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切割与组装:如何记忆日语动词变形

1. 表中粗体为语义组件的底层形式,非粗体为表层形式,动词变形实质上是底层形式的相加,但是相加后会发生音变,音变后才达到最终形态(表层形式)。如ik-加-ru时删除r,得到iku;mi-加-anai时则删除a,得到minai。以辞书形和否定形为例,动词变化过程可以写成:
ik + ru > ikru > iku (变化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辅音相连,所以删除r,保留k)
mi + ru > miru (未出现两个辅音连缀,所以无需音变)
mi + anai > mianai > minai (变化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元音相连,所以删除a,保留i)
ik + anai > ikanai (未出现两个元音连缀,所以无需音变)
因此我们只需要记住动词和词尾的底层形式。
2. 如果一本语法书没有区分好语法参数和参数下的不同值,那么就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表格中所有的语义组件都相互排斥不能共用。比如,有的语法书称“可能”组件为“可能形”,称“使役”组件为“使役形”,读者就会认为这两个形态不能摆在一起。事实上,如果要表达“能够使”这个意思,就要把“能 -rare-”和“使 -sase-”两个值叠加:-sase-rare-。只有同一参数下的不同值是相互排斥的,不同参数下的值可以共存。
3. 黄色部分的组件可以互相组合,如“能被 -rare-rare-”,“能使-sase-rare-”,“被迫-sase-rare-”,“能被迫sase-rare-rare-”。
4. 红色部分的组件可以互相组合(除了“现在”和“过去”互斥之外),如“过去不 -ana[kat]-ta”,“过去正在 -te-[i]ta”,“过去没有正在 -te-[i]na[kat]-ta”。
5. 黄色部分的组件可以和非蓝色的组件组合,如 “过去能 -e-ta”,“正在被 -rare-te-[i]ru ”, “过去没有被迫 -sase-rare-na[kat]-ta”
6. 以上不同语义组件的链式接合尽显日语的黏着语属性。
相关阅读:
日本语学后感:https://www.douban.com/note/667709286/
日语数词的音变规律:https://www.douban.com/note/720609266/
日语自动词-他动词的规律:https://www.douban.com/note/669041897/
Attachment injury survivor and abandonment issue recover-er. Nuance...
Xavium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