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影沙龙“感官化的2018”投稿作品汇总
折腾了快一个月,“感官化的2018”终于要出结果了。本次活动共收到24件作品,放映员将去年“一次离别”活动中的一些作品也纳入其中。
本次收到的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作品。生活的日常片段,不加修饰的粗砺感,真切的生活的温度,那些平凡,甚至有些稚拙的美好。捕捉的一瞬,哪怕是最普通的一瞬,也可能是最令人动容的,真正的生活的美。
本次活动,为体现评测的多元,放映员请来三位工作背景各异的小伙伴担当评委:一位画家,一位编导,一位会计,加上放映员。共同评出各自最喜欢的作品,并加以排序,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文末有“感官化的2017”的传送门
作者:,
这是一组多图的摄影作品:请点击观看
《静止:黑与白》,作者:魏宇昊Alvin
题目《静止:黑与白》2018年一段比较丧的时间,看什么都是一片灰蒙蒙的感觉,心境十分压抑,找到当时随手拍的几张照片聊表纪念。
从豆瓣上发现秘影可以说是找到了一处调节心态的角落,希望2019会更好。
— Alvin

作者:3根杠じ
这个春节唯一的希望。同样,也是那么绝望。

作者:飘
这是一个PPT:
感谢你让我懂得什么是包容
感谢你让我懂得什么是谦和
感谢你让我懂得,
一个人的内涵不仅仅表现在读了多少文学,
看了多少文艺片,亦或是喜爱某种音乐,
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作品《2018》,作者:Jolita
这是一组PPT,放映员已将其转存为图片:请点击观看
作者:EEEEEEcho
pic1 - pic5 @HK 对香港的熟悉程度快要赶上家乡了,尤其是在中环狭窄陡峭的上坡路上,常常给我一种重庆的错觉,只不过行色匆匆的人群滴滴答答的红绿灯和耳边叽叽喳喳的港式白话感取代了‘勒是雾都’的江湖气息。
pic6 - pic15 @成都 去年过完年在成都的朋友家赖了很长一段时间足足仨月。每天除了去驾校学车之外,就是自己找地儿瞎逛等朋友下班。说实话,我一个人最爱呆的地儿就是锦里和武侯祠了。什么都不做,就一直慢悠悠地走走,走累了随处找地儿坐一下,看看这些因为入乡随俗而变得悠闲许多的的旅游人群,看看那些日复一日打扫清洁和卖串串的工作人员以及巷子里窜来窜去的猫猫狗狗,觉得嗯,成都真美好啊,我老了还是想要回成都住啊。
这是一组摄影作品:请点击观看
作者:Kurumi
这是一组短视频:请点击观看
这是一组别具匠心的摄影作品
分为三章:视感拼融、失焦 I 无声的生命欲、生命



作者:驰哥
这是一个短视频:请点击观看
《》,作者:储畅
《》 如果没有“红”这个字,我们看到的还是同一种颜色吗。
追逐月光的,总是觉得爱日光的过于世俗。
追逐日光的,总是觉得爱月光的过于清高。
然后呢终究欣星辰都将陨落,我们还能追逐什么。




作者:丁典


作者:好想唱一阙歌叫你认清楚我
这个是在阿坝的路边上拍到的,他每天都在这里,睡觉应该也在这里。手机拍的像素低


《归家》,作者:侯玉书
这是一个短视频:请点击观看
作者:空白控
色达五明佛学院——讲经堂
摄于2018/4/13 “潜静”



《eudaimonia》,作者:明瑶
作品说明:本次作品采用摄影+ps创作为gif动图效果。时间永恒,赋予万物分分秒秒。一秒钟是瞬间,亦是永恒。灵感源于阅读时在书中看到希腊语“eudaimonia”一词:(指能够开发出人体全部潜能的一种状态)。生活的幸福并非在于物质的堆砌,而是对于自身当下状态的敬畏感与尊重。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生活方式,故在这一秒时刻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状态。回顾2018,感恩自己的每一次付出,每一趟旅行,读过的每一本书,遇到的每一个人。

作者:印祖宁
2018过得挺磨合的,整个一年感觉都在接受现实的挫败和身体带来的疼痛,这副画画于下半年9月份左右,那时的生活趋于平静和稳定,但在之中反而会比2017年当来到成都时的兴奋和冲动更加有思考力,在平静的等待中其实有更多东西值得去品味。这幅画里面用到的材料有:油画颜料、金粉、亮晶晶的小圆片(不知道叫啥东西)、指甲油。 没有多大的期盼,只希望2019身体健康一点(因为身体不好2333333)




《2018 - 2019扶贫在路上》,作者:媛媛YOLO

作者:糖果布丁

作者:重命名第一天

《我的2018年》,作者:Daisy
我的2018年是关于我和他们的琐碎故事。
和大金毛“彩彩”过年,到“爱之家”遇见心爱的小狗而不能养,领养了三只小猫kiki、Koko、Miumiu,见证了5只小狗的出生和死亡,接受泰迪“豆豆”的照顾,认小可爱“西瓜”当干女儿。

《斜阳》,作者:英子

《娱乐至死》,作者:AKA-FK$K¥
我是影视编导专业在学的,这是个18年下半年拍的一个短片作业叫《娱乐至死》,带有自己的实验性在里面,如题是波兹曼带来的灵感,也是我自己对上半年暑假(假疫苗,滴滴司机,洪水…………)最直观去感受这种信息爆炸下一次次热点更新对我的影响,我觉得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生存死亡在旁观者的眼中,只不过是一次次的信息交互和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一波热点过后紧接着又是下一波,人们一边每天都说恶魔在人间,不过只是发泄的端口,通过互联网,所有东西放上案板不过就是一道道快餐,死亡,生存,灾难都不重要了,遗忘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片子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没处理好,是自杀哪儿我想做两段,一段真实一段幻想,交叉蒙太奇,结果拍摄的时候太急了忘记了 ,后头也没办法去补了,就这样子。 我觉得邮件传文件太慢了,就用度盘链接了
这是一部短片,很遗憾上传视频,审核未通过,无法在线观看
这里提供一个度盘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QJHlZo0R9yV06-1pNkfsg
提取码:jn8o
作者:清松
如果用分数表达1年,其中分子是1,分母是年龄,那么2018年就是我的五十一分之一。时光飞逝。
回忆我的2018,有这样几句话出现在脑海:
日本导演中村高宽仍然在寻找什么是电影
我们最大的无知就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福祸一如
回忆我的2018,有这样几个画面浮现在脑海:
海边,湿凉的沙滩,旭日,激荡的海浪
铁匠的放映室,窥视/审视/感受比利时单亲家庭三日的生活
具有贵族气质的犹太裁缝、他的母亲、他的美丽女儿、法国无知少年法奸
人性的五味杂陈,人性的张弛交织在一起
无所谓好与坏,无所谓对与错,只是交流的维度不同罢了
——清凇的2018
作者:刘昌凌
这是一个短视频:请点击观看
这就是今年电影沙龙“感官化2018”活动的全部作品了,感谢观赏!
欢迎大家来年继续参加!
“感官化的2017”投稿作品汇总传送门,召唤中
点击进入:Part I
点击进入:Part II
点击进入:Part III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