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退休操盘手教您如何选择有潜力的次新股,简单实用(收藏)
次新股的内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变化的。一般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内如果还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作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归纳为次新股板块。在临近年末的时候,次新股由于上市的时间较短,业绩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这样年报的业绩风险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说从规避年报地雷的角度来说,次新股是年报公布阶段相对最为安全的板块。
次新黑马的条件
沉淀的筹码结构(上市3个月以上,调整充分)+小盘(3000万以下最佳)+充分的换手率(尤其是底部)+激发因素(高送配、重组、高成长、主流题材)=次新股黑马。
次新股已经消化了调整期的风险和泡沫成分,如果是质地较好的公司,资金已经介入完毕。在价格和估值相对合理的情况下,资金介入就会积极,这类公司会更加活跃。如果说在牛皮市,对资金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不明朗的基本面和市场结构,次新股则满足了进攻性资金的种种欲望。寻求次新股黑马还要清晰了解次新股优势,从而稳定自身的投资计划。
次新股的优势
1、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潜力
次新股还有一个相对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次新股的资本公积金都比较高,具有强大的股本扩张潜力。强大的股本扩张潜力也是吸引机构资金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板的上市公司都潜伏了大量投资基金的身影。
2、上档阻力相对较轻
次新股质地优良,也没有什么历史包袱,而从市场角度来看,次新股的上市时间比较短,虽然前期股价也随大盘出现了同步的震荡下跌走势,但相对于其他个股而言,次新股的上档阻力比较轻,反弹行情一旦展开,次新股将表现出更强一些的弹性,而于近期上市的次新股如果得到量能配合,很可能会创出上市新高而进一步拓展上涨空间。事实上,如果我们追踪历史行情,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运行规律,每次大盘展开反弹行情时,次新股中都会涌现出短线的强势品种,甚至次新股有可能会领涨短线大盘。(图5-7)。

图5-7 次新股天银机电
次新股有三个优势
第一,干净,并无太多历史遗留问题,上档压力较小,打开K线图,观察股价,历史成交量能区间、成本区间都是容易把握的
第二,有内涵可解析,有高成长预期,有多年利润,会出现大比例送股、分红、会有抢权填权行情
第三,可操作,表现在于其交投活跃,换手率高,进退都容易得多。
次新股炒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只有足够沉淀的筹码,才具备较大空间。而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股本在3000万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次新股龙头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的市场培育期,而在培育期内形成了两种较为有利的筹码结构:一是长期深跌(上市行情低迷,或人气不足),最好从高点有50%的跌幅;二是未经爆炒,上档轻松,交投活跃。显而易见,小盘股好控制,机构出货难度大,股本扩张欲望强。
这些涨势较好的次新股主要是基本面好和成长性较高的公司,一般市值不大,增长率超过50%。如若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那这样的股票无疑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优质次新股考虑因素
新股上市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成为次新股。投资者筛选有望成为黑马的次新股时,可以通过对次新股的财务数据、基本面情况、市场表现和投资情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进行考量。在实际操作中,对次新股进行筛选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如下。
(1)重点关注中小板市场的次新股。
中小板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都属于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经过前期调整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也因为中小板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相应市场运作难度也更低一些。
(2)对近期上市新股可重点追踪。
根据经验,上市时间越短的个股其短线的弹性可能会更强一些。其原因在于机构资金的积极参与在新股刚上市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市场资金介入程度很深;刚上市新股的上档阻力非常轻,股价也因此表现出更强的弹跳力度。
(3)关注次新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情况,注意其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4)关注净利润是否出现增长。
(5)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出现明显上升。
(6)关注每股收益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7)关注市盈率是否低于两市平均水平。
(8)关注次新股的上市定位后的股价涨跌。
次新股的特征
1.次新股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次新股上市时间短,无历史套牢盘,筹码很容易收集,容易吸引各类资金参与炒作。在中国证券市场,无论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还是人数最多的普通散户,都深信“炒新不败”的说法,所以新股上市之后都会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因为次新股很好地迎合了国内投资者喜新厌旧的投资本性。
2.次新股大多数比较“小”。
次新股因大小非上市时承诺锁定,实际流通盘较小,流通市值相对应也比较较小,主力易于拉升。尤其是那些流通市值小的次新股,更是各路资金追捧的香饽饽。一般的,上市一年以内,一般股东不减持,上市三年内,控股股东不减持,这使得次新股上市的第一年很容易被炒作,因此次新股也是牛股的摇篮。
3.次新股题材比较“炫”。而处于新兴行业、产品独特、具有震撼题材的次新股,投资者尤为钟爱。相较于主板上市公司而言,次新股基本面的相对优势更加明显。而当这样的个股,在基本面能够出现持续性的话,则会走的更加长远。
投资次新股的核心策略
(一)选股条件
1.行业:选择国家政策支持(至少不反对)、景气度高的行业。
2.个股:在某个细分行业极具竞争力的个股。
3.股本:一般总股本在1亿以下为佳,最好不要超过2亿,这样资金容易推动。
4.估值:未来三年年利润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相当于三年利润翻倍;目前股价合理,至少不太离谱(须根据行业市盈率评估,多数行业新股年终市盈率在40-50倍
是合理的)
【注】在新股中,真正的好股不到5%,因此看准了就要果断出手,切勿让到嘴的鸭子飞走。
(二)买入时机
1.一般股价低点出现在上市后3-6个月,因为主力建仓也需要时间,而且拉升前还需要震仓。
2.目前股价未超过最低价(指打开上市停板后)的20%时建仓,这意味着你的成本不高于主力。
3.通常主力借助利空完成建仓,当年不送股可能会导致股价暴跌,但主力可能就此完成建仓。
【注】为保证买入价位不超过最低价的20%,对于符合选股条件的股票,上市后即须盯牢。
(三)次新股的出货时机
一般在最低价算起股价翻倍时清仓(从出现最低价算起通常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这个点位是主力保证合理利润的点位。当然,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评估,包括利好利空、大盘走势都要考虑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主力经常借助重大利好出货。
(四)仓位及投资节奏
1.投资次新股,单一股票仓位不超过20%为铁律,这样,即使出现个股风险,整体风险也不大。
2.原则上每个季度介入一只股票(除非出现潜力大牛股),这样一年4只股票,用去80%资金,另外剩余的20%资金可作为补仓资金。如果按照这个节奏,一年之后,也许每个季度都有一只股票的股价翻倍。
最后笔者再来给各位说两点经验之谈,希望对大家耍好次新股有所帮助。
其一,上市时间越近的,炒作几率越大。道理很简单,新开板的次新套牢盘少,人气足,加上市场“喜新厌旧”的炒作习气,更容易受到资金青睐。因此刚开板不久的标的,短线交易机会更大。
其二,进场时间要看涨停信号。证监会从严监管,加上新股发行提速,次新的大趋势是往下的,即使参与也只做短线考虑,进场时机务必精准把握。不妨关注一个信号,只要次新板块出现涨停股,再按照上面说的两种逻辑,选好标的股介入即可,次日一般都有冲高出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