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局外人》或许不是加缪的最好作品,但却是他存在主义思想最为集中、最为直接的一部作品。《局外人》篇幅不大,只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始于墨尔索的母亲病故于养老院,结束于墨尔索在海边午后的烈日下昏头昏脑开枪杀人。第二部分开始于墨尔索被捕,结束于他被判处死刑。这是一部情节和结构都很简单的小说故事,故事本身也不怎么吸引人。墨尔索和常人没什么不同,他爱他的母亲,需要他的女友,帮助甚至迁就他的朋友,工作业绩也很不错。可是对于他的母亲来说,他们都是孤独的,相对于他的玛丽来说他也是孤独的。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会突然放弃,就是说,他会像油路或电路出故障的汽车一样,突然瘫痪在路上。他会突然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包括杀人和被杀。因为他时常处于人生的荒谬之中,被荒谬感折磨、折服。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有意义吗?人究竟活着是想干什么?当饥饿来临时,他会反问:难道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吃饭?当玛丽的肉体让他想入非非时,他会反问:难道活着就是为了和玛丽过性生活?性生活这么短暂,吃饱肚子多么简单?结束了呢?结束之后又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等待下一次的饥饿和性冲动并想办法去解决?我想,从存在的荒诞性来解读《局外人》应当看出这些加缪的言外之意。因为加缪本人曾这样说:“很久以前,当我试图用一句话概括《局外人》时,我意识到这句话如此之矛盾:‘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是应该被判死刑的。’我只是想说书里的英雄之所以被判死是因为他不遵循社会的潜规则。在这个意义之上,他是他所生活的社会里的局外人,在生活的边缘地带孤独而耽于物质地游荡。 只因如此,很多读者又认定他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但若想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性格,亦或是更接近于作者本意中的那个性格,你必须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墨尔索不遵循社会的潜规则?答案很简单:他拒绝编谎 。