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人生当如苏东坡“狂、旷、谐、适”,做人的差距在哪里?

苏东坡被推许为中国文化人最理想的成功人生范式。但人人眼里却又有自己的苏东坡,也就是说,苏东坡的人生范式在不同人眼里,也有不同的呈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苏东坡。但谁心里的苏东坡才最真实呢?最能体现苏东坡的文化品格呢?最值得人们效仿呢?
王水照先生在香港的大学所作的苏东坡系列讲座中,总结他心中的苏东坡有四大文化品格:狂、旷、谐、适。唯其如此,方成就一代风流才子苏东坡,成就其完美理想的文人苏东坡。
是啊,真文人无一不“狂”,一个“狂”字,几乎是所有大文人的统一的最为突出醒目的标配。狂就狂在恃才傲物,随心所欲,而狂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直言敢说,嫉恶如仇,鲁迅似的对邪恶小人与霸道权贵一个也不饶恕,这时的文弱书生,就如李逵一样是被真的猛士,当然,也是一个世人难以企及的狂人。而在苏东坡身上,则是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一视同仁而痛快与语,更不必说,面对当权政敌,从来都是不顾后果的进击进击,他的反反复复的不厌其烦不顾一切的政坛失意贬謪,在别人眼里,也只能是一个疯子所为了。但唯其天下独狂而不悔,方才成就了大哉苏东坡。
相对于“狂”,“旷”则更难做到。旷是达到人生的最高度后“俯仰人生古今”的超凡境界。此时看透是非、荣辱、得失,敢撒手时即撒手,绝不与小人邪奸们死缠恶斗,因为志在高远岂恋俗战?超脱是一种天马行空的行止自由。正因为如此,苏东坡进也安然,退也安然,入京坦然以赴,累贬坦然以对,行于可行,止于可止,半生在不停地迁移中,却能不移其志,处之泰然,安之若素。该干嘛就干嘛,诗文书画,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不精,一个不能不达到最高的艺术之境,这只能是那一份独有的旷达所恩赐。在他的世界里,既拥有整个世界,又独享他自我的全部生命,这不是最通透的旷。旷世达人,非东坡莫属。小人常戚戚,群子坦荡荡,很少有人能充分实践,但苏东坡,是完全彻底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极致。
而“谐”,则是风流文人的标配,超强的幽默感则是艺术灵魂的最佳安所,极为博学而最为幽默,则是最为讨喜的文人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最见人生智慧与才情的所在。诙谐幽默的人生犹如四季如春的春花烂漫,开到哪儿哪儿便是一片笑脸与笑声。毫无疑问苏东坡是幽默大师,不信你看《东坡志林》去,不笑得捧腹喷饭,那是因为你是木头人。那首脍炙人口的《示儿》诗,更是幽默文学的极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其诙谐幽默不仅有笑熨天下焦虑父母之效,也能让人在畅笑时痛快一吐世道不公恶气。这样的幽默寓大智,这样的诙谐寓巨才,这样的幽默诙谐可以笑达千秋万世而不衰。
万变归宗是一“适”,适者生存是人生的最低层次,适者快乐是人生的最好层次,而适者中既生存又快乐,且又能最充分张扬自我到“江湖任我行”的无所不适而又无所不乐且又无所不能时,则是苏东坡的层次了!这层次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达到了最高境界的苏东坡,几乎在任何一个人生领域,无论社会还是自然,无论艺术还是政治,无论是心灵还是肉体,都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层面,也取得古今极少人能到达到的巅峰成就,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美妙人生当如苏东坡“狂、旷、谐、适”,然而反躬自问:我们又能做到多少?做不到,心向往之,景行行止,做一个忠实铁杆苏粉,也就已是有了几分“狂旷谐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