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行为?
昨天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问题倒是很浅显,“为什么女性如此钟爱漂亮衣裳,而男性相比而言表现的不够上心”,再想想刚刚《乱世佳人》里斯嘉丽的母亲对斯嘉丽关于如何获得男人注意的教导,以及之前似懂非懂的《性别麻烦》,我想我理出了一点思路,仅仅是个人观点。女性为什么如此钟爱衣服以及热衷于打扮可能是遗传因素起的作用或者是社会因素所塑造的。 遗传的作用与人们钟爱甜食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古代先祖经常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所以他们喜欢高热量的食物,一是为了保暖,而是为了能够延长饱腹的时间。而先祖的这种行为选择被固定在了人类的基因里,所以现代人总是钟爱甜食或者渴望吃甜食,当然,甜食也的确有助于缓解焦虑的情绪和压抑的心理。母系社会以后,男性开始占主导地位,女性成了附属品,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大多数是那些依附男人的女性,所以依附性和取悦性可能就固定在女性的基因里,这导致女性天然的想要着漂亮衣裳以引起男性的注意与赏识,因为这会增加她生存的概率。 社会的塑造功能也可能在起作用。行为模式可以遗传,而意识形态和观念可以继承。女性的附属地位可能不仅仅固定在个人基因里,还被记录于书本上或者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给下一代,于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定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或者惯例。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自然在潜移默化下就要梳妆打扮以符合社会的标准和期待。 其实,可以做一个头脑型虚拟社会学实验(为什么要做虚拟性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可能会触及伦理学问题,引发不必要的争端),选取几对刚出生的男孩女孩,把他们从人类社会中彻底隔离,并放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扶养,假设所有的条件是一样的,并且不做任何性别暗示,包括让他们一起去卫生间,一起洗澡,一起做任何事情(月经之类的怎么办[em]e400871[/em]),那么等到他们达到一定岁数以后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时候女性如果还是钟意漂亮的衣服,那么关于遗传的假设就能够得到证明,而如果发现男性女性对待衣服是几近相同的态度,那么社会塑造假说就能够得到证明。 plus:社会塑造学说并不是新概念,社会学研究者以及女权主义研究者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假设。他们认为女性是社会所塑造的产物,是男权社会下的客体。不过是否有这方面的实验就不晓得了。 附上一张茱蒂丝巴特勒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