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苦旅-异乡人的心灵治愈集三:零基础学画-“画”茧成蝶的艺术魔力
人生开始进入一个不能掌控的下半程后,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有些事以为可以不惑,淡然处之,但一笑背后,被岁月磨成的茧,裹得透不过气。偶然听说狮城有零基础涂涂画画的地方,于是想尝试这种语言无法诉说的艺术表达方式。
狮城南艺、拉萨尔艺术学院有专业学习书画的地方,也有一些凭个人兴趣开设的工作坊,甚至没有任何基础要求的涂鸦或者艺术治疗工作室。如果想尝尝当画家的滋味又没有任何绘画基础,或者仅仅是宣泄垃圾情绪,零基础画画或者艺术治疗工作坊真的是个很好玩的开始。
亚克力颜料经济实惠、快干、易改、无味,可以自由发挥,于是成了首选。正儿八经的画画,光调色坐一个礼拜都弄不出透亮的蓝天白云,灰蒙蒙的一塌糊涂,并不像想象的有趣。其实,我学画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沙龙,开始只是去吃吃东西、聊聊天,在艺术的氛围中或许还能结识同好。有的人虽然是玩着开始,却也发掘出了天分,零基础开始竟也有模有样,从临摹到挥洒创作,甚至慈善捐赠,不亦乐乎。
一向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开始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素材,老师说画不了的从来不去尝试,认为这样基础才能扎实。在看到别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时,感受到的只是无趣,颇受打击无奈之余,懒得去了。后来又去尝试了艺术治疗工作坊却大不同,这里的涂涂抹抹、撕纸堆沙只是情感和情绪的记录,关注点并不在成品,也不会教授绘画技巧和听到美学评价,大概只是倾听内心的声音,沟通的桥梁罢了。
在去过几次艺术治疗工作坊宣泄情绪后,应邀参观了原来零基础学画的小伙伴的家,颇为震惊的看到里面挂满了她自己画的各种花鸟、动物、风景亚克力装饰画,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她笑嘻嘻的说老师也说她画不了,但她选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素材,没有不听也没有全听老师的,画画停停,有时自己画,有时求老师指导,因为画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素材,才有动力和兴趣,所以一直坚持下来。
在小伙伴的力邀下,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画室继续尝试。不知道是因为去了艺术工作坊聊过之后释放了天性,还是因为受到了小伙伴的启发,我第一次拒绝了老师的指点,选了一幅自己喜欢的素材。结果依然是走样的色彩堆积,但自由发挥后,竟然酣畅淋漓,看起来五彩斑斓的色块脱离了临摹的原作,有了几分梵高的意思,小伙伴们连说这种画猫类虎的自由画法也挺好,是我自己。老师竟然也破天荒的点头,不过还是忍不住提起笔,在我的大呼小叫制止声中点上几抹亮色,才让我心满意足、颇为得意的拿回去给朋友和家人炫耀。似乎这一次的自由发挥,有着“画”茧成蝶的魔力,画完之后,终于透了一口气过来。
年迈的妈妈看到我手机发的图片,非常兴奋的留下音频说:“我就知道你会画,只是小时候没有机会,你画的真好”。在知天命之年听到倍受病痛折磨的老妈的话,我忍不住璨然泪下。如今在这世上,依然还是妈妈懂我。而且我曾以为离了我不行、最软弱的妈妈,晚年在几次手术后,竟然拥抱了自己一辈子挣扎对抗的像流沙一样的焦虑情绪,开始享受当下。在养老院里,出乎意料的学会了用手机上网浏览,与我跨越时空、远隔千里交流,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在心满意足的画了一次梵高意境的画后,我忽然产生了更大的学画兴趣,以为自己会在自由尝试的路上潇洒狂奔,不知道为什么再也没有画出那次的感觉。
我依然是那个把蓝天、鲜花画的一塌糊涂的我。不过,似乎开始享受与别人一起嘲笑自己自不量力的各种尝试,甚至主动求老师帮忙点上一抹亮色,不再惧怕评价。好在,亚克力颜料画并非画下去不可挽救,其实想改都可以改。
在又去艺术治疗坊堆过一次沙子后,忽然觉得,抓不住的流沙,还是让它静静的流过指缝。躺下来,扩大与流沙的接触面,即使陷入其中又何妨。不如享受与流沙接触的感觉,躺平打个滚,还是可以爬出来。
有机会画自己喜欢的有自我风格的画真的是人生一大乐趣,即使临摹不出梵高又何妨。因为画如果目的不是拿来卖,除了给别人欣赏,终究是挂在家里自己喜欢看才好。只有自己喜欢了才能坚持,而且肯定会有人欣赏,比如我老妈,说不定,我也可以画好呢。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
F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17 14: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