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emption和Salvation,浅谈宗教神学
观《肖申克救赎》有感
达尔文的进化论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那个世人都相信神明的年代,自由的思潮是不被允许的,是压抑在内心的嘶喊,为什么造物主会任由一些物种灭绝,而一些物种延续,并且似乎毫无规则可言,但当有人把这个主观的哲学问题加上环境的变量,自然科学的知识架构必然会引领我们去继续探索。
然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绝对的吗?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环境和基因似乎是唯一决定的因素,突变就好比在物种原有程序中所设定的baseline,为了fidility的留存和遗传的延续。但即使环境不变,生命本身就是个不断觉醒的过程,成长意味着蜕变,比改变要更深一层,因为蜕变是革命性的,抛弃了一切的陈旧,突变为全新的个体。而那些未能实现突变的个体便被自然淘汰,自然科学中把人也归为进化完善的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人类的性腺即使在冬天也不会畏缩。那么很多碌碌无为的人,真的被社会淘汰后,就降低为低级物种吗? 种姓制度和极端的种族主义者曾经这样想,比如悲惨的水晶之夜,希特勒追根溯源的话算不得雅利安人,与犹太人对立更是无从谈起。这个信奉古老宗教的名族自称是上帝选民,但无论犹太人还是希特勒都是因为历史的烙印加上唯心主义的扭曲而形成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扭曲。好比希特勒早年还是维飘的时候,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画家的梦想更是无从谈起,于是他在生命的低谷找到了一股支撑自己的力量,当时维也纳的市长,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不多的通过marketing把这种思想灌输给他,特定的环境在加上希特勒偏执的性格,构成了心理学中的意识正强化,从而成为了他思想和价值观的一部分,伴随他所想,成为了他一生的主张。
心理学上同时定义显要感,弗洛伊德也曾多次引申到这个层面,这是每个人都回去追求的刚需。正因如此很多罪犯,对其犯罪行为不做反省,反而认为自己没错。但其实内心是极为自卑的,大都一事无成,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自然选择后要淘汰的物种。这和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追求构成矛盾体系,从而驱使他们作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因为自然选择如同社会中的丛林法则,无情而冷漠。
宗教神学能独立与所有phD的学科,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他是人类一生中在自我怀疑和遗弃阶段能够让我们重新开始的契机,个人观点。比如基督徒,圣经传达的思想是爱人如爱己,God uses us in different way, and we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glorify his name, he give all the thing to us on purpose. 对于没有突变的人群来说,这无异是一种基于原始的驱动力,让我们重构自己的cornerstone,并且觉醒自己潜在的能力。灵性的生活并且在不断的敬拜中从神而来的力量便激励我们觉醒自己让我们适应环境,此时无论任何学科,有了开端和动力,配以相应的知识体系,从而构成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重新出发。
Kyle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