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想象的产物,是在生物学与哲学尚处于低级阶段时的产物。
——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是大刘喜欢的一本书。作为科幻作家的他,将这本自然科学的书放入排行版,想必是敬佩和感动50多年前这位非凡女性所提出“征服大自然”这一狭隘人类意识的错误。 去年在英国克拉克奖项的获奖感言上,大刘说道:
“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
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
那时的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
能够看到银河。
在我的眼中,
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
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还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充满敬畏之意,才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石。 作者卡森女士站在前辈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写的这本书,打开了人类环境的意识。 这本书所提出的人类环境各种因素是相关连接的,喷洒农药看似短期内消灭了农业害虫,但最终其毒害性也会落到人类身上。这个观点或许现今的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但1962年此本书出版时,所造成的争议和轰动,我无法想象。也看到,人类开始注重自然,开始慢慢的抛开“征服自然”的观念,也只有短短的不到60年。环保的大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次出差,我深入到云南景颇族的山寨里。他们敬畏山里的大榕树,把它当做自己的祖先神灵,去爱护它和保护它。那种对神灵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是我第一次看到人平等对待大自然。 敬畏并不代表害怕,而是明白尊敬也是对自己的爱护。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