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帝和“半面妆”徐妃的相恨相杀

提起徐昭佩,可能有些人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这里的徐娘指的就是徐昭佩。
徐昭佩出身于南朝的一个士家大族。
她嫁给了萧绎,萧绎当时还是湘东王,成为王妃后,为萧绎生下一儿一女。
年轻时的徐昭佩并不漂亮,萧绎不喜欢她,而徐昭佩对自己的这场婚姻也不满意。
这真是两看相厌啊,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可是又必须强扭在一起。
于是这场政治联姻中的徐昭佩便开启了相恨相杀的程序,而且步步升级,直到崩盘。
徐昭佩知道萧绎的痛处在哪里,常常是一击即中。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干的。
徐昭佩很喜欢喝酒,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萧绎回到房间以后,徐昭佩就一定会吐在他的衣服里。
于是萧绎就更加不喜欢徐昭佩了,每过两三年才进她的房间一次。
徐昭佩听说他将要来时,必定要化一个半面妆来等他,萧绎看见后就很愤怒地离开。
徐昭佩为什么要化一个半面妆来见萧绎呢?萧绎为什么看到以后就非常愤怒呢?
原来萧绎小时候因为害病瞎了一只眼,徐昭佩就觉得既然你瞎了一只眼,那我就化个半面妆给你看吧。
这本来是很有创意的一个妆容,如果是两个相亲相爱的人这是何等的闺房之乐呀。
可是这却深深地刺痛了萧绎。
瞎眼是萧绎的痛处,他是特别忌讳别人提到这件事的。
萧绎还是湘东王时,和一个叫刘孝绰的人关系特别好。
有一次两人到江边玩,面对美景,萧绎禁不住感叹道:“太美啦!”
刘孝绰接着说:“是啊,今天可以说是‘帝子降兮北渚’。”
这是屈原《九歌》里的一句话,本意是说今天很荣幸,太子来到了长江边上。
这本是一句应景的话,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但是萧绎却很敏感,他认为刘孝绰是借机在讽刺他有一只瞎眼。
于是他反问道:“你是不是接下来就要说‘目眇眇兮愁予’啊?”
眇眇,形容人眯眼远望的样子。
言下之意就是说,你是在影射我眯着一只眼睛在眺望长江的景色吧?
从此以后,萧绎就再也不和他来往了。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徐昭佩就是这样专门在萧绎的痛处下死手,而且还干得这么有创意。
萧绎两三年才来一次,时间久了徐昭佩就变成了深闺怨妇,但她并没有认命,而是积极地寻找猎物,很快她就物色到三个。
一个是和尚智远道人。
一个是萧绎的随从暨季江,这个暨季江是个美男子,跟徐昭佩在一起久了,他就感慨道:“柏直的狗虽老仍能狩猎,萧溧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仍尚多情。”
从此以后,“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流传开了。
还有一个是诗人贺徽,徐昭佩把他邀到寺里,两个人写诗互相赠答。这是多么有情趣啊。
549年,侯景之乱爆发,萧绎要求他的侄子归顺,却遭到对方的拒绝。
这让萧绎愤怒至极,便派遣他的世子萧方等统军南征,结果大败而归,萧方等就溺死了。
这个萧方等就是徐昭佩和萧绎唯一的儿子。萧方等一死,萧绎就更加痛恨徐昭佩了。
徐昭佩很好妒忌,见到不被萧绎宠幸的妃子,便和她们坐在一起喝酒。而见到刚刚有孕的妃子,她就动刀杀人。
后来有一个得宠的妃子王氏死了,萧绎怀疑是被徐昭佩毒害死的,便逼令她自杀。徐昭佩就投井而死。
萧绎把尸体还给了徐家,说是出妻。也就是说,死了也要离婚。
徐昭佩死后,萧绎是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将她安葬在瓦官寺的,而且不让儿子们为她穿丧服。
就这样还不解恨, 他还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来描述徐昭佩的淫秽行为,意图让死者永远都难以洗刷污名。
徐昭佩从醉酒狂吐萧绎,到化半面妆讽刺萧绎,到与人私通,再到杀害萧绎的宠妃,一级一级地逼近了萧绎的底线,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就这样,两个人过了一个相恨相杀的一生。
强扭的政治联姻是无法离异的,只能通过逼死对方才能彻底把它终结,这是徐昭佩的不幸,也是萧绎的不幸。
-
D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6 22: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