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成为揭露者!
容易把天聊死的人,他们往往会以一个“揭露者”的角色与他人进行对话。
什么是揭露者呢?
就是他的关注点,通常都会放在对方在乎、想要避开的那个地方,然后把这些地方揭露出来。
正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揭别人伤疤,很容易说错话,让对方陷入尴尬。
例如你碰到朋友拉着一个女生的手在逛街,你热情的跟朋友寒暄几句后,便问旁边那位女生是谁。朋友回答你是他的女朋友。
这时你说:“女朋友?哇!又换一个啦?你这小子,可以啊!”还拍拍朋友肩膀,表示赞美。
这种话语,是不是没有站在对方的关注点,反而去揭露别人在意的地方呢?这样的揭露者,说出来的话弄得大家尴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文章开篇前两个对话例子的回应,就是一种“揭露者”的行为,这是一种非常让人讨厌或者无语的行为,不管有没有心,把不好的地方揭露出来,就会让人生厌。
朋友高兴的跟你说:我之前面试的公司录取我啦,好开心啊!你却淡淡地揭露对方:又不是五百强,有什么好开心的,继续努力吧;闺蜜给你合照说认识了一个新男友,你却揭露对方:他怎么这么矮啊,你怎么认识的?
这就是认知同理心失调的揭露者。
想要避免成为一个揭露者,除了懂得转移你的认知关注点,你要必须懂得“明知不故问”。就是明明知道事实,却故意不提出来。
你可能反问我:这样不就是虚伪吗?
搞清楚,虚伪是表面说一套,背后说一套,人前人后说的话不一样。但“明知不故问”,是把你知道的不故意提出来,站在对方的关注点去说话。
当朋友向你展示合照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你看到照片,知道事实“这个男朋友矮”,但你不说起这个话题,而是说:“真的吗?那太好啦,你终于摆脱单身了啊!赶快说一说,你们怎么认识的?”这就是好的做法。
如果朋友正经的问你:你觉得他怎么样?你可能会回答说“身高有点矮”,但这样也属于揭露者的行为,除非对方主动提起这个缺点,你们彼此讨论。否则真正高情商的回答,应该是说:我觉得他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他怎么样,还有他对你好不好。如果他对我这个闺蜜不好,他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他的!
不要以为彼此关系亲密就可以做一个揭露者,否则你和别人的感情会越来越疏远。
自大的人喜欢揭露别人的缺点,以此来获取优越感;自卑的人,也喜欢揭露别人,以此显示自己的价值。
用一个平常心去看待世界,做到不卑不亢,你才有可能避免成为揭露者。
-
努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11: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