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小贴士:如何欣赏戏剧
作为非专业观众,我们进入剧院欣赏一部戏剧,如何判断它的好坏呢?
实际上,方法非常简单。广义上的戏剧包含电影在内,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可能很少去剧院看戏剧,但我们经常去影院看电影。我们基本上可以用欣赏电影的眼光去欣赏一部戏剧。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剧本、舞美、表演、导演这几个角度去欣赏一部戏。
01 剧本
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剧本是戏剧演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基础。
剧本的好坏,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判断:
第一层:有没有把故事讲清楚。
任何戏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讲故事。
既然是讲故事,当然先要把故事讲清楚,让观众明白前因后果经过。
倘若一个剧作家写了个剧本,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这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怕剧作家本人以及他的拥趸或评论家将剧本夸到了天上去,那也改不了这是一堆臭狗屎的事实。
第二层:有没有把故事讲好
讲清楚一个故事很简单,但要把故事讲好却很难。这方面评判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逻辑是否严密,出场人物是否必须,行动和对话是否符合人物身份,人物行动是否能够推动情节发展,人物自身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是否获得成长,等等等等。
在这一个层面,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完全可以把以往看电影、看小说的经验移植过来,作为评判的依据。
第三层:有没有引发观众的思考
著名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说过:“思考是人类的最佳娱乐。”
一个好的戏剧创作者,应该将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对大众生活的体验和关注,在剧场中通过戏剧表现手法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对于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环境进行反思和认知”。
如果说,讲好一个故事是剧作家最起码的专业素养,那么让观众收获思考,则是剧作家理应追求的目标。
一流的剧作家既能讲好故事又能引发观众的思考,二流的剧作家仅能够讲好故事,三流的剧作家连故事都讲不好。
而最下流的“剧作家”明明连故事都讲不清楚,却最擅长故弄玄虚把自己装扮成哲学家。
02 舞美
舞美是舞台美术的简称。
这是个很大的概念,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化妆等,都能归纳到舞美这一概念中来。
20世纪早期以及更早之前的舞美追求写实,务求将真实的世界复刻到舞台上去。
而在20世纪之后,随着现代艺术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兴起,舞美设计的理念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有些戏剧,尤其是严格遵循“斯坦尼”表演理论的戏剧,依旧在追求舞美方面的极致写实。
比如各个版本的《雷雨》,所有的背景、道具、服饰,无不复刻20世纪30年代,务求让观众“穿越”回故事发生的年代。

有些戏剧,在舞美设计上极度简约、抽象,甚至全凭观众意会。
比如由北演出品、方旭改编、导演并演出的话剧《二马》,整个舞台除了吊着的几十顶女帽、几块幕布,便只剩下几张椅子、一架琴。而道具更是寥寥无几,除了旅行箱、报纸、一只像小猪的布偶狗和两个按铃,别无他物。演员无论是喝茶、用餐还是搬箱子,都是空手演出。这样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抹掉了一切时代环境特征,让人更易与当下产生联想。

不管是写实还是抽象,舞美都应该为故事服务。倘若舞美不能充分契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情节,或者不能有效向观众传递故事的内涵,那都是失败的设计。
03 表演
关于演员的表演,我在早前的两篇“观剧小贴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间离”》中已略有提及,感兴趣的读者搜索我的日记进行了解。
戏剧演出有其特殊性。除了极少数口袋里不差钱的,绝大多数观众距离舞台有一段距离,很难看清舞台上演员的细微神态和动作细节。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肢体动作要比在屏幕上幅度更大一些,台词更是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让观众觉得人物真实可信的基础上,适度夸张。

习惯看影视剧的观众在一开始观赏戏剧的时候,对这种“舞台剧风”、“话剧腔”的表演方式会感到不适应,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那么,在习惯之后,我们怎么判断表演的好坏呢?
有两个最基础的判断标准:台词是否清晰,表演是否有感染力。
台词清晰是对演员最基本的要求。戏剧表演的效果起码有一半是在台词上。演员的台词绝不能含混不清,语速也不能太快,一定要便于观众听清并理解。
而表演是否有感染力,这个判断标准看上去很抽象,对普通观众来说很难于把握。实际上坐在台下观剧的时候很容易感受道。
有感染力的演员能够在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随着他的表演或喜或悲。只要观剧的时候别玩手机别睡觉,一场戏看下来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04 导演
导演是一场戏剧演出的核心人物。
他负责解读剧本,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演员、确定舞美、指导表演等一切与演出相关的工作。
因而,判断一场戏剧的导演水准是高是低,我们看整场演出的效果即可。
如果提前看过剧本或原著,可以将实际演出和原作进行对比,看一看演出有没有展现原作的精髓。如果有改动,则看这样的改动是好是坏。
如果没看过原作,那就看舞美,看表演,看整场演出的节奏,看你是否能够津津有味地看完整场戏。
所以,如果看一场戏觉得浪费了口袋里的钞票和宝贵的时间,导演一定要背最大的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