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9.5的片会让你吃不下饭,但我仍强烈推荐。

“啪!啪!”
这是一头布氏鲸的尾巴拍打沙滩的声音。
它张大着嘴巴,看起来痛苦难忍。
有人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但这好像并不能缓解它的疼痛。
谁也不知道它怎么了。
后来它不再挣扎,无力地闭上了嘴巴,放弃了与世界对抗。
出现在它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之后,人们在它的体内发现了6平方米的塑料布,这使它无法进食,消化系统堵塞,痛苦不堪地死去。

这是纪录片《塑料海洋》里的情景。
或许有人以为,影像里的画面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其实不然。
01
它不停地吃着东西
却在慢慢走向死亡
近日,一头死亡了的鲸鱼在菲律宾被发现。
这是一头长4.7米的柯氏喙鲸。
它被发现时已被冲上海滩,其肚中藏有超过40公斤的塑料垃圾。
负责解剖的科研组织称,这是他们从业以来,在鲸鱼肚中见过塑料垃圾最多的一次。
去年11月,一只抹香鲸的尸体被冲到印度尼西亚东部一处海岸。
解剖之后,研究人员在鲸鱼的胃里发现了115个塑料瓶和2双人字拖以及其他塑料垃圾。
美国著名环保摄影师Chris Jordan曾拍摄了一只死去的信天翁的照片,它的脖子、翅膀都很瘦,腹部却胀得很大。
解剖后发现,它的肚子里全是塑料垃圾,甚至还有一只完整的打火机。


它们在海里觅食,不停地吃着东西,却在慢慢走向死亡。
没有人知道它们在临死前的绝望,没有人听到它们无助的呻吟声,它们挣扎着死去,无人知晓。
像是堕入了无尽的深渊,而周围,没有一丝光亮。

你也许不知道,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便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程。
阳光使它老化,潮水将它撕裂,但它并没有消失,它随着海流被带到了数千公里之外。

这些垃圾可能来自你吃过的零食包装、喝过的饮料空瓶、甚至是吹过的气球、掉落在海里的拖鞋。

它们像是温柔的杀手,无形之中置动物于死地。
刘烘昌博士曾在澳大利亚圣诞岛拍下了令人心碎的画面:


“一只即将产卵的母海龟拼命地想拨开垃圾产卵,但它深陷其中,寸步难行。”
“刚出生的小海龟还不及巴掌大,它们在垃圾堆里东窜西窜,想要翻越重重垃圾山回到海洋的怀抱。”
不少海龟不幸夭折,幸存的则苦苦挣扎着,在垃圾山里穿行。
明明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但它们却寸步难行,举步维艰,也许永远也走不到了。
02
人们筑起了“塑料王国”
也有人在垃圾堆里生活着
如果你以为只有动物承受着塑料垃圾带来的痛苦,那你就错了。
人的生命也正在被塑料垃圾蚕食。

“俺们都知道这些对身体不好,但俺们也没办法。身体肯定是坏了,死也没关系了,没钱也没办法啊。”
说这话的是山东农村的一个塑料加工集中地的村民,他以分拣垃圾为生,和他一样的还有坐在垃圾堆上旁若无人地给孩子喂奶的女人。
大人们在垃圾堆里工作,孩子们便在垃圾堆里玩耍。
一个干瘦的小男孩把废弃针管塞进嘴里,一个女孩将从污水沟里捡来的死鱼炸着吃,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脸上落满了苍蝇,他们已经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了,闻不出垃圾的酸臭味。



村民们不敢用地表水浇灌农业,不敢喝地下水,家家户户不管有钱没钱全都自己买水喝。
这都是《塑料王国》(PlasticChina)里的画面,每一帧影像都令人触目惊心。

《塑料王国》至今有三个版本——媒体版、电影版、NHK版,媒体版和NHK版是导演王久良专为传播而定制的,他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事实也的确如此,媒体版的传播为他带来了极大的曝光率,但随之到来的,是这种曝光带来的反馈:
他的名字和《塑料王国》成了网络上不易被搜索到的词条。
“我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去做这个项目,是因为我觉得我应该要通过自己的调查去知道更多,然后告诉大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是我不拍,我不传播,对你们来说,这一切就是不存在。”
《塑料王国》揭开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可悲的是,影片拍摄的是这冰山一角之事,这片土地上的人却没有机会看到它。
0 3
你扔掉的塑料垃圾
终被你吃进了体内
“塑料袋是不能吃的东西啊!”
“它卡住喉咙了怎么办?”
“我们并不能消化塑料袋!”
“我可以告你蓄意伤人你知不知道啊!”
“对别人的生命负点责好吗!”
这是泰国一则公益广告《人类,你为什么不吃塑料袋》里的对话。
寿司服务员邀请路过的人免费品尝海苔寿司,而寿司的肉馅为塑料袋,路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特制寿司”,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既愤怒又震惊。
我们都知道,人不能吃塑料袋。但我们或许忘了,动物们也不能吃。

正因如此,我们倾倒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数量每年都在增长,Frederic Gallo在2018年发表在《欧洲环境科学》上的一篇研究表示:
大概到2050年,海水中的塑料量将超过海鱼数量。
“人类将垃圾扔进大海,它就消失了吗?”
答案是没有。
去年9月,台风“山竹”重创香港,沿海的杏花邨遭海水涌入,街道被淹没。
然而积水退去之后,街道上却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塑料泡沫、饮料瓶、塑料袋等,令人头皮发麻。
这些原本被人类丢入海洋的垃圾,又被自然还了回来。

人们亲手筑起了“塑料王国”,享受着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却不曾想,当这些塑料制品结束使命成为塑料垃圾之时,也意味着它很可能成为动物的食物,慢慢地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推向深渊。
对动物而言,被塑料袋套住就意味着九死一生,而吃掉塑料垃圾就意味着它在慢慢走向死亡。

吃掉塑料垃圾的,不仅仅只有动物。
去年10月,据美国CNN报道,人类大便中出现了塑料微粒。
研究人员从世界各地选取了芬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的8名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饮食追踪。
测试发现,志愿者的粪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平均每10克(大概2枚1元硬币的重量)中就含有20颗塑料微粒,种类更是多达9种。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你扔掉的塑料垃圾,终被你吃进了体内。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事情也不能是这样。
我们的地球美丽无比,当你的目光在它的身上游走,探见的本该是某个角落的诗情画意。


而如今,它生病了,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是因为你,也是因为我。
如果改变,也许晚了,也许还不晚。
✒️
作者:熊七
编辑:璐璐、阿琛
图片:网络

今天在此,民谣与诗 与 @壹基金 邀您 #壹起净水# ,改善农村校园饮水设施,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保障农村儿童享有足量、安全、负担得起的饮用水。3元可帮助农村儿童喝上1个月干净水。水,我喝干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