小名李崽崽。
说来也怪吧,我以前一直觉得妈妈并不喜欢猫。我记事以来,并不曾看她对猫显示出多大兴趣。
可是奇怪,她对这只猫好到让我都妒忌。这猫每日必用鲜肉喂养:活虾煮熟,要去壳;鲜鱼煮熟,要去刺;偶尔还喂泥鳅,我妈亲手用个小奶锅嘟嘟煮一盆泥鳅,一直守着煮到泥鳅段酥软喷香。
猫呢,对我妈也分外亲热。白天懒在屋里,只要晚上我妈一回来,它就不知从哪冒出来,谄媚地蹭上去,一声“喵”简直嗲得要把人心叫化了。
猫一定是把我妈当成它亲妈了,也把自己当个人了,它每晚像个宝宝似的挨着我妈睡觉。我妈说,这猫可懂规矩了,睡前还知道洗脚呢。原来,我妈妈在床边上放了一张毛巾,猫上床前先直起身来用前脚在毛巾上蹭干净,再跳上床把后脚再蹭干净,如此三番,才乖乖盘成一个麻花色的猫虾,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呼噜噜声,睡在妈妈身旁。
岁月如梭,六年荏苒。我考上外地的大学了。走的时候,我妈送我去火车站,她说,你去吧,好好读书,妈妈有崽崽陪呢。我心里一酸,转过头的时候眼泪滚了下来。
就这样,四年春秋。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老了,李花花呢,也是只十岁的古稀猫了。
李花花活力大不如前。以前轻轻松松可以跳上博古架,现在已跳不上去了。不过它依然喜欢偎着我妈睡,睡前依然知道自己擦干净爪子,一如它小时候那样。它还添了新病。它的肠胃无法正常分泌一种消化酶,每天非得喂三次含消化酶的药膏才行。于是,我妈每次吃饭前必然先喂它吃药,一面喂,一面哄,格外细致。
这一年,我开始上班了。这年冬天好冷。数九过,很快便是春节了。大年三十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奶奶家团年,我妈不等春节联欢晚会看完,就急匆匆要回家去看崽崽,亲人们怎么也留不住。不论他人怎么劝,我妈只说,还没喂崽崽吃药呢。
匆匆忙忙回到家,猫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谄媚地迎过来蹭脚。 我妈表情立马变了。低声“崽崽崽崽”地唤着,可猫依然没有出现。很快,我们在阳台上找到了猫。猫蜷成一团,安安静静,身体却冷了。
那天我妈守着猫冷冰冰的身体,哭了半夜。第二天一早,我妈肿着个眼睛,把猫裹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布包包里,带去郊外埋了。
猫今生的故事讲完了。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因为我妈特别喜欢这只猫。后来,我才知道并不是这样。
对于妈妈来说,这只麻花毛是独一无二的。
原来,在妈妈读小学的时候,也养过一只麻花猫。那只猫黑脚掌,大脸盘,四耳,一对金色的大眼睛,长长的尾巴顶端有圆圆的黑色的花纹,就好像顶着个小球球。这猫非常通人性。妈妈每天放学回来,甫一开门,那只猫就会出现:有时候从屋顶上跳下来,有时候从柴火垛里探出脑袋。
那个年代人都很穷。妈妈家里也不富裕。猫基本上是吃“猫猫饭”,就是用晒干的小鱼干拌着白米饭。我妈心疼猫,每次都偷偷的多拌一些鱼干进去。后来被外婆发现,拿起扫帚一顿打。在后来,妈妈就去泥滩里捉泥鳅煮来给猫吃。
那猫也特别听妈妈的话。妈妈晚上住在阁楼里,写完作业只要对着窗外叫一声,它不一会儿就从天窗里跳进阁楼。妈妈说,这猫特别懂事,知道自己爪子脏,每次跳上床前,都先在挂在床头的粗布上蹭蹭爪子,先直起身子蹭前爪,再跳上床,蹬蹬后爪;然后过来讨妈妈的抱抱,这才蜷在床角睡觉。
娘亲升上中学了。猫还健在,只是老了些。那一年粮食歉收,家里每天都喝稀粥,妈妈是瘦了。可妈妈每天早晚还是去河捞小鱼小虾还有泥鳅喂猫。那麻花毛因为妈妈喂得好,毛色依然油光水亮,如一匹缎。
秋风过了,便是冬天,天一天天短了,很快便是过年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可以凭票换得半斤肉半斤油;小孩折半。我妈妈就盼着过年呢,过年就可以吃上香肠和腊肉了。
三十晚上,外婆端上了香肠和腊肉。妈妈本来想吃,可转头看了看自己尚幼的弟弟妹妹,和日夜操劳的父母,她又放下了筷子。是啊,一家那么多张嘴,那点肉哪里够吃呢。妈妈咬咬牙,只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吃肉。
可是妈妈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夜间还是饿呀。这天晚上她一个人回到阁楼饿着饿着就忍不住就哭了。猫仿佛懂她,比平时更乖了,跑过来用脸蹭妈妈,舔舔她的脸,还发出呼噜噜的声音一直睡在她怀里。妈妈哭累了,便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猫不见了。妈妈隐隐感到不安,可又说不出为什么。整个白天,猫都不曾在家里出现。摆好的小鱼饭不曾有吃过的吉祥。 傍晚,猫仍然没有出现。妈妈急了,在猫常去的地方四处唤了许久,却听不到往常那熟悉的“喵”作为回应。寻猫期间她还遇到几个街坊,一番打听,都说没见到她的猫。
入夜,妈妈闷闷不乐地爬上阁楼,还没点灯,就听到一声熟悉的猫叫,“喵”。就着月色,妈妈看到花狸猫趴在窗台下,一动不动,只是喘着气。妈妈吓坏了,赶紧点灯;这才发现花狸猫好像受伤了,趴的地方殷红一片。麻花色的毛染了血污,已看不出颜色。 猫看到她,挣扎着想向她爬过来。妈妈赶紧抱起它,想看看它哪里受伤了。可是猫似乎伤得太重了,它虚弱得几乎连头都抬不起来。妈妈哭了,心疼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眼泪啪嗒一滴滴滴在猫身上。猫在妈妈怀里微弱的咕噜着,好像在安慰她:不要哭了,我不是还在吗。
没过多久,花狸猫就在妈妈的怀里去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在窗台下捡到了一截香肠,干干净净的,上面有两排细小的牙齿印。妈妈很是诧异。后来听一个邻居讲,原来那天早上,猫偷偷地跑去另一家人阳台,用爪子去勾挂着的香肠,刚刚咬断一截,不想却被人发现了。那家主人,一边骂一边抓起竹竿,狠狠地打了猫。猫受伤了,可是还是挣扎着顺着房顶跑了,它跑的时候拖着一条腿,一瘸一瘸的。邻居讲,我正在阳台上晾衣服,可不就看到了吗。
听罢,妈妈又是愧疚又是伤心。她知道了,猫是为了她才去偷了别人家的肉。因为那天晚上她抱着猫,说了自己饿,说了没肉吃的苦。 妈妈好后悔。如果不是她告诉猫,猫就不会去偷肉,也不会丧命。
后来,妈妈用小木盒子把花狸猫殓起来,在河滩的一个僻静之处埋了。她一边埋,一边念叨,猫猫呀,如果你来世还是猫,你一定要来找我啊。我会给你取个名字,我会给你喂好吃的,我会好好待你,一直到你老。一定要遇到我啊,一定啊。
后来的事情你们应该能猜到。我妈说,崽崽就是我以前养的那只猫。我见到的时候就知道了。我说过,我要好好待它直到老。如今心愿已了。
从那之后,我妈妈再也没养过猫。
后记:
四耳猫据说是四川简州猫的特点,在耳朵里有一块小褶皱,看上去像耳朵里又长了一个小耳朵,所以才叫四耳猫。
都说万物有灵。我信的。缘分是时间也带不走的牵绊。白驹过隙,如果连这一点温情也不曾有,该多寂寞。
李花花。谢谢你,整整十一载,四千多个日夜的陪伴。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见,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