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已经注定的存在,觉醒自我后该如何自处
当下现实的客体这一半掌握在命运的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而主体这一半是我们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 主体也是被尚未知道的事物塑造的,所以主体已经注定,那么说明命运也已经注定。何况人所处环境也是由客观规律所形成,也就是所二者皆由前时因造就今时果,所以可以这样说,人的存在是被注定的。 但因为自我的存在,也就有一种假象,个体能够掌控命运一样,其实总得来说,就算个体意识到了自由,也是命运给予的局限注定自由。 所谓的努力改变现状,本身也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所以人的一生不管如何挣扎,不管做任何的改变始终是被命运所塑造。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尽力去理解这已经注定的一生呢? 当然我并非因为叔本华才得出的命运注定结论,甚至在我少年上初中时就已经有一个大概的模型,所以所谓命运注定的论断其实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伏笔。 为什么说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因为作为起始的因:为什么人类要存在,为什么我要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存在。
并不由我们自己决定。作为个体的我们只是作为结果,一诞生就存在了。 诞生作为结果,那么什么是起因呢? 如下是百度百科对叔本华的一些概括 命运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表象间受到因果律的影响,而表象和意志间没有联系。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确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人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样一种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可以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 叔本华的这种决定论受到了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 我认为人要思考人生在于:人是作为主体存在,人强烈意识到自我,肉体的和精神的痛苦都会强烈反馈于自身,所以人就必须以个体的思维去思考个体于这个宇宙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自处。 因为会痛苦,因为会欢乐。 因为人是作为个体以个体立场存在。 而人的自然趋向是个体的幸福,也就是肉体和精神的共同舒适愉悦,并且趋向终其一生的舒适愉悦。 所以,尽管自我意识作为注定的自我意识,个体的自由意志也只是所谓的自我意志。 但展现在人眼前的是,已经过去的过去,处于当下的自己,以及可能的未来。 尽管人整个生命已经被纳入固定的轨道。
所有的一切遵循因果律,所以,我们存在作为一个有起因的结果,那么这个起因就是作为一切的根源,根据因果律那么就可以推测注定的结果。 我们的存在,以及符合因果律的存在所处环境,一切遵循因果律,所以人的整个存在被限定在因果律中,起因不由我们决定且已经被决定,那么命运是注定的且不被我们所决定。 命运注定的事物尚未发生,所以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就可以自行改变未来的命运,但这个改变其实也是起始于最初的因,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质的自由意志。
人始终处于命运的限制之下。 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类,是只感受到作为结果的痛苦与欢乐,所以不管命运如何,我们活在当下,当下的我们也一直感受的只是已经存在的结果。 人的整个存在趋向于每时每刻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活着的状态就是当下处于的每时每刻。 所谓活着,也就是每个时刻的现在。
那么不管命运如何,只要当下的个体感觉到幸福,那么人的存在就幸福。 自然趋向就是现时现刻的肉体与精神舒适愉悦,而作为长久的幸福也就是整个人生过程中的肉体精神舒适愉悦。 过去的出于现在的科技以及个体的能力不能穿越,也就作罢,当下的也已经发生,那么我们所思虑的一切也就是未来。 下一秒也算未来,人一直活在当下现时中,且一直在谋划未来。假如此时此刻我因为某种事物,抑或处于某种状态忘记了时间,那么当下的状态也大大延长了,这时我们感受的痛苦亦或欢乐也是大大延长了。 所以,幸福也就是欢乐,处于忘记时间的欢乐,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人生,处于忘记时间的欢乐越多,也就是越幸福。 痛苦亦然,忘记时间的痛苦越多,人生也就越悲惨。 假若人一直处于谋划未来和沉溺过去,除非这个人可以享受谋划未来或沉溺过去的状态,不然,一直瞻前顾后,没有丝毫肉体的舒适愉悦,没有任何的幸福可言。这样倒多了内心的痛苦,不安焦虑恐惧郁结等。 幸福一生,也就是一生都处于忘记时间的欢乐之中。 人只有把当下的欢乐延长,那么幸福快乐也就被延长了。 人只活在当下的状态之中。
然而,不满现状是人的一种常态,也只有改变,人才能感觉到存在,不管是什么在改变,外在事物亦或内在思绪。
所以,人的幸福显然是一种悖论,除非人随遇而安,也就是说人生任何一种处境,任何一种状态,也都感觉欢乐,把人的存在整体当做一件欢乐的事,不然,人生说到底大部分人总是痛苦郁闷居多,不能幸福啊。
好吧,这里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被存在起因注定的未来还未发生,所以人以自我意识个体存在的未来是未发生,也就是可以改变。 那么既然已经知道趋向就是幸福,所以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就应该为那被局限的未来付出行动。 幸福,肉体精神的舒适愉悦作为结果,人综合已经存在的过去,正在发生的现在,通过个人的努力求取一个幸福的未来,这就是人活着的唯一使命。 既然一切已经大概清醒明了,至少现在没有什么新的结论指导,人应该如何自处呢?
满足现状毫无疑问,人只活在当下,因为知足常乐。 但人生毫无疑问是漫长的时间段啊,所以谋划未来也同样需要。
人被塑造的本性,人所向往的生活被命运决定了。 渴望什么就追求什么,从心所欲。 所以,
满足现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无为而治,安心生活,直到终结。 谋划未来:适当努力,尽己所能,勇往直前,按需供给,有求必应。 也就是所谓的劳逸结合。
个人本性: 追求真理,争取看到生命的终极,宇宙的终极。 享受以及拓展享受其他一切能够享受且乐于享受的欢乐。 但人生命是有限的,不说现实物质的局限,个人思想也同样被局限。 我们整个存在有了起始的因。 整个存在,也就不是什么自我意识纯粹的存在,都是有限的被注定的。 那么整个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尽管可以凭借自我意识否定一切所谓的意义。而且就算真正有某种意义,也同样可以被否定。 我们的存在究竟值不值得如此费尽心力而且很有可能痛苦的存在呢?
对于我来说或许值得。 因为我想知道终极,一切的终极,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否抵住现实痛苦的侵袭,如果以后悲惨一点的话,但几乎毫无疑问的是,我依然向往着幸福,打算且正在努力走向幸福。
而且,就我旺盛的求生欲来说,这一生恐怕注定漫长。
如果一切遵循因果律,那么起因已经注定,人所居住的环境也是一个起因的结果被注定。 那么整个人生命就是别因果律早已支配注定。 假若人注定悲剧,终生思想也不注定能开悟,那么个体的悲剧也就无可避免。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幸福,那么他就是注定幸福,如果痛苦一生,那么他就是注定痛苦一生。
简而言之,所有人被命运所裹挟,无法自主,任何际遇任何所遇到的事和人,以及任何你拥有的物莫不是命运所给予的。
你的一生是怎样的,那么你就注定是怎样的。
至于人有幸思想超脱,悟到了一些命运的轨迹。
那么就要尽可能的对世界对一切进行全面透彻的认识,然后依靠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幸福,尽管这个决定已经被注定了。
也就是这样说,若人的自我打算超越一切,那么我们的幸福就应该被自己所决定。
自认为幸福,那么就幸福。
在此之前,先把这个世界认识透彻。
至少,不应该被人可以不需要的事物阻碍幸福。
正常情况,一个幸福的意志加上健康的身体,便幸福。
极端情况,一个幸福的意志加上病痛甚至绝症的身体,便幸福。
由于肉体本身的重要性,维持健康的身体几乎可以和清醒的意志同等重要。
至于其他事物,则没这么重要。
当然如果一个事物或者人被个体强行提升地位,比如父母伴侣子女,比如金钱权势房子车子这的确是大多数人会做的事,这完全看个人选择了。
常规而言,父母伴侣子女都是被视为重要,金钱也是。
至于其他,则看个人选择以及个人能力所及。
总而言之,幸福是很难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人一直处于命运之下。
所以,所谓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人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不是浅薄的随波逐流,而是如水一般顺畅在命运的碾压下从容自若,怡然自得,稳步前行,直到生命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