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故事-菜粥
小时“妈妈菜”吃得简单,外婆家的柴火饭却没少吃。和北方许多地方不一样,鲁西南方言称呼外婆为“姥娘”,只有小小孩才叫“姥姥”,而且口型大,发音接近“朗朗”。我从没用普通话当面称呼过外婆,实在觉得矫情地没法叫出口。低年级的时候,遇到妈妈上晚班夜班,放学我就去外婆家吃饭。通常路上已经饥肠辘辘,等到能看见外婆院门外青石碓的时候,我就会立刻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去拍外婆家单扇黑漆门上的铁环。拍的时候,刚刚能摸到福字儿下边的角。

小城市楼房的一楼,都有个不小的院子。外婆家院门旁专门请人搭了灶棚。她不爱用天然气,仍坚持用惯了的黄泥土灶。我还没灶台高的时候就能尝出,外婆土灶烧出来的饭菜和自家煤气灶做出的饭菜,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哪怕是同一道菜:土灶饭有一种大涨食欲的烟火气、木头香,令食材原有的滋味更饱满。现在自己做饭了,明白了,这多出的好味道,恐怕也不仅仅是火力差别那么简单,还有外婆为我来吃饭,多花的心思、时间和工夫,就为了娃子饱了以后,还能拼肚再来一碗。
小时候颟顸懵懂,吃过哪些菜已然记不分明了。只有菜粥和炖菜两种,太日常太美味,所以时至今日仍念念不忘。我们那里,汤和粥是有分别的:里面粮食颗粒分明的,叫做汤,比如绿豆汤、面条汤,汤色澄明,豆子面条可以和汤水分得干净利索;米粒熬到浓稠一体的,是粥;再熬下去米面化得均匀了,看不到米粒形状了,出来的叫“糊嘟”。所以,菜汤、菜粥、菜糊嘟,其实是三种吃法,我也没个偏好,哪个都爱。只是清寡的菜汤外婆是不会给我做的,菜糊嘟久煮总被老妈教育说没有营养,外婆也少给我做,最常吃的就是变着花样的菜粥。
其实要描画什么是菜粥,最简单的就是端上一盆传说中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小时候听收音机里说书,就经常有这段。刘宝瑞啦郭德纲啦也都按单口相声讲过。版本不一,大家就听个乐儿吧~
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十几岁上父母染上瘟疫双双病亡,他只能流落到一个寺庙去做和尚。没过多久又逢饥年,百姓自己尚且吃不饱,哪里还供得起庙里的香火,于是他只好外出化缘。这天,他实在是又累又饿,再也走不动了,看到旮旯里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人,从破瓦罐里捞东西吃。他虚弱地凑过去,说:“几位大哥,行行好吧,我真的快要饿死了。”那几个脏汉子看着这个小伙子形容枯槁,也发了善念,把剩下的都给了他。朱元璋连谢都顾不上,仰起脖子,连汤带汁吃了个精光!吃完了,他砸吧着嘴,仍觉的香甜,就向那几个人问:“谢施主赐斋!敢问,这吃食有个什么名字没也?”那几个人觉得好笑,一罐馊粥,几片菜叶几块豆腐而已,还能有什么名字?于是故意拿他开心,说:“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后来的历史大家就都知道了,朱元璋投奔义军,革了元朝的命,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尽管他和马皇后生活相对俭朴,那也不妨他尝遍美食。忽一天,他不知怎的,想起了当年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便命御厨去做。御厨冥思苦想,十八般手艺都使上了,也没对了皇帝的胃口。后来太祖怕是实在想念这口青春的味道,便张出皇榜,寻找当年救命的那碗粥。
无巧不成书,那几个穷人成了垂垂老人,却还记得当年事,揭了皇榜进了宫。因要还原当年确凿的味道才不算欺君,费了好大折腾,才捂出馊汤水、馊豆腐,加了烂菜叶子进去。热腾腾端上来,朱元璋只喝了一口,本已够丑的脸就拧成麻花了,锦衣玉食这么多年,哪里还吃得下这样的一口粥,这真是“饿了吃糠甜如蜜,不饿吃蜜蜜不甜”啊。只是,皇帝金口玉言,自己要喝的,也不好发火,打发他们回乡去了,往后也再不提这茬了。据说这故事的后续,几个穷老汉的子孙,打着皇帝的金字招牌,开起了饭馆,卖起了改良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生意倒是一直红火。
所以这菜粥,许是从有了铁锅的年月,就有了吧,做法也着实简单。先放米煮开花,再下汆烫过的排骨、肉丝、鸡肉丝、碎牛肉等等各种肉,油盐调味,肉熟了就放切碎的时令青菜,有时再飞上一两个鸡蛋,锅里顿时开出浅黄的花来,盛到碗里再滴香油,撒葱花香菜。夏天吃得大汗淋漓,爽快!冬天吃得周身暖和,满足!这是荤菜粥,若想歇一歇胃,不放肉油,吃素菜粥便是。
粥里的粮食也不止大米白面,有时是麦仁,有时是豆钱,有时是小米,也会把面做成小小的面疙瘩或者叫小面鱼(我到现在还没练出完美均匀的小面鱼),随着汤汁喝进嘴里,若有若无的口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菜也有各种搭配,放大白菜的时候,常会和白米、葱片、小土豆块、小排骨段儿一起;放小油菜的时候,就加豆腐、胡萝卜丁/丝、香菇、鸡丝;放紫菜或者海带,就配虾仁/虾米、姜丝,会飞蛋花;有时候放冬瓜或者西葫芦,就会跟小肉丸或者火腿丁;春天头一波出笋的时候,笋片切得薄薄的,汤里随便落点腊肠之类,点一点酱油,满锅的鲜;当然纯素的菜粥完成速度更快,菜进锅的时候,就可以撤火了。
还想起来一件小乐事:结婚以后第一吃芹菜,我把芹菜叶摘好单放在一个小筐里备用,老公来厨房“视察”,抬手就给倒了。我无比愕然地看着他,就好像一个地主婆看到别人毁了她家地里的青苗,气急败坏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老公一幅纯天然无公害的表情,让我连个“为什么?”都不知道用什么语气问。芹菜叶、泡好的花生、麦钱和新玉米,再轻飞薄芡,油盐调味,成品足以让我把卡路里三个字视如草芥,化身武松,连干三海碗!可惜第二天我专门遍问同事,竟然没有一个人吃过芹菜叶烧的粥,所以这个组合大概是不怎么常见。
这些菜谱,其实好多都是后来陆续问了妈妈才知道的,我自己试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复原出小时候的味道。如今已经吃不到外婆做的饭了,回忆起来的外婆,也是她六十岁初老时,仍然俊秀气质的面孔。去年秋天,我专门回去看了外婆的老屋,二楼三楼的邻居应该也已不在此居住了,窗户上的玻璃多有缺损,几只小燕进进出出。小院儿斑驳的黑漆门紧闭,我贴脸上去闻了闻,香甜的木头气味一点儿没变,隐约的,还有当年灶火的余味。
-
客兒(李泰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8 14:08:21
-
lodesta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5 23:14:52
-
林深见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0 23:49:18
-
Maybe-m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2 23:49:03
-
若伊的爷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8:54:35
-
SUN小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8 09:54:40
-
宋杰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1 16:41:03
-
林夕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3:21:51
-
一撮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0:11:32
-
菜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5 13:22:27
-
Alex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0 04:34:52
-
杜连殳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9 04:52:49
-
西西西灰灰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9 23:07:31
-
我就不想取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1 18:49:09
-
门口有个人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0 20:54:17
-
岁月如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2 18:48:03
-
Sea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8 23:38:47
-
晗哟晗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6 23:45:21
-
雪媚娘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5 23:22:1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8:00:20
-
小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7:58:54
-
河蟹小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7:56:44
-
乐知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7:47:12
-
阿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7:45:19
-
冬の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23:46:39
-
ccinder橘不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1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