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孩子! 你只需要这三招!!
埃里克森深圳分院推出的《智慧型教练父母》课程开启。我们从三天课堂的精彩瞬间中,节选部分内容分享。激发学习智慧,升级授课技艺!
教练型父母
过去的事情是没办法再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就只有当下和未来,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历史”,就不要把注意力专注于过去,这样会让我们陷入“当初应该” “如果那时候”的懊悔当中,我们应该聚焦于未来!
告知别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尤其是你在给别人“建议”的时候,潜意识中你的“位置”就比别人高,你期望别人能够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赶驴推磨的事是没有积极性可言的。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形式去“告知”呢?
如果孩子不想吃饭,那么与其强硬的告知孩子必须吃饭的话,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孩子自己说出你想表达的才是上策。
发问同告知相比,对话两者在位置上是不同的。告知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发问是把选择权交给回答者。相比而言,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教练型父母就是通过发问的形式,让孩子聚焦于未来。

四计划性问题
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期望你孩子达成某个目标,但孩子却没有按照你计划去执行。
这个目标计划只是你单方面“要求”,孩子并没有参与制定。意愿度是不会高的,谁又会做自己不了解又不喜欢的事情呢?
这时候应该用四计划性问题工具,简单来说就是:
● 你想要什么?
●为什么这个对你很重要?
●你如何知道你达成了结果?
●你如何达成它?
初听起来好像很笼统,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系统化的提问。
首先确定“目标”,
其次是确定“目标”的重要性,
具体化“目标”使“目标”变得清晰,
如何迈出第一步去做。
通过提问,和孩子共建计划,引导孩子不断走向正向才是智慧的父母。

建立“亲和”
为什么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让你觉得舒适的有效沟通是怎样的呢?
身份上的平等, 温言温语,说话在同一频道。 沟通过程很轻松愉快,坦诚相待。 认真倾听对方讲述内容并给出回应。 尊重,包容各自所说的话。
为什么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则是
“回来这么晚,你作业做了吗?”
“考试考了多少分啊?”
“赶紧吃饭,吃完写作业去!”
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到底有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位置上?
说话的方式,有没有尊重孩子?
用孩子听得懂的话与孩子沟通?
有没有认真倾听观察孩子的状态和内容?
最后加上“鼓励”和“好奇”在话语中,孩子就会觉得舒服,自然就有亲和。

课后采访
在课程的最后一天有幸采访到《智慧型教练父母》的学员——汤文亮老师。
让我们看看文亮老师的评价吧~
人物简介
Edward汤文亮

个人简介:
●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
●埃里克森学员
●两个孩子的父亲
项目经历:
●拥有十四年的互联网工作经验。
●产品经理,负责智慧零售的相关行业产品解决方案
●埃里克森学员,前往MCC大师之旅的路上
教练风格:
温和,阳光,客户导向
擅长领域:
产品经理方法论、教练技能
教练宣言:
【让教练融入工作与生活,改变自己、帮助他人。】
您报名前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天课程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写想要收获的是什么?
我想的是:
1.如何运用教练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
2.如何运用教练的方式去和爱人沟通
3.学会和小孩一起相处的方式方法。

为什么您在众多教练流派之中选择了我们?
关于教练这一块了解的不是很多,也就只有从《正面管教》,《无条件的爱》里面有所了解,线下课程倒是没有
我第一次了解到教练是11年公司给基层做的培训,现在看来那个教练还不是很纯粹,很多建议在里面。
3年前我们请了一位韩国的MCC来我们公司做分享,有个朋友帮他作翻译,朋友觉得教练很有用,就一直帮忙作翻译。最后朋友也成为了一位教练,于是我就和朋友做了一次教练约谈,感受很不错。我就问他在哪里学的。
朋友就推荐埃里克森,于是我就联系到深圳的埃里克森分院,和小院长联系上了。
其实在我和朋友聊完之后,我内心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成为专业教练。

学完4天的课程您有哪些收获呢?
状态线,昨天我在和女儿做亲子活动的时候,一开始我女儿想让我陪她玩。
一开始我只有5分的意愿度,有点不耐烦,她有太小了,妨碍到我做事情,后来自我教练到8分的时候人就轻松了很多!最后到10分的时候,我完全变得很喜悦、很享受。
我觉得这个工具很实用,未来运用在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好的状态去和孩子们相处。

学完模块一后您有哪些可以应用到工作或者生活中的?
很多收获,华章老师教会了我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其实以前我们总是以我们自身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以前我们只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现在从华章老师的课程中学到了很多落地的方式方法运用到亲子教育上面。

您对我们的课程服务有想说的呢?
十分满意,无论从课程前的宣传啊,课程中的支持,课后配套的练习啊,每天课程的笔记,每天持续让我们做练习。
都很棒,没什么挑剔的地方。如果非要说一个点呢?那可能就是费用有点高,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很值这个价。

文亮老师带着他爱人少华老师一起参加《智慧型教练父母》课程,我有幸采访两位老师,夫妻两个人的能量状态很高。
在参加这次课程之前,文亮老师参加过我们TASC模块的课程,了解教练。所以文亮老师想邀请少华老师来参加课程,但是被少华老师拒绝了。
最后在开课前一天,少华老师突然又答应文亮老师过来,少华老师坦言过来参加课程的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家庭关系中,自己的原因与孩子们有些不快,想缓和一下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其二是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自己爱人这么痴迷。
在这三天的时光里,两位老师获得了心中想要的答案。同时也让少华老师感受到了教练的魅力。
有智慧的教练父母在家里,相信往后这一定会是一个更加幸福的家庭!
如果你想给孩子阳光,先把自己变成阳光。 如果你想给孩子能量,那么你就先做一个拥有能量的人。 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的人,那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人。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