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于中文商标的审查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公布世界上最难懂的十大语言中,汉语位居榜首,希腊语、阿拉伯语紧随其后。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学好英语很难,但实际上我们却掌握着世界上最难懂的汉语。 那么在国外对于中文商标又是如何进行审查的呢?
一、针对音意译进行全面审查
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审查汉字商标时,根据外语等同原则,通过汉字商标对应的音译以及对应的汉字含义进行检索,美国审查员不仅会在检索是参考申请人提交的音译及意译,还会查询检索各种字典、词典以及百科全书等权威资料,从而判断商标是否可以注册。
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这些国家虽然在提交商标申请时不用提交汉字商标的音译及意译,但是当地商标主管机关会主动查询汉字商标的读音及含义进行检索审查。
二、将汉字等同于图形进行审查
在欧盟、巴西、秘鲁等国家地区,汉语不是当地的通用语言,当地消费者对汉字基本上不具有识别能力,这些地方的商标主管机关通常将汉字商标当做图形进行审查,从商标的外形上判断商标近似。
三、汉字为非显著性部分进行审查
在越南、亚美尼亚、挪威等国家地区,当地商标主管机关认为,当地消费者基本不认识汉字,在实践中通常认为汉字不具有显著性,无法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功能,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